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丽俐, 林文珍, 王金英, 郭 莺, 蔡长福, 蔡邦平. 太空香蕉‘天成1号’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3): 265-270. |
[2] |
刘贝宁, 李刘敏, 陈发兴. 陨石水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2): 119-124. |
[3] |
石文婷,吴保欢,黄文鑫,刘朝玉,崔大方. 17种李属(广义)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5): 369-377. |
[4] |
李建友. 爵床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2): 158-162. |
[5] |
黄雪方,金雅琴,李冬林. 两种石蒜生长发育期鳞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及POD活性的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3): 16-19. |
[6] |
丁峰,彭宏祥,李鸿莉,朱建华,秦献泉,沈庆庆,何新华. 植物AP1基因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85-89. |
[7] |
刘文芳. 厦门地区加拿利海枣红棕象甲防治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31-33. |
[8] |
沈育芬. 灰黄霉素产生菌的诱变效应[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 30(02): 16-19. |
[9] |
余望,林文群,刘剑秋,张清其. 福建石荠苧属植物花粉和果皮微形态特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0, 29(03): 10-16. |
[10] |
章宁,黄维南. 超结瘤大豆根瘤的亚显微结构[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7, 26(01): 25-28,49. |
[11] |
柯合作,陈云英,陈丽云,张永田. 紫红莲籽草——一种有开发价值的草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6, 25(01): 57-58. |
[12] |
刘剑秋,林国宇,黄进华. 不同处理方法对莎草属果皮微形态特征扫描电镜观察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5, 24(01): 4-7. |
[13] |
陈裕,林坤瑞,管其宽,陈镜明.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及生境特点的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4, 23(01): 18-24. |
[14] |
刘剑秋. 福建荸荠属果皮微形态学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3, 22(01): 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