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1年, 第3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1-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NAA处理桉树插条后IAAO活性与生根的关系
    黄卓烈,李明,谭绍满,林绍湘,龙腾,杨国清
    2001, 30(02): 1-5. 
    摘要 ( )   PDF(176KB) ( )  
    尾叶桉MLA无性系(简称MLA)为难生根植物,尾叶桉U6无性系(简称U6)和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简称W5)为相对易生根植物。MLA插条内的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较U6、W5的高。用萘乙酸(NAA)处理桉树插条后,在扦插生根的不同阶段,插条内IAAO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本文讨论了IAAO与桉树插条生根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柑橘果实加工废料资源化新技术研究
    饶志明,李文琦,杨天隆,辛艳萍
    2001, 30(02): 6-10,15. 
    摘要 ( )   PDF(236KB) ( )  
    本文报道柑橘果实加工废料经直接压榨,并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取乙醇、橙皮甙及饲料等新技术。乙醇、橙皮甙产品经检验达A.R.级;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发酵前提高了175.7%和51.1%。制备全过程不产生污染,便于产业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林文群,刘剑秋,刘小芬,陈炳华
    2001, 30(02): 11-15. 
    摘要 ( )   PDF(182KB) ( )  
    报道了福建省不同产地石荠苧全草挥发油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其含量变化范围为0.320%~1.020%。对五个不同产地的全草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荆芥酚、1,8-桉叶油素、百里香酚、β-石竹烯、侧柏酮、异胡薄荷酮等,不同产地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遗传相似性,但亦有一定差异。石荠苧资源在香精香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灰黄霉素产生菌的诱变效应
    沈育芬
    2001, 30(02): 16-19. 
    摘要 ( )   PDF(301KB) ( )  
    以灰黄霉素产生菌D-756为出发菌株,经过三代紫外线+氯化锂诱变处理,获得耐氯变株F-1012,该变株在形态特征及产量、耐氯性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当发酵培养基中的氯化物浓度由1.5%提高到2.0%,F-1012的大米孢子效价提高了34.5%;当固体平板培养基中氯化物浓度提高到11%时,F-1012的孢子存活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5.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文新,陈家驹,周恩生,林汉章,林群,游雪芸
    2001, 30(02): 20-23. 
    摘要 ( )   PDF(154KB) ( )  
    在土壤代换性钙和有效硼含量分别为0.84me/100g和0.163mg/kg的条件下,研究了施钙、施硼及钙、硼配施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钙肥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施用硼肥能改善品质,但在产量上却产生负效应;钙、硼配施也能提高产量,但主效应仍然是钙。施用钙硼肥料不但使花生成熟期植株中钙、硼含量提高,而且种植花生后土壤中的钙、硼残留量也明显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妃子笑荔枝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示范试验
    王建春,陈存璧
    2001, 30(02): 24-26. 
    摘要 ( )   PDF(121KB) ( )  
    1997~2000年,选用国内优良荔枝品种妃子笑进行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示范试验,种植密度100株/667m2 (2.2m×3.0m),实施适合福建漳州地区生态条件的整形修剪和促、控、保综合技术,实现早结、丰产、优质的目标,大苗种植后第2~3年产量达725及792(kg/667m2),果实品质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荔龙宝叶面肥对荔枝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承林,谢永红,周贤军
    2001, 30(02): 27-30. 
    摘要 ( )   PDF(148KB) ( )  
    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喷施荔龙宝可显著提高妃子笑和糯米糍荔枝的产量,显著增加两品种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按1999年数据计算,在妃子笑和糯米糍上应用荔龙宝的投入产出比分别是1:35和1:57。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黄梓良,胡永颜
    2001, 30(02): 31-34. 
    摘要 ( )   PDF(149KB) ( )  
    本文就人工林经营中的三种更新方式对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m2样地物种丰富度为:天然更新159种,人促更新130种,人工造林94种;多样性指数(Dsh)分别为4.3004、3.9283、3.5048;多样性均匀度指数(Jsh)分别为0.8484、0.8070、0.7714。人工造林的营林干扰是物种丧失和林分物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广东帽峰山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李烨,陈锡沐,吴永彬,李镇魁
    2001, 30(02): 35-38. 
    摘要 ( )   PDF(145KB) ( )  
    广东帽峰山共有油脂植物40科71种。各种油脂植物分布、数量相差甚大,有着广阔的引种、开发前景。本文对帽峰山油脂植物资源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刘永生,张清良
    2001, 30(02): 39-41. 
    摘要 ( )   PDF(119KB) ( )  
    柿广翅蜡蝉近十年来已成为湖北省主要果树害虫,寄主范围与为害程度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成、若虫均吸汁为害多种果树;一年二代,以卵在寄主的枝条皮下越冬。在1~3龄若虫期用药剂防治,能有效控制柿广翅蜡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苦丁茶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种
    陶忠良
    2001, 30(02): 42-45. 
    摘要 ( )   PDF(156KB) ( )  
    在海南儋州进行苦丁茶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儋州地区适宜种植苦丁茶,且能获得较高产量。田间试验表明,适当遮阳能促进植株的生长,灌溉是种植成功并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生产中要加强技术管理,培养合理的树冠,以便保持持续的高产、稳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我国豆科树种结瘤调查(续)
    黄维南,黄志宏
    2001, 30(02): 46-55. 
    摘要 ( )   PDF(358KB) ( )  
    据国内资料报道,我国豆科树种约94属763种,已调查过结瘤状况的有含羞草亚科的123种(包括近几年来从国外引种的54种)、蝶形花亚科的211种和苏木亚科的70种,其中可以结瘤的有含羞草亚科的116种、蝶形花亚科的207种和苏木亚科的18种。含羞草亚科中的2种、蝶形花亚科中的3种均有结瘤和不结瘤的报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AutoCAD”在植物分类学绘图中的应用
    胡宏友,黄志明,吕海强
    2001, 30(02): 56-61. 
    摘要 ( )   PDF(335KB) ( )  
    本文概述用制图软件AutoCAD绘制植物分类学插图的基本方法。介绍"图层"的概念及其应用与管理、绘图时表现分类学特征的要点和绘制步骤,以及各种编辑工具的运用。认为运用AutoCAD绘制植物插图可达到手工绘制效果,明显提高绘图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鲁梅克斯酸模的组织培养
    郑明琼,邹小鲁
    2001, 30(02): 62-62. 
    摘要 ( )   PDF(56KB) ( )  
    以牧草新品种鲁梅克斯酸模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该品种继代速度快,增殖倍率高,生根率可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综述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肖华山,黄代青,吕柳新
    2001, 30(02): 63-65. 
    摘要 ( )   PDF(116KB) ( )  
    从荔枝的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综述荔枝生物技术的研究概况,并提出该领域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紫球藻的培养与利用
    王明兹,施巧琴,郑梅清,吴松刚
    2001, 30(02): 66-69. 
    摘要 ( )   PDF(159KB) ( )  
    紫球藻为单细胞红藻,其细胞富含红藻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AA和EPA)及藻胆蛋白等高价值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和精细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紫球藻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物质、培养与培养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凤梨科植物的离体培养
    洪燕萍,林顺权,林庆良
    2001, 30(02): 70-74. 
    摘要 ( )   PDF(192KB) ( )  
    本文主要从快速繁殖、育种探索和种质保存三个方面介绍凤梨离体培养研究的进展,并简要介绍其他凤梨科植物离体培养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