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22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201–203.
[2]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34.
[3] 曾祥艳,陈金艳,廖健明,李开祥,李建林. 不同栽培密度对多穗柯幼林生长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14,32(1): 113–116.
[4] 林丽梅,龙月红,冯若宣,尹峰,黄剑,邢朝斌. 多穗柯查耳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草药, 2017,48(24): 5080–5084.
[5] 廖晓峰,于荣,刘小庚. 天然甜源植物多穗柯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开发利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11): 109–110.
[6] 韦宝伟,李茂,李伟芳. 多穗柯总黄酮的降糖作用[J]. 内科, 2008 (4): 510–512.
[7] 董华强,宁正祥,于立静,李琳,林丽超. 多穗柯黄酮根皮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血脂效果[J]. 食品科学, 2006(12): 714–718.
[8] 高健美,雷鸣,刘双,龚其海. 根皮苷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6,35(12): 886–889.
[9]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0] 姚凯霖,谢宜芬,林先国,汤行昊,范辉华. 插穗来源及生根剂选取对半枫荷扦插生根的影响[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36(4): 86–89.
[11] 蓝金宣,黄晓露,李开祥,李宝财,陈金艳,王坤,梁文汇. 光质与光周期对多穗柯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J]. 广西林业科学, 2018,47(1): 24–28.
[12] 陈金艳,王坤,廖健明,曾祥艳,李青粉,李开祥.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J]. 广西林业科学, 2016,45(1): 115–118.
[13] 荆延德,张志国. 栽培基质常用理化性质“一条龙”测定法[J]. 北方园艺, 2002(3): 18–19.
[14]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2–14.
[15] 张世超. 桉树扦插育苗轻型基质配方研究[D].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6] 王雪娟,吴燕,连洪燕,田龙. 不同基质对络石扦插生根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20( 22): 44–49.
[17] 李月娟,马锦林,王东雪,魏育,叶航. 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对香花油茶扦插生根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20,40(3): 25–30.
[18] 杜学梅,杨廷桢,高敬东,王骞,蔡华成,李春燕,王淑婷,弓桂花. 我国林木扦插基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 2019,36(6): 7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