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含露, 曾玲珍, 林育钊, 林河通. 柑橘采后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1): 78-84. |
[2] |
孙钧政,李美玲,唐金艳,明艳林,林河通,陈艺晖. 水杨酸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机制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5): 413-420. |
[3] |
蔡锦玲,蓝波妙,陈品品,姚 文,林 涛. 番茄采后病菌鉴定及肉桂精油的抑菌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2): 140-146. |
[4] |
林国清,何恩铭,王雅英,杨伟琪,张亚楠. 枇杷花茶水提物的镇咳、抗炎与抗氧化作用研究[J]. , 2016, 45(02): 107-111. |
[5] |
刘义存,黄天启,林顺权. 枇杷属野生植物种胚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J]. , 2016, 45(02): 112-116. |
[6] |
郑婷婷,魏伟淋,杨向晖,林顺权. 基于枇杷转录组序列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开发[J]. , 2015, 44(04): 274-278. |
[7] |
李惠华,刘小英,徐剑,常强,王伟,苏明华. 不同诱导子对枇杷悬浮细胞生长及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187-191. |
[8] |
李惠华,刘小英,王伟,常强,苏明华. 适合于悬浮培养的枇杷愈伤组织诱导及状态调控[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4): 309-313. |
[9] |
刘小英,苏明华,吴少华,李惠华. ‘解放钟’枇杷香树脂醇合成酶基因ejAS保守区的克隆[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1): 1-4. |
[10] |
尤扬,贾文庆,王慧,李保印. Ca2+对韭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2): 35-37. |
[11] |
林良方,林顺权. 枇杷果实套袋技术[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2): 84-89. |
[12] |
刘宗莉,林顺权,陈厚彬. 枇杷成花过程叶片蛋白质变化动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2): 1-6. |
[13] |
韩娜,潘东明. 人参榕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82-84. |
[14] |
洪林. 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及普通枇杷园艺学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77-82. |
[15] |
罗佳,谢嫦,谢慧峰. 枇杷食叶害虫调查及枇杷黄毛虫室内药效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2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