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75年, 第4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75-12-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经济植物品种简介
    研究报告
    文摘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木本油料植物——竹柏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5-5. 
    摘要 ( )   PDF(79KB) ( )  
    竹柏(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俗称春树或挪树。在我省呈野生状态,主要分布于晋江地区的永春、安溪和南安;三明地区的大田;龙岩地区的上杭;宁德地区的宁德、罗源等地。为常绿高大乔木,其叶对生呈卵形或椭圆形,有多数平行脉,叶面有光泽,质强韧。初夏开单性花,雌雄异株;雄株生柔葇荑花,雌株结圆形的果实,于十二月至翌年二月成熟。单株最高产量可达500公斤(永春文峰大队四十年母树)。其经济用途主要是榨油(方法同榨花生),含油率较高,经我们分析种子含油率30%左右,种仁含油率50-5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福建薯芋皂素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6-11. 
    摘要 ( )   PDF(353KB) ( )  
    福建省内薯芋科薯芋属根茎组的薯芋皂素植物计有6种和1变种,多适生于杂木林间或林沿,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地居多。分析结果薯芋皂素均为白色结晶,其含量在各种植物中分别为:叉蕊薯芋约为2%,粉背薯芋(变种)1.5%,纤细薯芋1.5%,山萆薢1.5%,细柄薯芋1.2%,绵萆薜0.3%,福州薯芋0.3%,前五者基本上可提供工业上提取和合成有关药品,并已初步获得成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经济植物品种简介
    油橄榄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16-18. 
    摘要 ( )   PDF(1204KB) ( )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inu.):为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常绿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一种木本油料植物。其主要经济用途是从果肉中提取"橄榄油",色焦黄、透明、有清香味,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渣饼还可作饲料和肥料。其次,鲜果亦可做醃渍食品。而且树的经济寿命长,为各地所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锡兰肉桂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18-18. 
    摘要 ( )   PDF(199KB) ( )  
    钖兰肉桂(Cinnamomum Zeylanicum Ness。):原产锡兰、印度等国,是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现广植于世界热带地区。桂皮为温热性药物,气味芳香,有温里、散寒、活血、止痛和健胃等功效。桂枝(叶)、根、桂花和桂籽均可蒸馏提油,质量较玉桂好,主要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的调味。我所于1962年引进试种,生长良好,已采用高压加速繁殖,逐步扩大试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紫果西番莲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19-19. 
    摘要 ( )   PDF(75KB) ( )  
    紫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属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多年生常绿藤本饮料植物,因果实卵圆形如鸡蛋,故又称鸡蛋果。原产巴西,现广植热带、亚热带地区。果实成熟时呈紫褐色。主要食用部分系为多汁的假种皮,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拌入砂糖和冰水,可制成芳香可口夏凉饮料。花美是庭园一种良好的观尝植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猕猴桃
    李来荣
    1975, 4(04): 19-19. 
    摘要 ( )   PDF(75KB) ( )  
    猕猴桃(Aetinidia (hinonsis):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果树,南方农民叫毛梨果,也叫藤梨。我国南方各省是主产地,我省分布在闽北为多。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春夏为开花期。果实秋冬成熟,呈卵圆形,似如小鸭蛋那样大,果皮有毛、褐色,果内呈粉红色或奶黄色,味美汁多,营养价值颇高,果实经后熟后鲜食外,果和茎尚可作为药用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胍尔豆
    福建省经济植物研究所
    1975, 4(04): 20-20. 
    摘要 ( )   PDF(273KB) ( )  
    胍尔豆(Oyamopsis tetragonoloba (L.) Tanb.):属蝶形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健壮的主根,茎直立具稜角,分枝达12-20个;叶互生,三小叶,卵圆形;花小,排成密集的腋生总状花序,花无柄,花冠淡粉红色,雄蕊10枚;荚果长5-7厘米,排成挺直的簇束,条形扁平,具5-10粒种子,种子圆形或椭圆形,呈灰白色或黑灰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的大好形势下福建省南药生产科研座谈会在漳州召开
    1975, 4(04): 21-21. 
    摘要 ( )   PDF(87KB) ( )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毛主席三项重要指示的一派大好形势下,我省南药生产科研座谈会由省科委、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卫生局、外贸局、商业局联合主持,于1975年8月23日至9月2日在漳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龙溪、厦门、晋江、莆田四个地区的有关单位,各种植南药的社、队,国营农、林场,及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共94个单位,121名代表。商业部医药局岳处长到会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文摘
    象牙海岸微量割胶试验的展望
    1975, 4(04): 22-22. 
    摘要 ( )   PDF(134KB) ( )  
    象牙海岸非洲橡胶研究所进行了微量割胶的试验。微量割胶就是沿着长1米、宽1-2厘米的割面上(涂过乙烯丰)打上10-15个的小孔。在橡胶无性系GT1的试验中,在第五割年采用微量割胶,不管是否进行刺激处理,产量都比用全螺旋每周割两次的较高,胶乳含糖量和干胶含量也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各个无性系在马来西亚商业植区的性状(第八次报告)
    1975, 4(04): 22-22. 
    摘要 ( )   PDF(70KB) ( )  
    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列出了西马来西亚25个著名橡胶无性系在大胶园不超过第十五割年的性状的资料。开割头五年,无性系PB28/59的产量仍然最高,其次为RRIM 628、527和600。在第五至第十割年的产量数据表明,RRIM 600的产量最高,其次为RRIM 527和623。只有六个无性系到第14或第15割年有产量数据做对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二氯乙基磷酸对芒果果实成熟的作用
    1975, 4(04): 22-23. 
    摘要 ( )   PDF(70KB) ( )  
    美国佛罗里达自耕农场亚热带试验站,采收Brooks、Keitt、Kent和Palmer栽培种的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芒果后,立即用100-10000P.P.m.的乙烯丰进行处理。经处理的果实比对照的更早成熟。增加乙烯丰的浓度,效果更佳。处理过的熟果,色泽改进,食用品质与未处理过的相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生长素对橡胶树中蔗糖转移的效应——取决于被处理的组织的代谢活动
    1975, 4(04): 23-23. 
    摘要 ( )   PDF(74KB) ( )  
    象牙海岸非洲橡胶研究所研究了不同时期,对胶树茎干的不同部位施用二四滴、二甲四滴和萘乙酸后乳管内蔗糖水平的效应。将生长素涂在树皮上,由于有规律的割胶而加强了树皮的代谢活动,处理的树皮周围,乳管内的蔗糖水平显著增加。同时,蔗糖水平在处理过的树皮上方较远的部位会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油橄榄结果的新观察
    1975, 4(04): 23-23. 
    摘要 ( )   PDF(74KB) ( )  
    阿根廷对油橄榄大小年结果的一系列研究看出,九月至十月间不灌溉不会影响每株树开花的数量,但是却增加了不完全花的数量。花粉的生活力在各栽培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异花传粉试验着重说明了亲和力和同时开花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一些栽培品种花粉的亲和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新西兰的猕猴桃
    1975, 4(04): 24-24. 
    摘要 ( )   PDF(80KB) ( )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又名"中国醋栗"(Chinese Gooseberry),或称"基维",因其表皮着生绒毛,果形与新西兰的一种"基维"(Kiwi)鸟相象而得名。据估计,目前在新西兰栽有450公顷(合6750亩)的猕猴桃,每年生产2600吨,其中约1600吨供出口,预期到1980年将增加到10000吨左右。讨论了猕猴桃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木薯种子的主要成分
    福建省经济植物所
    1975, 4(04): 24-24. 
    摘要 ( )   PDF(80KB) ( )  
    丹麦植物生理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了食用植物木薯Manihotesculonta Crantz,即M.utifissima Pohl种子的主要成份。木薯种子的种仁为干种子的57%,并含有占种仁干重47%的丰富类脂化合物。总类脂物质的色层分离表明,其中98%的类脂物质是三脂肪酸甘油脂,2%是由微量的二、单脂肪酸甘油脂,磷脂和醣脂组成。未发现有游离脂肪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