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NRRB在水稻应答高盐和干旱胁迫中的功能解析
    张玉霞,周丹,吴敏亮,李燕,杨钰莹,陈亮
    2015, 44(04): 267-27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1
    摘要 ( )   PDF(878KB) ( )  
    为研究NRRB在水稻抗逆反应中的作用,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NRRB基因编码区,构建超量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获得超量表达转基因水稻植株。鉴定结果表明,该基因已被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实现超量表达;同时构建了抑制表达载体,获得转基因株系,PCR检测结果证实NRRB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受到明显抑制。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性、耐盐性分析,结果显示,超量表达NRRB基因增强了转基因水稻对干旱的抗性,抑制表达NRRB基因的转基因水稻对干旱的敏感性增强,表明NRRB正调控水稻对干旱的抗性;耐盐性分析表明,NRRB基因的抑制表达降低了植株对盐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枇杷转录组序列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开发
    郑婷婷,魏伟淋,杨向晖,林顺权
    2015, 44(04): 274-2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2
    摘要 ( )   PDF(218KB) ( )  
    为获得更多的枇杷SSR引物,对枇杷转录组测序得到的1 kb以上的11 798条Unigenes进行SSR位点搜索。结果在3515 条Unigenes(6.77%)中共获得4438个SSR位点,其中主要重复类型为双碱基重复和三碱基重复,二者占SSR总数的68.27%,而四、五、六碱基重复类型较少,仅占1.42%。对选出的SSR标记采用Primer3进行引物设计,得到7911 对SSR位点特异引物,可用于枇杷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育种群体的建立等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滨海前胡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李烈辉,张洪冰,杨成梓,蔡沓栗
    2015, 44(04): 279-28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3
    摘要 ( )   PDF(312KB) (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滨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根、茎叶、花及果实中挥发油,使用GC-MS分析挥发油并鉴定其化学成分,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从根、茎叶、花和果实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8、36、40和45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5.60%、98.03%、95.82%和95.36%。四个部位共鉴定出79个化学成分, 其中有相同化合物20种,主要成分为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β-蒎烯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石榴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粗提物对蔬菜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陈淳,林清洪,林志楷,刘黎卿,陈菲,刘鸿洲
    2015, 44(04): 284-2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4
    摘要 ( )   PDF(291KB) ( )  
    采用溶剂法提取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总黄酮,通过对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80 ℃加热,60%乙醇,料液比1∶15,加热回流提取1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达3.51%。番石榴叶总黄酮粗提物对茄子白绢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白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EC50分别为184、209、180、102 mg·mL-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余甘子果实水溶性多糖抑菌及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初探
    曹莉莉,王芳,杨贺忠,廖正萍,吴少华,李永裕
    2015, 44(04): 289-2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5
    摘要 ( )   PDF(275KB) ( )  
    以余甘果实(粉甘)水溶性多糖为材料,采用比浊法测定余甘多糖对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改造型紫色杆菌紫色杆菌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余甘多糖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改造型紫色杆菌CV026>红色粘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余甘多糖终浓度为20 mg·mL-1时,对紫色杆菌素生成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达(53.47 ± 3.10)%。因此,余甘多糖具有抑菌活性及群体感应抑制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盈江县不同产地草果氨基酸和矿质营养元素分析
    普岳红,杨永红,吴德喜,李琦华,林枝茂,赵治海,尹安强
    2015, 44(04): 293-2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6
    摘要 ( )   PDF(235KB) ( )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法)等方法测定云南盈江县三个草果Amomum tsaoko主产乡的草果氨基酸、矿质营养元素等成分。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草果中氨基酸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盈江县各地的草果氨基酸含量均比文山产草果低,其中苏典乡劈石村的2号样品(海拔1540 m,土壤pH 6.58)氨基酸含量与文山样品最为接近;微量营养元素总含量则相反,盈江县产草果均高于文山样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石榴叶乙醇提取物中熊果酸富集的初步研究
    陈淳,刘黎卿,陈菲,林志楷,李惠华,刘鸿洲
    2015, 44(04): 297-30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7
    摘要 ( )   PDF(369KB) ( )  
    对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乙醇提取物中熊果酸富集工艺的除杂和酸碱富集主要环节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富集工艺为:以料液比为1∶50的水和石油醚除去杂质;酸碱富集过程中富集条件以10% NaOH碱化提取液pH=14,再以5% H2SO4酸化调节pH=3,用1倍样品溶液体积的pH=3酸性水溶液稀释。终产品中熊果酸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17.74%和85.1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资源与分类
    江西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与植被分析
    邹芹,李赟璟,李文,刘以珍
    2015, 44(04): 304-30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8
    摘要 ( )   PDF(249KB) ( )  
    据调查,江西遂川五斗江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08科286属450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等为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为优势属。共有13个植物区系类型,以泛热带分布、世界广布和温带分布的比例最大,属的热温比(R/T值)为1.10,区系性质表现为隐域性和地带性共存的特点。有珍稀濒危植物21种,尤其是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和闽楠Phoebe bournei分布广泛,并有大量古树。植被类型可分为5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58个群系,为典型的河岸带湿地植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1992~2010年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侯学会,李新华
    2015, 44(04): 309-31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09
    摘要 ( )   PDF(376KB) ( )  
    基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1992年、2000年和2010年三期遥感图像,分析近20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情况。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同种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较一致,均以海域、滩涂和旱地为主,但同种土地覆盖类型的比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总体上,旱地、河渠、水库、居民地和其他用地类型的变化程度不明显,但年际间有波动变化;草地面积虽持续减少,但总体变化不明显;灌木面积总体变化也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较大;芦苇面积呈减少趋势,尤其是1992~2000年间,大量芦苇覆被地转化为旱地类型;养殖塘面积增加明显,近20年间增加约6.24×103 hm2,主要由滩涂、柽柳、碱蓬等开发形成;海域面积变化剧烈,海域转化为滩涂是造成海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LUCC改变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降低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造成黄河三角洲LUCC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在该区LUCC的驱动力主要为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麻疯树不同种源的结实性差异与初期选择
    曾瑞金
    2015, 44(04): 315-31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0
    摘要 ( )   PDF(260KB) ( )  
    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对5年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种源林进行结实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疯树单株产种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云南元阳种源最高,达218.96 g,四川盐边种源最低,仅为48.42 g。不同种源麻疯树种子平均含油率也有所不同,广西隆林种源最高,达42.80%,贵州望谟种源最低,为37.23%。单株产种量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气温显著相关,而与种源地无霜期极显著相关,其中与纬度为负相关,与年均气温、无霜期为正相关,说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和无霜期较长的种源在福建平和县的单株产种量高。而种子平均含油率与各地理气象因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根据单株产种量和种子平均含油率聚类分析,分别将9个种源分成优、良、中、差4个不同的类别,综合来看,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北部可能是麻疯树的优良种源区,该区域内的5个种源,单株产种量达147.43 g,种子平均含油率达41.0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曾思金,刘强,王盼,林伟通,廖远芳,朱慈佑,庄雪影
    2015, 44(04): 319-32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1
    摘要 ( )   PDF(748KB) ( )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记录,分析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属种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白盆珠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有40种,隶属于27属,包括地生兰26种、附生兰13种和腐生兰1种;以人为干扰较少的山林和溪谷沟边较为丰富。白盆珠保护区兰科植物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亚洲分布成分为主,与邻近地区七目嶂保护区最为相似,两地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达71.11%和61.11%。此外,调查中发现1个广东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全唇盂兰Lecanorchis nigricans,及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1个新分布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林伟通,曾思金,刘强,王盼,李海滨,朱慈佑,庄雪影
    2015, 44(04): 325-33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2
    摘要 ( )   PDF(327KB) ( )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确证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内共有940种(含变种)药用植物,隶属于188科578属,包括蕨类植物66种、裸子植物16种和被子植物858种。对区内药用植物习性特点、药用部位和优势科的分析表明,药用植物功能类型以清热解毒为主,占21.56%;珍稀保护植物23种,包括15种兰科植物;莲花山白盆珠药用植物种数比面积为0.07,与邻近的象头山相近,低于鼎湖山、南昆山和罗浮山。此外,文中列出了区内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常见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功能和自然生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大学城绿地应用树种结构分析
    谢沅陶,黄华枝
    2015, 44(04): 331-33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3
    摘要 ( )   PDF(234KB) ( )  
    根据实地踏查和文献资料详细调查广州大学城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 各类绿地的树种结构和组成。调查发现,大学城道路绿化率高达90%,行道树应用树种有70种,隶属于29科;附属绿地树木有122种,包含42科106属。结合道路和各单位附属绿地的树木种类及其出现频率,进一步分析大学城城市森林的树木配置和美学价值,并针对绿化树种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豆科植物新记录——大山黧豆
    高亚红,王挺,余金良,卢毅军,陈晓玲
    2015, 44(04): 335-33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4
    摘要 ( )   PDF(278KB) ( )  
    报道1种分布于浙江杭州的豆科植物——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经确定,该种为浙江分布新记录。凭证标本保存于杭州植物园标本馆(HHBG)。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大别山区蕨类植物新记录种——松叶蕨
    赵鑫磊,张雨凤,王星星,高晓明,孙煜铮,刘耀武,方成武,张群
    2015, 44(04): 337-3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5
    摘要 ( )   PDF(386KB) ( )  
    报道了安徽大别山区蕨类植物新记录种——松叶蕨Psilotum nudum (L.) Beauv.,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和国内地理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
    三角梅开花习性与人工授粉方法初探
    周群,张万旗,丁印龙,林河也
    2015, 44(04): 340-34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6
    摘要 ( )   PDF(554KB) ( )  
    本文研究三角梅开花时花器的变化规律及三角梅的杂交授粉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花器的观察对比,发现三角梅的最佳花粉采集时间为花被片微开裂1~2 mm,最佳授粉时间为花初开2 d内;通过人工杂交授粉试验,摸索出三角梅杂交授粉技术。杂交试验表明,伊娃夫人与帝国喜悦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8.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枫荷扦插育苗技术
    陈家标
    2015, 44(04): 345-34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7
    摘要 ( )   PDF(239KB) (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以及扦插基质、插条剪制方式与木质化程度对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sis扦插生根率、根系数及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条采用200 mg·L-1 ABT1生根剂浸泡30 min后扦插于基质A(一层2 cm河沙,上覆一层2 cm黄泥土)中,生根率最高(90.3%),且插条平均根系数及苗高均最佳。影响插条上述生长指标的主次因素为基质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生长调节剂浓度>处理时间。不同插条处理中,以截取6 cm长半木质化嫩枝进行双削面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且根系数及苗高生长指标亦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淡水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及其生态学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田永强
    2015, 44(04): 349-35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4.018
    摘要 ( )   PDF(246KB) ( )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方法是一种以浮游植物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的生态分类法,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在生态学应用上存在的不足,是开展淡水生态研究的重要工具。文中概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理论基础、分类依据及其生态学研究中的优势,并介绍功能类群分类法在国内外淡水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现状,最后探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