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旱柳与垂柳木质部细胞比较及CesA基因表达分析
王翌婷, 郝晗睿, 倪靖岚, 陈艳红, 张 健, 刘国元
2025, 54(3):
239-24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3.001
以旱柳Salix matsudana和垂柳S. babylonica为试材,取不同位置枝条观察木质部细胞形态并测定其纤维素含量;在旱柳和垂柳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鉴定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esA,并运用进化分析、染色体定位以及RNA-seq数据等多种手段,将结构变异位点与染色体定位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垂柳枝条在相同位置木质部具有更薄的细胞壁和更低的纤维素含量。在旱柳和垂柳的全基因组序列中分别鉴定出25个和29 个CesA;该家族成员可分为10 个亚组,垂柳CesA基因不均等地分布在17条染色体上;CesA4/7/8在旱柳中显著高表达,推测其在纤维素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染色体C18、C11和D11上的倒位改变了CesA7-3、CesA8-3和CesA8-4启动子区结构,染色体D2和D4的插入缺失影响CesA4-2和CesA8-2基因序列。因此,认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影响了旱柳、垂柳中纤维素合酶基因CesA4/7/8表达,并改变纤维素含量与细胞壁厚度,最终造成旱柳与垂柳枝条形态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