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3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9-09-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亚热带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以广西马山弄拉峰丛洼地为例
    沈利娜,蒋忠诚,梁铭忠,侯满福,覃星铭,吴华英,邓新辉
    2009, 38(03): 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1
    摘要 ( )   PDF(1303KB) ( )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将20个样方分为10个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0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20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恢复演替群落与环境梯度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人为干扰及露石率。DCA排序将53个种分为4个种组,影响峰丛洼地恢复演替群落及其物种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岩性和水分等。各物种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了种组成员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和更新生态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华南8号’木薯生育期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张永发,张冬明,唐树梅
    2009, 38(03): 7-1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2
    摘要 ( )   PDF(958KB) ( )  
    通过对海南儋州地区高产木薯‘华南8号’从种植至收获全生长期的养分分析,研究木薯的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营养诊断部位。研究表明:(1)木薯各营养器官及不同月份大量元素的养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全株平均养分含量为:K> N> Ca> Mg> P> S;(2)木薯N、P、K、Mg及S的适宜诊断部位为叶片;(3)全株平均养分含量比例为N:P:K:Ca:Mg:S=0.89~1.87:0.14~0.27:1.06~1.72:0.54~0.99:0.18~0.32:0.06~0.16;(4)生殖生长阶段,随着株龄的增加,木薯N、P、K、Ca、Mg及S的含量均呈规律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7个品种变叶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章宁,苏明华,林清洪,徐夙侠,郭莺
    2009, 38(03): 12-14,2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3
    摘要 ( )   PDF(1969KB) ( )  
    本试验对7个品种变叶木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一;7个品种变叶木共有14条谱带,2号谱带最多为11条,5号谱带最少为6条;其谱带分为3个区(A=0~0.18,B=0.18~0.35,C=0.35~0.5);并对7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SK4-316’胡萝卜体胚的诱导和培养
    陈艳红,刘毅君,李爱贞
    2009, 38(03): 15-2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4
    摘要 ( )   PDF(1014KB) ( )  
    以‘SK4-316’胡萝卜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间接发生及其同步化培养的影响,以及不同脱分化时间、脱分化培养基及外植体续存时间对体细胞胚直接发生的诱导及其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3%蔗糖、0.8%琼脂的1/2 MS+2,4-D 2.5 mg/L+6-BA(或KT)0.5 mg/L+CH 300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培养基;1/2 MS+2,4-D 1.25 mg/L+KT 0.25 mg/L+6-BA 0.25 mg/L(含3%蔗糖)适于愈伤组织分化并诱导体胚发生,0.02% ABA对体胚的诱导有促进作用,0.06% ABA或15%PEG能促进体胚成熟;外植体在MS+2,4-D 1.0 mg/L固体培养基上脱分化培养48 h,再转入MS+CH 300 g/L液体培养基中可诱导体胚直接发生,但随着外植体续存于诱导培养基中时间的延长,体胚发生变异的几率也渐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文心兰花梗茎段植株再生培养的影响因子研究
    李丽,罗君琴,徐建国,聂振朋,柯甫志,孙建华
    2009, 38(03): 21-2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5
    摘要 ( )   PDF(868KB) ( )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文心兰花梗茎段芽再生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基本培养基为1/2 MS;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 MS+6-BA 5.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05 mg/L+NAA 0.3 mg/L+香蕉泥100 g/L+蔗糖20 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黄独脱毒苗快繁培养基
    尹明华,洪森荣,徐卫红,王艾平
    2009, 38(03): 24-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6
    摘要 ( )   PDF(870KB) ( )  
    通过正交设计法研究黄独脱毒苗的快繁培养基,考察KT、NAA和2,4-D对黄独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独脱毒苗快繁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0 mg/L+NAA 0.5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正交实验法在香果树种质离体保存中的应用
    洪森荣,尹明华
    2009, 38(03): 27-3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7
    摘要 ( )   PDF(904KB) ( )  
    以香果树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活性炭、琼脂、封口材料和培养容器对香果树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用200 ml三角瓶,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封口,保存于MS+KT 2.0 mg/L+6-BA 2.0 mg/L+NAA 0.1 mg/L+30 g/L蔗糖+0.5 g/L活性炭+7.5 g/L琼脂培养基上6个月后,成活率可达86.3%。离体保存的试管苗没有发生遗传变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GA3、ABA对未成熟‘博Ⅱ优15’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蒋素梅,郭莺华,陈晓慰,李玲
    2009, 38(03): 31-3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8
    摘要 ( )   PDF(929KB) ( )  
    以未成熟水稻‘博Ⅱ优15’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GA3、ABA浸种24 h,研究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 0.10~2.00 g/L处理能极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其中0.50 g/L效果最好,第4天发芽率高于对照(CK)56%;浓度大于0.50 g/L ABA处理显著抑制种子萌发;GA3与ABA协同处理时,GA3/ABA=1:1(浓度0.05 g/L)和GA3/ABA=1:2(浓度0.01 g/L)均能极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第7天种子发芽率分别比CK高30%和20%。进一步研究表明,GA3和ABA对未成熟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2-吗啉乙磺酸(MES)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雄,梁建华,陈垚
    2009, 38(03): 34-3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09
    摘要 ( )   PDF(1223KB) ( )  
    本实验研究0.05% MES对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MES的培养基pH变化较小,其培养10 d的拟南芥幼苗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叶片PAL和POD活性却低于对照组,说明MES通过影响培养基的pH变化促进拟南芥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基质配比对毛桃营养生长的影响
    王贵元,杨薇薇
    2009, 38(03): 37-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0
    摘要 ( )   PDF(868KB) ( )  
    以毛桃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其无土栽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桃幼苗栽植于蛭石与珍珠岩按1:1混合的基质中,植株株高、茎粗、生物量均最高,而在粘土与沙土混合基质中生长最差。本试验结果可供开展桃树无土栽培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不同栽培条件对一点红生长、产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胡珞钊,李天乐,胡观生,羊海军,郭浩东
    2009, 38(03): 40-4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1
    摘要 ( )   PDF(905KB) ( )  
    本研究就栽培条件对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生长、产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育苗基质(果园土:花卉通用栽培土:蚯蚓粪=6:3:1)可显著提高一点红幼苗的成活率和健壮度,并缩短成苗时间。栽培基质厚度、光照强度和株距等生态因子对一点红的生长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点红根的生长受光照强度和栽培基质厚度影响较大,光照充足、基质深厚根系茁壮而发达;茎的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株距;叶的生长差异不明显。一点红的产量与株距有密切关系,受其影响最大,而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小,受基质厚度影响甚微,可见合理密植能有效提高产量。合理遮光可提高一点红总黄酮含量,但会延长现蕾时间。实验证明,一点红最优栽培条件为基质厚度7 cm,光照50%,株行距5 cm×25 cm。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雏议我国假马鞭属植物
    单家林
    2009, 38(03): 44-4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2
    摘要 ( )   PDF(1794KB) ( )  
    本文报道中国一新纪录归化植物"荨麻叶假马鞭[Stachytarpheta urticaefolia (Salisb.) Sims]",并将其与近缘种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Linn.) Vahl]加以区别,对这两种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重新描述,还就我国目前有关马鞭草科假马鞭属植物的重要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澄清。标本存放于海南大学儋州校区植物标本馆(SCUTA)。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杨坚,陈恒彬
    2009, 38(03): 47-5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3
    摘要 ( )   PDF(951KB) ( )  
    经野外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初步认定福建省外来入侵植物并已归化的种类约73种,分属于29科,其中菊科种类最多,有16种。从来源看,来自美洲的有59种,占80.82%。入侵植物中包括6种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文中还对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途径及其防治对策进行讨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植物资源及其利用前景
    虞温妮,钟园园,曹振荣,陈贤兴,丁炳扬
    2009, 38(03): 53-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4
    摘要 ( )   PDF(965KB) ( )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67科538属1055种,其中已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715种,隶属于157科429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牧草及饲料植物、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观赏植物、土农药植物、蜜源植物等14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以常见药用植物234种为例,根据植物资源可利用量估量法估量当地植物资源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其中46.2%的常见药用植物可利用量估量值在12以上,可供开发利用。文后提出红双林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厦门岛城市林业发展概况及优势树种选择
    方水池
    2009, 38(03): 59-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5
    摘要 ( )   PDF(885KB) ( )  
    在对厦门城市森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厦门岛的林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厦门岛内城市林业发展中较具应用价值的优势树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泉州榕属植物园林应用调查及合理利用对策
    黄碧丽
    2009, 38(03): 63-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6
    摘要 ( )   PDF(974KB) ( )  
    通过对福建省泉州市榕属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应用情况的调查,总结了该属植物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合理利用及管养对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生产优质无公害碧螺春茶的关键技术要素
    钱和,刘利兵,顾林平,黄争鸣,马惠民
    2009, 38(03): 69-7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7
    摘要 ( )   PDF(863KB) ( )  
    通过分析发展无公害碧螺春茶生产的意义及目前苏州市茶产业现状,指出苏州市无公害茶叶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要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简报
    广东石豆兰的组织培养
    李洪林,高丽,杨波
    2009, 38(03): 72-72,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8
    摘要 ( )   PDF(1805KB) ( )  
    以广东石豆兰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达4~5倍;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1.0 mg/L,生根率可达90%。将生根苗移栽入小颗粒碳化树皮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专题综述
    盐胁迫下甜菜碱的生物合成及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
    张雪芹,欧阳海波
    2009, 38(03): 73-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19
    摘要 ( )   PDF(1538KB) ( )  
    甜菜碱是一种无毒的渗透调节剂。在盐胁迫下,植物体内迅速积累甜菜碱等小分子化合物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文对甜菜碱的生理作用、生物合成、基因工程及植物抗盐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为培育理想的耐盐植物新品系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石蒜属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江燕,朱炜,章银柯
    2009, 38(03): 79-8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20
    摘要 ( )   PDF(898KB) ( )  
    石蒜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姿优美,颇具园林应用价值。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石蒜属植物资源及其分布的基础上,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园林应用方式以及常用种类进行分析,并推荐若干优良种类。文中还对石蒜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珍稀濒危植物张氏红山茶研究进展
    朱高浦,李纪元
    2009, 38(03): 83-8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21
    摘要 ( )   PDF(1001KB) ( )  
    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是珍稀濒危植物,最早发现于中国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其具有抗逆性强、四季开花、花大色艳等特点,是培育茶花新品种非常珍贵的种质资源。目前,现存的野生原种数量极其稀少,濒临灭绝边缘,因此对张氏红山茶的更深入研究对于拯救濒危植物、保存珍贵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20余年来张氏红山茶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繁育、濒危机制等方面的的研究进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相应补充,提出一些看法和推测,为张氏红山茶的更深入研究起到一定的导向或参考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蓖麻凝集素研究进展
    杨华东,袁伟华,欧阳雪君
    2009, 38(03): 90-9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09.03.022
    摘要 ( )   PDF(1234KB) ( )  
    本文介绍蓖麻凝集素的性质、生理功能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前人在蓖麻凝集素应用领域的工作,阐述其科学研究与应用价值,并对其进一步应用的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