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詹福麟. 多效唑、康朴和阿迈速对小叶紫三角梅花期调控的效应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3): 231-235. |
[2] |
詹福麟. 厦门地区紫薇二次成花调控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3): 220-224. |
[3] |
林素娇. 人工马尾松林下套种闽楠影响因素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1): 26-30. |
[4] |
李惠华,刘小英,王伟,常强,苏明华. 适合于悬浮培养的枇杷愈伤组织诱导及状态调控[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4): 309-313. |
[5] |
王佳,方俊,易文凯,田云,卢向阳,. 水稻体内的乙烯信号传导途径(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2): 72-78. |
[6] |
熊鲜艳,郎春秀,杜海,陈锦清,吴关庭. 植物对硼的吸收、转运及其遗传调控[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90-94. |
[7] |
谭忠奇. 台湾相思叶状柄衰老过程中氮磷内吸收变化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3): 18-20,78. |
[8] |
程海燕,李德红. 光、糖与激素影响植物花色素苷合成与积累的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3): 82-86. |
[9] |
李振坚,王雁,彭镇华,王彩云,缪崑,于耀. 6-BA、GA3调控春石斛花芽分化的效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1): 15-18. |
[10] |
郭栋梁,李玲. ABA对植物侧根发生的调节[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67-69,75. |
[11] |
魏小春,郑群,刘俊杰. 豆科植物半乳甘露聚糖生物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76-81. |
[12] |
张雪芹,彭克勤,库文珍,苏益. 烟草乙烯受体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1): 85-88. |
[13] |
徐伟忠,朱丽霞,赵根. 生态适应性在植物水生诱导上的运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3): 28-32,81. |
[14] |
陈惠萍,蔡世英. 香蕉不同成熟度果实活性氧、乙烯与淀粉酶活性相关性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 34(03): 8-10,26. |
[15] |
曾秋莲,徐杰,尹汉萍,董宇亮. 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对花衰老的调节[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 33(03): 7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