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凤仙花叶片光合特性及解剖结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石 俣, 王云锦, 李和芹, 张培兰, 钟云芳, 宋希强, 张金玲
2025, 54(4):
387-39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4.003
为探究热带喀斯特专性植物海南凤仙花Impatiens hainanensis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设置8种干旱处理,测定6月龄海南凤仙花实生苗叶片的光合、荧光及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 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2) 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性能指数(PI abs)均呈下降趋势,而初始荧光产量(F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及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o/RC)均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抑制荧光活性。(3) 干旱胁迫下,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均呈增大趋势,气孔密度和栅海比随胁迫加剧大致呈先升后降变化,而气孔指数、气孔开张比、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以及组织结构疏松度均呈减小趋势。综上所述,海南凤仙花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方式不同:在轻度干旱处理下主要通过增大气孔面积、气孔密度,降低叶片厚度(T2处理最为明显)来提高抗旱性,在中度干旱T4处理时栅海比达到最高,重度干旱处理时主要通过降低栅海比、提高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来减少干旱的伤害。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凤仙花的种质资源保育、种群恢复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