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4年, 第3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04-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研究报告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外源ABA和GA3对红肉脐橙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王贵元,夏仁学,胡利明
    2004, 33(01): 1-4. 
    摘要 ( )   PDF(155KB) ( )  
    测定了红肉脐橙果实发育期间果皮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动态,并在果实转色前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和GA3处理后测定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红肉脐橙果皮叶绿素总量于9月20日出现最大值(0.1469mg/gfw),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于12月20日达到最大值(0.0321mg/gfw);转色前用ABA处理后加速果皮叶绿素的降解,但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转色前用GA3处理后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并同样抑制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严重阻碍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梨贮藏过程中乙烯和钙调素动态及其与贮藏性的关系
    张红艳,彭抒昂
    2004, 33(01): 5-7,11. 
    摘要 ( )   PDF(210KB) ( )  
    对两个梨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贮藏过程中,整个果实以及果皮、果肉、果心的乙烯释放变化及果肉、种子的钙调素(CaM)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黄花品种完整果实及不同部位乙烯释放量都高于耐贮藏的湘南品种,且启动乙烯生成和形成乙烯峰值的时间也早于湘南品种;(2)果实不同部位形成峰值的顺序均依次为果心、果肉、果皮;(3)果实呼吸跃变过程中,CaM含量伴随乙烯释放量的上升而升高,乙烯峰值过后,CaM含量下降,果实衰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GA3预处理对冷藏百合切花花瓣衰老的影响
    宋丽莉,彭永宏
    2004, 33(01): 8-11. 
    摘要 ( )   PDF(173KB) ( )  
    本文研究GA3预处理对冷藏10d的百合切花花瓣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库前用200mg/L GA3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花瓣含水量,增强保水能力,延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提高可溶性糖水平和CAT活性,延缓POD活性的升高,减少MDA积累,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观赏品质得到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秋冬季叶施N、Fe提高假俭草草坪抗寒性研究
    刘金平,游明鸿,毛凯,张新全
    2004, 33(01): 12-15. 
    摘要 ( )   PDF(166KB) ( )  
    在过渡性气候地区的假俭草草坪,宜在最低气温为12℃时(11月中、下旬)叶施Fe,最佳施用浓度为:单施Fe为0.6L/m2,N+Fe为4g/m2 N+0.6L/m2Fe。秋冬季叶施Fe、N+Fe可提高草体内抗寒指标性物质的含量,叶施0.6L/m2 Fe或4g/m2 N+0.6L/m2 Fe,可使草坪草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类含量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提高25%、310%、180%和41%、182%、160%。叶施N+Fe处理的效果比单独施Fe的效果更好,施后草坪枯黄期比对照组推迟6~8d,半致死温度降低3~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Na代替K对番茄、玉米幼苗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罗迎波,黄胜琴,林继育
    2004, 33(01): 16-18. 
    摘要 ( )   PDF(170KB) ( )  
    在有K无Na、有Na无K、无K无Na三种培养液中培养番茄和玉米幼苗,试验表明,在有Na无K液的培养下,番茄和玉米幼苗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比无K无Na溶液培养的低;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比无K无Na溶液培养的高;Na可以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Na可代替K对番茄、玉米幼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水分胁迫条件下枇杷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
    罗华建,刘星辉
    2004, 33(01): 19-21,25. 
    摘要 ( )   PDF(158KB) ( )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枇杷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轻度及中度水分胁迫均使枇杷叶片各细胞器H+-ATPase活性增强;严重水分胁迫时,细胞胞质H+-ATPase活性急剧下降到对照以下水平,而线粒体及叶绿体的H+-ATPase活性仍保持高于对照的水平。同一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长红3号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幅小于解放钟,而线粒体和叶绿体H+-ATPase活性增幅则大于解放钟,说明长红3号抵御干旱的能力比解放钟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20种药用蕨类植物提取液抑菌试验研究
    蔡建秀,吴文杰,葛清秀
    2004, 33(01): 22-25. 
    摘要 ( )   PDF(160KB) ( )  
    以20种药用蕨类植物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八叠球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20种蕨类提取液至少对一种供试微生物具有抑菌活性。样品蕨类醇提液比水提液具更强的抑菌活性,供试菌有阳性结果的水提液,平均抑菌圈直径10.12mm,而醇提液则为11.92mm。试验结果还表明,药用蕨类对枯草杆菌抗菌活性效果最明显,对酵母菌效果最差。不同蕨类植物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抑菌效果不尽相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的保鲜效应
    章玉平,冼昭燕,程筱莹
    2004, 33(01): 26-28. 
    摘要 ( )   PDF(136KB) ( )  
    探讨不同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观赏品质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7组保鲜剂中,以处理7(T7):20g/L Suc+200mg/L 8-HQC+150mg/L CA+75 mg/L KH2PO4·3H2O+1g/L CaCl2的保鲜效果最佳,可显著延长非洲菊切花瓶插寿命;T7处理有利于减缓花瓣组织pH上升、花青素含量下降及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的上升,从而延长瓶插寿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一种适于PCR检测的DNA微量提取方法
    张志忠,吴菁华,吕柳新,陈桂信
    2004, 33(01): 29-30. 
    摘要 ( )   PDF(58KB) ( )  
    报道一种简单快速、适于转基因再生植株鉴定的DNA微量提取方法。此法特点:无须研磨,不用液氮,取样量少,操作简便,可在一个离心管中完成;较短时间内可检测大量再生植株,所提取的DNA样品可满足PCR检测要求,结果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闽南丘陵山地引种栽培树木的物候期与抗寒力调查
    叶功富,朱世威,罗幼宁,林捷,沈德炎
    2004, 33(01): 31-36,41. 
    摘要 ( )   PDF(257KB) ( )  
    本试验以厦门同安祥溪国有林场为试验点,进行为期30多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对35种主要树种的物候观测表明,引种树木叶芽及幼叶的生长集中在每年3月,花期集中在2~6月,果熟期集中在7~10月。寒害调查结果表明,引种保存的117个树种中,未受寒害或受寒害轻、能在同安正常越冬的有83种,占70.9%;中度冻害的有八宝树、石笔木等16种,占13.7%;而受冻严重和地上部分冻死的有柚木、白格等18种,占15.4%。绝大部分树种均可顺利渡夏,90多种已开花结实;无病虫害或危害轻微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有109种,占93.2%;病虫影响严重的有桔红、细子龙等8种,占6.8%;造林成活率大于80%的有110种,占93.8%。试验结果表明,闽南丘陵山地收集保存的树种种质资源的生态适应性是多样的,这些树种在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郭志坚,邹秀红,刘思土,吴丽清
    2004, 33(01): 37-41. 
    摘要 ( )   PDF(188KB) ( )  
    本文研究福建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调查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950种,隶属119科462属;区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姆林种子植物区系为典型的热带起源,热带成分占64.7%,其中以泛热带成分最多(占25.0%),同时兼容了大量的温带成分(占22.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广州市公园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研究
    翁殊斐,陈锡沐
    2004, 33(01): 42-45. 
    摘要 ( )   PDF(345KB) ( )  
    通过植物调查和拍摄植物景观照片,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方法,对广州市公园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筛选能体现岭南园林风格及南亚热带植物景观特色的最佳植物配置模式,为植物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春花生覆盖双降解地膜栽培的增产效应
    兰海滨
    2004, 33(01): 46-48. 
    摘要 ( )   PDF(121KB) ( )  
    试验表明,春花生覆盖双降解地膜对土壤可以起到保温及保水的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荷兰鸢尾引种栽培试验
    林兵,黄敏玲,陈诗林,吴建设,叶贻源
    2004, 33(01): 49-50. 
    摘要 ( )   PDF(98KB) ( )  
    本文观察荷兰鸢尾在福州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应情况,并分析种球大小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兰鸢尾能很好地适应福州地区露地栽培,生长发育正常,种球繁殖率平均达5.6倍;种球的质量(g)与周径(cm)比值(X)的大小对开花影响甚大。用作切花的商品球以X ≥ 2为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紫色大花矮牵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权宏,齐莹,施和平
    2004, 33(01): 51-52. 
    摘要 ( )   PDF(188KB) ( )  
    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在MS+6-BA 1.0mg/L+NAA 0.1mg/L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产生致密的浅绿色愈伤组织;转入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4-PU 0.5mg/L+NAA 0.1mg/L 1周后,从愈伤组织表面不断分化产生幼芽;待幼芽长至3cm时转接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1.0 mg/L+GA30.5mg/L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绿巨人白掌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研究
    朱根发
    2004, 33(01): 53-55. 
    摘要 ( )   PDF(96KB) ( )  
    本文研究白鹤芋属观赏品种绿巨人白掌的茎顶、叶片、叶柄和幼花序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茎顶培养以0.2mg/L NAA+3.0mg/L 6-BA培养效果较好;叶片诱导适宜的培养基为0.5mg/L NAA+5.0 mg/L 6-BA,分化培养基为0.2mg/L NAA+3.0mg/L 6-BA;叶柄以0.5mg/L 2,4-D+3.0mg/L 6-BA诱导效果最好,分化适宜培养基为0.5mg/L NAA+3.0mg/L 6-BA;幼花序胚状体的诱导则以0.5mg/L 2,4-D+5.0mg/L 6-BA效果最好,成苗培养基为0.5mg/L NAA+3.0mg/L 6-BA;255mg/L的KH2PO4比较适合于绿巨人白掌丛芽的增殖;生根培养基以1/2MS+0.50mg/L NAA较适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一品红叶片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施和平,齐莹
    2004, 33(01): 56-56. 
    摘要 ( )   PDF(58KB) ( )  
    一品红叶片外植体在MS+IAA 0.4mg/L+6-BA 4.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后产生疏松的浅绿色愈伤组织,30d后开始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产生幼芽,45d后平均每块愈伤组织产生15株幼芽。将幼芽转至含0.5mg/L IB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根,再形成完整植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若干中草药混淆品种的鉴别(续)
    刘清凯
    2004, 33(01): 57-59,63. 
    摘要 ( )   PDF(151KB) ( )  
    继续对8个类型22种易混淆的中草药进行鉴别,并简要介绍其生物学特征、生长特性和药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综述
    蓖麻毒蛋白研究及应用进展
    曾佑炜,宋光泉,彭永宏,梁关生
    2004, 33(01): 60-63. 
    摘要 ( )   PDF(138KB) ( )  
    蓖麻毒蛋白(ricin)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它由分子量分别为32KD和34KD的A、B两条链组成,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本文综述蓖麻毒蛋白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毒性作用机理、制备及在医疗和生物农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仙人掌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
    陶美华,曾富华,卢向阳
    2004, 33(01): 64-68. 
    摘要 ( )   PDF(165KB) ( )  
    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分布、化学成分及用途等方面,对国内外仙人掌属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该属植物开发、医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烟草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刘齐元,刘飞虎,何宽信,胡日华
    2004, 33(01): 69-72. 
    摘要 ( )   PDF(124KB) ( )  
    本文综述烟草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的花器官分化发育及形态特征、花药绒毡层特性、线粒体蛋白质差异及多种酶活性等细胞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鲜切花的衰老与保鲜
    陈丹生,王精明,丁有雄
    2004, 33(01): 73-76. 
    摘要 ( )   PDF(127KB) ( )  
    本文概述鲜切花在瓶插过程中水分代谢、物质代谢、植物激素、细胞膜变化与切花衰老之间的关系,以及鲜切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