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适宜. 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9-92.[2] 胡喜兰,朱慧,刘存瑞,等. 凤仙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成药, 2003,25(10): 833-834.[3] 牛佳田. 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J]. 生物学通报, 1995,13(10): 8-9.[4] 张英涛,杨海东,陈朱希昭. 绒毡层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 1996,13(4): 6-13.[5] 李懿星,李莉,陈光辉. 高等植物花药绒毡层发育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09,23(5): 287-289.[6] 张虹,梁婉琪,张大兵. 花药绒毡层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26(1): 86-90.[7] 陆子梅,高国训,靳力争,等. 芹菜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J]. 华北农学报, 2007,22(1): 120-122.[8] 李振星,蔡雄. 细胞异常程序性死亡与植物雄性不育[J]. 江西农业学报, 2011,23(4): 115-117.[9] 王永行,董震生,董军刚,等. 甘蓝型油菜CMS212A与GMS1665A雄蕊败育的细胞学比较[J]. 西北农业学报, 2011,20(4): 66-69.[10] 徐青,祁建钊,秦恳,等.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29(12): 2452-2463.[11] 谢潮添,杨延红,朱学艺,等.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药的细胞化学观察[J]. 实验生物学报, 2004(370: 295-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