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莉,陈清智,耿文慧,王慧莉,杜崇武,明艳林. 百合皂苷类化学成分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3): 233-240. |
[2] |
刘旭燕,李葵秀,段连洁,刘冠泽. 两种葡萄孢属真菌对不同品种百合花瓣和叶片的侵染能力比较[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1): 88-90. |
[3] |
梁春辉,闫晓东,黄敏,李荣喜,陈礼芬,李秀平. 降低卷丹百合组培褐变技术研究[J]. , 2017, 46(02): 122-125. |
[4] |
林晓红,林新萍. 消毒剂与拌种剂对OT百合鳞片繁殖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4): 302-304. |
[5] |
洪丽萍,张文惠,黄青云,张庆美. 胡萝卜优良品种比较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51-56. |
[6] |
陈汉鑫,万学锋,康月惠,张连水,吴卫华. 白掌新品种的引进与栽培管理[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2): 62-64. |
[7] |
林兵,黄敏玲. 虾脊兰的栽培与利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1): 79-82. |
[8] |
关文灵,李世峰,雷丽萍,李叶芳,陈贤. 大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4): 12-15. |
[9] |
徐晓晖,凡强,赖燕铃,孙延军,叶常镜,廖文波. 深圳马峦山地区百合科和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在生态环境构建中的意义[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49-55. |
[10] |
胡建湘,刘勐. 铁力木的引种栽培[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4): 38-41. |
[11] |
王元忠,沙本才. 南川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3): 69-70. |
[12] |
辛培尧,罗思宝. 岷江百合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57-57. |
[13] |
黄晓昆,黄晓冬. 5种食用色素对百合切花的染色效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43-45. |
[14] |
周艳萍,王惠,贾桂霞. 大百合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1): 66-67. |
[15] |
王耀立. 三种台湾景观树的引种栽培及在公路绿化中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3): 54-5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