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翔宇,安 昌,秦 源,张文斌,苏伟强,王小媚,郑 平. 百香果遗传育种及栽培生产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6): 505-514. |
[2] |
杨洋,周文超.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3): 277-280. |
[3] |
韦曼华,吴伟能,汪迎利,周丽华,蔡燕灵. 广东地区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规程[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6, 45(02): 191-194. |
[4] |
张鹏翀,鲍淳松,江燕. 石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2): 168-174. |
[5] |
许传俊,陈益辉,李爱贞,黄珺梅,曾碧玉,黄雯. 大花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纯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212-215. |
[6] |
曾碧玉,许传俊,张庆美,黄青云. 大花蕙兰与墨兰种间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J]. , 2013, 42(03): 238-240. |
[7] |
许传俊,黄珺梅,曾碧玉,张文惠,许文江. 病毒唑对大花蕙兰CyMV及ORSV脱毒效果初探[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1): 7-9. |
[8] |
李进华,袁军,汪利燕. 麻疯树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2): 90-94. |
[9] |
曾碧玉,朱根发,张文惠. 大花蕙兰与墨兰杂交结实率研究初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1): 14-16. |
[10] |
陈和明,江南,朱根发,吕复兵,蒋明殿,王再花,王桂芬. 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30-32,43. |
[11] |
王燕萍,王广东,吴震. 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形态发生的组织学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25-28. |
[12] |
王琳,叶庆生,刘伟. 金钗石斛研究概况[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 33(02): 73-76. |
[13] |
林兵,黄敏玲,陈诗林,吴建设,叶贻源. 荷兰鸢尾引种栽培试验[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 33(01): 49-50. |
[14] |
邱发春. “台湾甜桃”引种试验及主要栽培技术[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04): 57-59. |
[15] |
陈熹,陈菁瑛,廖汝玉,陈景耀. 黑琥珀李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 31(04): 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