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67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92.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9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47.
[3] 李孟凯, 邓建平, 庞深深, 陈学达, 王伟, 罗艳, 邢震. 西藏石豆兰属(兰科)植物新记录[J].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45(3): 481–484.
[4] 易绮斐, 邢福武, 黄向旭, 陈红锋, 王发国. 我国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13(1): 65–69.
[5] 福建省林业局,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兰科植物图鉴[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 209–210.
[6] 黄瑛琳, 张晓惠, 张淼, 陈彬, 陈炳华. 福建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5种[J].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45(2): 259–263.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4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67.
[8] Yu R X, Zhou S Y, Chen X L, Fang D M, Yue X Y, Ma K N, Zhou R C, Liu Y. Exploring the species limits in Balanophora subgenus Balania [J]. Systematic Botany, 2022, 47(3): 869–875.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2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24.
[10] 赵晓超, 鲁益飞, 岑佳梦, 杨东旭, 金孝锋. 中国薹草属(莎草科)植物资料增补Ⅲ[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 43(4): 492–496.
[11] 刘文剑.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1.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2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49.
[13] 赵银佳, 孙莉, 杨王伟, 邹宇, 金孝锋. 中国薹草属(莎草科)植物资料增补Ⅱ[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1(2): 137–141.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2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318.
[15] 王竞红, 张靖楠, 覃崇源, 谭卓然, 罗语菲, 蔺吉祥, 王非. 薹草属植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草地学报, 2024, 46(4): 120–131.
[16] Wu Z Y, Raven P H, Hong D Y. Flora of China(Vol. 23)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10: 285–325.
[17] Lu Y F, Jin X F, Yu M J. Carex borealifujianica (Cyperaceae), a new species of the core Carex clade from Fujian, southeastern China [J]. PLoS One. 2022, 17(3): e0264419.
[18] 李春燕, 陈恩, 陈志彤, 应朝阳. 福建莎草科一个新记录种——长颈薹草[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33(8): 879–881.
[19] 葛常理, 高欣, 赖丹丹, 林宇豪, 陈炳华. 福建省新记录植物(Ⅸ)——薹草属[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7(5): 40–44.
[20] 张晓惠, 葛常理, 张凤生, 陈琳婧, 陈炳华. 福建省新记录植物(Ⅺ)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3): 65–68.
[21] 鲁益飞, 郑子洪, 何芳, 金水虎, 金孝锋. 中国薹草属(莎草科)植物资料增补Ⅴ[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2, 49(5): 642–650.
[22] 宋强, 孟德昌, 陈水飞, 郑笑, 李蒙, 丁晖, 段一凡. 福建省薹草属植物新记录[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32(5): 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