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2年, 第2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2-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银合欢生态特性及人工林地上部生物量
    黄绳全,黄维南
    1992, 21(02): 1-8. 
    摘要 ( )   PDF(574KB) ( )  
    五个银合欢品种K8、K28、K29、K67和K132的盆栽苗经人工气候箱冻害试验表明,-3℃时各品种未发生冻害现象,至-4℃时叶片冻萎而脱落,转入常温下茎梢可以恢复生长;-5℃时茎,根全冻死,皮层坏死。K28萎蔫系数,沙壤土为5.1%~5.3%,粘红壤土为5.6%~5.8%。pH值最适范围5.2~7.5,pH<5.0或>8.0时生长受阻。5年生各品种根瘤固氮酶活性分别为34.600、22.764、20.840、31.750和121.240 μgN2·gFw-1·h-1。生长季高度生长量分别为2.24、1.06、1.24、1.08和2.42 cm·d-1,年平均生长量(高/朐径)分另11为2.0/1.4、1.9/1.3、1.6/1.4、1.6/1.4和1.9/1.2 m·cm-1。3年生人工林地上邯生物量分别达30.53、35.86、30.71、42.80和43.66 t·ha-1,凋落物量分别为4.30、4.49、8.30、10.87和12.05 t·ha-1·a-1。K28萌蘖条1年生物量达21.75 t·ha-1(丘陵旱地)和25.23 t·ha-1(池边湿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龙眼果实防腐保鲜技术研究
    吕荣欣,占雪娇,吴金珠,庄荣福,黄维南,蔡龙祥,黄志明
    1992, 21(02): 9-17. 
    摘要 ( )   PDF(598KB) ( )  
    近几年来,我们探讨了不同的贮藏温度、化学防腐剂、气体组分、包装容器及包装方法对不同品种龙眼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龙眼品种间的耐贮性有很大差异,按耐贮性排列:泉州本 >乌龙岭 >普明庵 >福眼 >赤壳 >水涨;最佳的保鲜贮藏温度为3~4℃;仲丁胺、仲丁胺+赤霉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甲酸、特克多、FISB-1和FISB-2等不同化学防腐剂对泉州本的防腐效果,以FISB-1和FISB-2防腐效果最佳,贮藏40天,好果率分别为95.0%和95.2%,其他防腐剂处理的好果率为80.7%~86.5%;气调贮藏,CO2为4%~6%,O2为6%~8%的气体组分可延长贮藏寿命,降低龙眼果实自身损耗;包装容器以塑料周转箱套薄膜袋气调贮藏效果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灵芝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及其组份的初步研究
    林耀辉,许文江,刘新民,沈育芬
    1992, 21(02): 18-23. 
    摘要 ( )   PDF(1052KB) ( )  
    本文报道了液体培养灵芝Gl8801菌林产生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和胞外多搪的化学组成。适宜的液体培养基(g/L):饴糖40,花生饼粉30,KH2PO41.5,(NH4)2SO41.5,MgSO4·7H2O0.75,CaCO32,最适起始pH 5.5。300 ml三角瓶装培养基60 ml,发酵温度28℃。摇瓶(165 rpm)培养7~8天,发酵液纯多糖含量可达880 mg/L。灵芝胞外多糖分为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多糖两种。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份为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木糖,所含单糖重量比为6:4:4:1。不溶性多糖为葡聚糖。灵芝胞外多糖的糖环构型为吡喃糖,末端糖基构型,半乳糖为α型,葡萄糖为β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灰金合欢根瘤类菌体繁殖及其宿主细胞的超微结构
    吴以德
    1992, 21(02): 24-27. 
    摘要 ( )   PDF(822KB) ( )  
    根瘤细胞早期发育阶段,以宿主细胞器和根瘤菌转化类菌体的数量增多为特征。随后类菌体增殖到填满宿主细胞内的大部分区域。各个类菌体周膜内含有1至几个类菌体。晚期共生发育阶段,类菌体细胞结构和宿主细胞器数量发生了变化。文中还讨论了根瘤的共生固氮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厦门园林草坪和地被植物初探
    陈恒彬,陈忠仁
    1992, 21(02): 28-36. 
    摘要 ( )   PDF(561KB) ( )  
    本文介绍园林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草坪和地被植物的类型及用途,并报道了厦门地区可以利用的野生和栽培的草坪和地被植物资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越冬期间香蕉果穗套袋的防寒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陈文涛,郭金铨,吴昭平,张华树,张宏图
    1992, 21(02): 37-41. 
    摘要 ( )   PDF(343KB) ( )  
    冬季香蕉果穗用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之后,可提高袋内温度1~5℃,果实低温伤害卑只有1%左右,而未经套袋的达23%~35%,果指长度和径围增加率分别达12%和9%左右,果实产量比对照增加8%~16%。试验结果表明,兰色聚乙烯薄膜套袋是越冬期间香蕉防寒保果和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葱兰和韭莲鳞片离体培养研究
    陈扬春
    1992, 21(02): 42-46. 
    摘要 ( )   PDF(1027KB) ( )  
    本文研究了不同激素对葱兰、韭莲小鳞茎诱导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三种常见且学名混乱的鸭跖草科栽培植物及其用途
    陈丽云,张永田
    1992, 21(02): 47-50. 
    摘要 ( )   PDF(297KB) ( )  
    在研究鸭跖草料植物的基础上,对三种常见栽培植物——吊竹梅、紫竹梅和紫万年青的学名作了修正,并介绍了其用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园林植物资源
    黄云鹏,章新华
    1992, 21(02): 51-54. 
    摘要 ( )   PDF(254KB) ( )  
    本文对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首次确定该区园林植物资源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看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灵芝深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通过鉴定
    新民
    1992, 21(02): 54-54. 
    摘要 ( )   PDF(65KB) ( )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承担厦门市科委下达的"灵芝深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经过三年试验研究,已达到预期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人工诱导根瘤菌与非豆科植物结瘤共生的研究
    吴以德,姚凡,兰谷,潘维雄
    1992, 21(02): 55-56. 
    摘要 ( )   PDF(813KB) ( )  
    生物固氮方式中以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体系最为有效,目前仍以此作为主要研究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省香蕉丰产优质栽培及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蔡祖团
    1992, 21(02): 56-56. 
    摘要 ( )   PDF(87KB) ( )  
    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主持,与漳州市农科所、福建省亚热带园艺植物研究中心、福建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和福建农学院组成攻关协作组,承担福建省科委于1987年下达的"香蕉丰产优质栽培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经五年试验已完成原计划,于1992年11月28日通过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椒样薄荷的引种试种
    胡琼玉,张正居
    1992, 21(02): 57-59. 
    摘要 ( )   PDF(203KB) ( )  
    椒样薄荷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引种到昆明种植后,产草量和产油量都比北京种植的高,新鲜茎叶蒸馏的精油率为0.45%,精油组成与国外的相似。植物体不加覆盖物能顺利越冬,适宜在昆明地区栽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省亚热带果树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
    李朝灿
    1992, 21(02): 60-66. 
    摘要 ( )   PDF(596KB) ( )  
    本文介绍福建省亚热带果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研究动态,其内容涉及花药培养、幼胚培养、胚孔培养、茎尖培养、茎叶组织培养、离体组织嫁接、变异体离体筛选以及原生质体培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