[1] |
曾华浩,肖祥希,高楠,刘晓辉,陈金章,王丽琴,何文广,连细春,黄声集,黄学敏. 油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4): 347-350. |
[2] |
李洁,薛立. 不同坡位对火力楠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6, 45(02): 131-134. |
[3] |
洪丽萍,张文惠,黄青云,张庆美. 胡萝卜优良品种比较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51-56. |
[4] |
臧敏,李永飞,邱筱兰,齐丽萍. 江西三清山兰科植物区系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1): 57-62,70. |
[5] |
李贾林,曾娟,王雪山,李旦,何承忠,辛培尧,胥辉. 膏桐种子不同消毒方法效果比较[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41-43. |
[6] |
吴刘萍. 湛江市城市森林树种结构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2): 31-35. |
[7] |
黄声集. 福建柏人工林施肥配方及造林密度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1): 20-23,26. |
[8] |
谷慧珍,张河清. 荷花品种比较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3): 33-36. |
[9] |
刘玉容,林松苍,杨珲昌,郑宜清,魏泽平. 六个早熟鲜食欧亚葡萄品种引种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 34(02): 48-50. |
[10] |
郑诚乐,张小红,黄宁,江由. 锥栗不同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04): 5-8. |
[11] |
叶忠贤,方少忠. 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04): 43-45. |
[12] |
黄铭利. 锥栗不同品种优树性状比较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0, 29(02): 19-22. |
[13] |
范辉华,张翠英,张任好. 闽北锥栗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9, 28(01): 56-60. |
[14] |
林猷健,胡翠凤,高日霞. 福建锥栗疫病发生及病原鉴定[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4, 23(01): 2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