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隐芳. 福安畲医畲药[M]. 福州: 海风出版社, 2010: 109-110.[2] 陈淏子(清). 伊钦恒校注. 花镜[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62: 266-267.[3]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8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201-212.[4]《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第2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30.[5] 周琼,张丽琼,屈国胜,等. 重瓣铁线莲组织培养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5): 92-93.[6] 张涛,周琼,张丽琼,等. 重瓣铁线莲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22): 9402, 9542.[7] 廖咸康,龚小松. 珍贵的绿花重瓣铁线莲[J]. 中国花卉盆景, 2004(12): 10.[8] 兰茂(明). 于乃义,于兰馥整理主编. 滇南本草[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 675-676.[9]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三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98-200.[10] 李家实,肖培根,楼之岑. 中药威灵仙的原植物和生药学研究[J]. 药学学报, 1980,15(5): 288-297, 321-322.[11] 唐秋玲,刘丽芳. 威灵仙药材的数码显微鉴定[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26(2): 57-59.[12] 徐凌川,马萍,孙法丽. 克氏威灵仙与软灵仙的生药鉴别[J]. 中药材, 1996,19(4): 180-181.[13] 孙兆祥. 太行铁线莲生药学初步研究[J]. 中草药, 1999,30(8): 618-621.[1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34,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