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燕玲. 铁甲秋海棠花粉离体萌发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 52(5): 408-412. |
[2] |
李洪林,钟志祥,谢 娟,胡光万. 狭叶小金梅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2): 145-147. |
[3] |
李洪林,杨波. 春兰根状茎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4): 67-68. |
[4] |
熊友华,刘念. 峨眉姜花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79-79. |
[5] |
林锋,王小华,梁李宏,庄南生. 腰果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2): 72-72. |
[6] |
洪森荣,尹明华,邵兴华. 野葛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相关因子的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29-32. |
[7] |
吴翼,武耀廷,马子龙,周世叶. 椰子胚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1): 63-64. |
[8] |
徐彬,王广东,郭维明,文方德. 花烛苞片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55-55. |
[9] |
辛培尧,罗思宝. 岷江百合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57-57. |
[10] |
翁锦周,林加耕,林江波. 不同浓度活性炭对墨兰离体培养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3): 37-38,36. |
[11] |
马国华,禹玉华,唐源江,刘念. 蝎尾蕉种子胚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2): 60-61. |
[12] |
林宗铿,罗金水,蔡坤秀,陈振东,高海筹,黄德贵. 芦笋丛生芽增殖培养技术[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 35(01): 29-32. |
[13] |
刘建福,杨道茂,王丽娜,张勇. 丛枝菌根真菌离体培养研究概况[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 34(03): 70-73. |
[14] |
康培婧,李梅兰,李洪清. TDZ诱导的蓝猪耳根高效再生体系[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 34(02): 64-64. |
[15] |
卢塔山,彭宏祥,张瑛,覃斯华,李容柏. 野生毛葡萄远缘杂交后代离体培养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3, 32(03): 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