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晓杰,张虎成,王维彬,章宇宁,陈亮.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乌骨藤中的挥发性成分[J]. 食品科技, 2012,37(12): 284–288.
[2] 于兴帅,陈明苍,李志雄,季宇彬,吴斌. 通关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21): 279–283.
[3] 张薇,王泽锋,王静,杨金,闵勇. 乌骨藤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 中成药, 2017,39(2): 334–338.
[4] 黄晓,陈信义. 乌骨藤提取物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及机制研究[J]. 北京中医药, 2019(7): 650–653.
[5] 徐加杰,葛明华,郑国湾,王林红,郭海魏,郑传铭. 乌骨藤C21甾体苷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9(5): 361–365.
[6] 李豪,周万怡,吴嘉南,陈启和. 白桦脂酸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19(4): 47–53.
[7] 孙兴,任娟,詹燕,谭镭,阮佳,徐超群. 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9,30(4): 570–576.
[8] 蒋爱,李国源,王鑫,崔小兵,李俊松,狄留庆.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杉醇-白桦脂酸混合纳米混悬剂[J]. 中草药, 2019,50(4): 852–859.
[9] 李元元,孙瑞丽,张园园,朱淑霞. 白桦脂酸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6): 404–406.
[10] 成旭东,辛志君,梁妍,姜婷婷,李雪虎,陆锡宏,周翔,梁剑平. 树莓叶黄酮提取的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对比[J]. 动物医学进展, 2019(7): 56–62.
[11] 谢春芹,曹正,王春野,姜爱良,吴琴燕,张雪姣,任昂.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桑黄黄酮发酵条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13): 222–226.
[12] 李侠,邹基豪,王大为.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酶法提取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工艺[J]. 食品科学, 2017,38(8): 206–212.
[13] 栗巧云. 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4] 王燕华,武福华,郭昭涵,彭明星,宋万华,夏敏,梁子安,张乃群. 响应面试验优化丹参中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 2015,36(18): 7–12.
[15] 杨迎,谢凡,龚胜祥,张维,许蓓,吴金鸿,王正武.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籽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39(3): 172–178.
[16] 李福帅,李国峰,张璐,王麒雄,戴博,王占一.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长红枣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J]. 农产品加工, 2017(19):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