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为萍, 陈树思. 了哥王叶的结构特征及生态意义[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 19(3): 205–210.
[2] 何建芳. 了哥王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 66–67.
[3] 徐晔春. 了哥王[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6(9): 2.
[4] 肖军平, 聂壵, 余宝平. 具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了哥王[J]. 农村百事通, 2010(10): 30, 77.
[5] 任海, 彭少麟, 戴志明, 梁晓东, 蔡锡安, 林永标. 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2): 1529–1532.
[6] 房海灵, 邓绍勇, 朱培林. 不同引发处理对了哥王种子萌发的影响[J]. 南方林业科学, 2016, 44(2): 8–11.
[7] 李克烈, 王荣香, 陈伟, 马千全. 了哥王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46(7): 743–744.
[8] 王超, 卢杰, 周晨霓, 姚慧芳, 加央朗珍, 拉巴.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1, 41(4): 366–372.
[9] 何雅琴, 史晓洁, 陈国杰, 赖敏英, 曾纪毅, 魏凯, 邓传远. 滨柃叶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22, 42(6): 2418–2429.
[10] 黄雅琴, 李荣冠, 江锦祥. 福建海岛水域软体动物多样性与分布[J]. 海洋科学, 2009, 33(10): 77–83.
[11] 张盟, 郑俊鸣, 万佳艺, 任可, 荣俊冬, 郑郁善. 福建省东门屿优势木本植物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2, 42(1): 11–19.
[12] 罗达, 史彦江, 宋锋惠, 李嘉诚. 38个榛种质资源叶功能性状与光合特征变异及其相关性[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1): 11–22.
[13] 王超, 卢杰, 姚慧芳, 于德水, 段斐, 周晨霓. 急尖长苞冷杉叶功能性状特征及其环境响应[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2, 42(2): 123–130.
[14]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
[15] 秦娟, 孔海燕, 刘华. 马尾松不同林型土壤C、N、P、K的化学计量特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2): 68–76,82.
[16] 董雪, 辛智鸣, 李永华, 郝玉光, 纪署光, 段瑞兵, 张冉浩, 黄雅茹.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叶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19, 39(6): 126–134.
[17] Davidson A M, Jennions M, Nicotra A B. Do invasive species show higher phenotypic plasticity than native species and, if so, is it adaptive? A meta-analysis [J]. Ecology Letters, 2015, 14(4): 419–431.
[18] 王飞, 郭树江, 纪永福, 张莹花, 韩福贵, 张裕年, 张卫星, 宋达成.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因子与叶功能性状关系研究[J]. 干旱区地理, 2022, 45(1): 176–184.
[19] 王超, 周晨霓, 卢杰, 蒋林丽. 不同生境条件下红叶石楠叶功能性状特征研究[J]. 高原农业, 2021, 5(3): 217–225.
[20] 陈林, 杨新国 ,宋乃平, 杨明秀, 肖绪培, 王兴. 宁夏中部干旱带主要植物叶性状变异特征研究[J]. 草业学报, 2014, 23(1): 41–49.
[21] 郭雯, 张建, 漆良华, 商泽安, 王锐, 杨畅. 毛竹及其变种叶功能性状与影响因素[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 40(3): 260–268.
[22] 魏凯, 郑建忠, 杨铭, 何雅琴, 史晓洁, 邓传远. 平潭光幼屿典型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特征[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 40(3): 290–297.
[23] 池源, 石洪华, 郭振, 丁德文. 海岛生态脆弱性的内涵、特征及成因探析[J]. 海洋学报, 2015, 37(12): 93–105.
[24] 陈莹婷, 许振柱. 植物叶经济谱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10): 1135–1153.
[25] 周怡, 焦亮, 秦慧君, 吴晶晶, 车曦晨. 克隆植物芦苇叶片功能性状对异质环境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8): 2171–2177.
[26] 白雪, 程军回, 郑淑霞, 詹书侠, 白永飞. 典型草原建群种羊草对氮磷添加的生理生态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14, 38(2): 103–115.
[27] 余华, 潘宗涛, 陈志强, 陈志彪, 冯柳俊. 氮添加对侵蚀退化红壤化学性质及芒萁叶功能性状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 27(1): 46–53.
[28] Pfennigwerth A A, Bailey J K, Schweitzer J A. Trait variation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s in a dominant woody shrub is population-specific and driven by plasticity [J]. AoB Plants, 2017, 9(4): plx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