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茹萍,等. 天女木兰叶中甾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26(11): 874-877.[2] 杜凤国,等. 天女木兰种子形态及生物学特性[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7(3): 269-272.[3] 王献溥,等. 中国木兰科植物受威胁的状况及其保护措施[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10(4): 43-47.[4] 杜凤国,等. 天女木兰的组织培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34(2): 42-43.[5] 陆秀君,等. 天女木兰种子后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31(6): 164-168.[6] Lee G T, et al . A cosmetic composition for skin whitening comprising the extract of Magnolia sieboldii as active ingredient[P]. WO Patent , WO2009/069839.[7] 于顺利,等. 种子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7,26(10): 1 646-1 652.[8] 张文辉,等.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J]. 生态学报, 2002,22(9): 1 512-1 520.[9] 臧敏,等. 江西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考察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3,21(6): 515-520.[10] 臧敏,等. 江西三清山被子植物调查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32(3): 38-41.[11] 董鸣.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 12-86.[12] 江洪. 云杉种群生态学研究[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8-50.[13] 曹子林,等. 武夷山槠栲林光照、温度和湿度与林隙结构及年龄的回归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24(1): 105-110.[14] 潘春柳,等. 单性木兰种子雨与天然更新的初步调查[J]. 生态学杂志, 2008,27(12): 2 235-2 239.[15] 霍平慧,等. 超干及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11,33(3): 28-34.[16] 郭连金,等. 武夷山香果树自然种群生殖构件特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26(4):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