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 玉, 陈慧玲, 王硕硕, 梁秀婷, 吴锦忠, 吴岩斌, 郑承剑. 中国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安南金线兰及其金线莲苷含量测定[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5): 448-452. |
[2] |
王 弛, 刘 慧, 吴文晞, 褚克丹, 赵 峰. 蓝光胁迫对金线莲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6): 439-446. |
[3] |
李轶奕,刘顺治,谢婷婷,范世明,丘鹰昆. 金线莲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4): 267-271. |
[4] |
汤须崇,卢绍基,明艳林,邓爱华,牛文静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金线莲颗粒成型工艺[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6): 452-457. |
[5] |
李惠华,曾碧玉. 广西金线莲不同移栽月龄生物学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3): 227-231. |
[6] |
吕镇城,叶露露,彭永宏. 蓝光LED对台湾金线莲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 2016, 45(03): 221-224. |
[7] |
林美珍,陈育青,陈美燕,田惠桥. 金线莲与台湾金线莲显微结构比较[J]. , 2016, 45(03): 279-282. |
[8] |
魏翠华,谢宇,秦建彬,陈沁.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比较[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2): 107-109. |
[9] |
王伟,蔡晓东,李惠华,常强,苏明华. 湿式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线莲铅、铜、镉含量[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4): 298-301. |
[10] |
李洪林,杨波. 金线莲组织培养(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1): 86-87. |
[11] |
王伟,苏明华,李惠华,常强,何恩铭,刘敏玲,. 6种杀菌剂对金线莲病害及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3): 249-251. |
[12] |
刘敏玲;苏明华;潘东明;王伟. 不同LED光质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1): 46-48. |
[13] |
林晓红. 福建南靖金线莲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1): 82-85. |
[14] |
魏翠华,谢宇,陈沁,秦建彬. 台湾金线莲增殖培养正交试验设计[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57-59. |
[15] |
王雅英,林小华,洪璇. 金线莲外植体筛选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3): 4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