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50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21-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
    苦丁茶中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的提取变化分析
    林春松,黄青云,张雪芹,刘鸿洲,陈 淳,徐夙侠
    2021, 50(03): 163-16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1
    摘要 ( )   PDF(360KB) ( )  
    以富含绿原酸类成分的苦丁茶(Ilex kaushue)为材料,使用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和水,结合超声波提取、水浴提取、回流提取等方法对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的提取效率及提取后各异构体的变化进行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使苦丁茶的6种绿原酸类成分及咖啡酸在6 min内实现分离。提取结果表明,丙酮作为提取溶剂,在采用超声波和水浴提取时能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易获得较多总量的绿原酸类成分和高含量异绿原酸A。而最常用的溶剂乙醇并未达到理想的提取效果。在不同溶剂的回流提取中,虽然提取的绿原酸类成分总量接近,但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含量有较大差异。醇溶液特别是乙醇溶液的回流提取使异绿原酸C的量大幅增加,而相应的异绿原酸A的量大幅减少,表明在醇加热条件下,异绿原酸A转化为异绿原酸C,这为获得抗氧化性更强的异绿原酸C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分析
    陈雪梅,林 玮,玄祖迎,熊秉红,涂智金,薛克娜
    2021, 50(03): 170-1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2
    摘要 ( )   PDF(252KB) ( )  
    为选育金花茶优良品种,以7种金花茶组(Camellia sect. Chrysantha)植物成熟叶片为试材,对其总黄酮、茶多酚、总多糖、总皂苷、总氨基酸及维生素E等6种营养物质及K、Ca、Na、Fe、Mn、Zn、Se等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通过聚类分析,考查不同金花茶组植物叶片间存在的药用价值差异。结果表明,7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且存在显著差异:凹脉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的茶多酚含量最高,达7.13%;东兴金花茶(C. tunghinensis)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达0.41 g·100 g-1;柠檬金花茶(C. limonia)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671.67 mg·100 g-1。矿质元素方面各种类均呈现高钾低钠的特征,凹脉金花茶、柠檬金花茶和小果金花茶(C. nitidissima var. microcarpa)K含量高于Ca,且各品种中均检测出Se元素。综合结果表明,凹脉金花茶叶片中茶多酚、总多糖、总氨基酸等各类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渐狭叶烟草组培苗生根条件优化及在基因转化中的应用
    赵陆滟,李荣平,吴劲松
    2021, 50(03): 175-18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3
    摘要 ( )   PDF(599KB) ( )  
    针对渐狭叶烟草(Nicotiana attenuata)组培苗生根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测试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嘧啶醇、矮壮素、生根粉及活性炭等外源添加物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组培苗在90 d内基本不生根;不同浓度矮壮素处理也不能诱导组培苗生根;而合适浓度的NAA、IBA或IAA处理均能较好地诱导组培苗生根,其中0.8 mg·L-1 IBA不仅具有较好的诱导生根效果,生根率达72.73%,且根及地上部分均生长良好。进一步测试发现0.8 mg·L-1 IBA处理对转基因组培苗具有良好的生根效果,20 d后生根率达60%以上,而对照组未生根;经伤口诱导和0.8 mg·L-1 IBA处理,40 d内总生根率可达90%以上。该研究为高效获得渐狭叶烟草转基因生根苗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渐狭叶烟草作为烟草属模式植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尾松胚乳愈伤组织发生的初步研究
    田雨风,徐 刚
    2021, 50(03): 182-1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4
    摘要 ( )   PDF(280KB) ( )  
    为获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单倍体材料,建立其胚乳组织培养体系,对马尾松胚乳不同的消毒方法进行筛选,并分析不同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配比和热激处理对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胚乳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处理30 s+2% NaClO消毒15 min,外植体污染率为0,死亡率仅为15.56%;生长素可促进愈伤诱导且是必需的;细胞分裂素浸泡种子可代替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并能取得比较好的胚乳愈伤诱导效果,1.0 mg·mL-1 6-BA浸泡30 min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培养基WPM+NAA 2.0 mg·L-1+2,4-D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 g·L-1中,愈伤诱导率高达87.78%;培养基DCR+NAA 2.0 mg·L-1+6-BA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 g·L-1的胚乳愈伤诱导率最高(68.75%);热激处理可提高胚乳愈伤的诱导率和质量,以相对湿度85%下45 ℃热激10 min最佳,总愈伤诱导率为66.25%,成团愈伤诱导率达8.75%;增殖培养以培养基WPM+NAA 0.1 mg·L-1+6-BA 2.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 g·L-1最佳,增殖率达83.3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华南地区22种园林植物耐旱性分级筛选
    孙 林,郑卫国,宫彦章,林瑞君
    2021, 50(03): 189-1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5
    摘要 ( )   PDF(439KB) ( )  
    以华南地区22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植物叶片叶绿素、丙二醛、过氧化物酶、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22种植物耐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耐旱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 在干旱梯度胁迫期间,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少数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多数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不同程度先升后降趋势,少数呈持续上升趋势。(2) 22种植物耐旱性分为3个等级:A级强耐旱植物4种,包括灰莉(Fagraea ceilanic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var. fragrans)、鸢尾(Iris tectorum);B级中耐旱植物6种,包括翠芦莉(Ruellia simplex)、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红车(Syzygium hancei)、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茉莉花(Jasminum sambac);C级不耐旱植物12种,包括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米仔兰(Aglaia odorata)、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黄蝉(Allamanda schottii)、假连翘(Duranta erecta)、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involucratus)、小花月季(Rosa chinensis var. minim)、铜钱草(Hydrocotyle chinensi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杉木不同生长类型对养分供应的持续效应
    吴载璋
    2021, 50(03): 197-20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6
    摘要 ( )   PDF(254KB) ( )  
    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试验林分树高生长划分为5个生长类型,按不同生长类型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类型杉木施肥后2年生长期的树高年生长量表现为,生长类型好的群体对施肥有更好的持续促进高生长效应;生长类型差的群体,在施肥量相对少时高生长持续效应不明显,当施肥量较大时能有较好的树高年生长量持续生长效应。不同生长类型杉木胸径年生长量对施肥量的响应表现为,相同条件下,好的生长类型比差的生长类型有更好的胸径年生长量效果,施肥量相对不足时,差的生长类型群体胸径年生长持续效应逐渐衰退,好的生长类型对施肥有更好的持续促进生长效果,施肥量大对胸径年生长有更好的持续促进作用,与树高生长表现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遗传品质好的杉木群体对立地适应能力越强,有更好的耐瘠薄能力和更好的年生长量。施肥措施对不同遗传品质生长类型杉木树高与胸径年生长量都有较好的促进效应,能有效恢复与提高杉木低产林分生长,为杉木低产与小老林林分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姜黄属花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
    胡 伟,董 青,丁华侨,毛俐慧,邹清成,曹雪蕊
    2021, 50(03): 203-20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7
    摘要 ( )   PDF(288KB) ( )  
    依据姜黄属(Curcuma)花卉育种目标,对16份姜黄属植物的11个数量性状及7个质量性状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姜黄属植物表型性状复杂多变,供试材料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6.70%~95.44%,叶片主脉绿色,上苞片藕粉或玫红色,晕斑绿色,唇瓣紫色和旗瓣白色为姜黄属典型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9个重要观赏性状归于3个主成分中。根据表型性状各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供试16份种质被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11个品种均为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其中‘清迈粉’的上苞片面积最大,观赏性最突出,但株型偏小。第Ⅱ类群4个品种,花型花色极具特色,株型更大,抗性强,以所罗门姜黄(C. soloensis)表现最优。第Ⅲ类群的女皇郁金(C. petiolata)生长势最为强健。在三个类群之间开展杂交育种有望获得兼具观赏性和生长势的后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汉中天坑群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胡 义,唐 力,张 瑜,王 鹏,李修成,王 研,唐 玉
    2021, 50(03): 208-21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8
    摘要 ( )   PDF(567KB) ( )  
    对陕西汉中典型天坑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在系统收集天坑周边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汉中天坑群区域有被子植物940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73种。该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兼具热带成分,展示了明显的由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且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天坑群已发现30种珍稀濒危植物,是现存珍稀濒危植物的“避难所”。该研究对探究天坑群地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天坑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胡佳玉,谭成江,姚正明,张宪春
    2021, 50(03): 216-22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09
    摘要 ( )   PDF(274KB) ( )  
    本研究通过野外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鉴定,以及文献资料整理,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76属237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双盖蕨属(Diplazium)、卷柏属(Selaginella)、凤尾蕨属(Pteris)。(2)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广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态类型以阴生植物和土生植物居多。(3)与其他地区的区系比较显示,茂兰与广西花坪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依次是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和云南马关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中山市薇甘菊地理分布及适生区预测
    陈志云,马红岩,王 玲,李东文,谢德志,莫 羡,孔达卿
    2021, 50(03): 222-2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10
    摘要 ( )   PDF(398KB) ( )  
    通过实地踏查,收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广东中山市的分布情况,绘制薇甘菊在中山市的分布图,并利用MaxEnt模型,对薇甘菊实际分布点的环境变量进行定量分析,预测出当前气候下薇甘菊在中山市的适生区。结果表明,中山市所辖25个镇(街道)和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均有薇甘菊分布,总体呈南多北少的态势;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8以上,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降水量变化方差、海拔、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和最暖季降水量为限制薇甘菊在中山市分布的4个最大环境变量,累积贡献率达75.5%;中山市95.40%的地区对薇甘菊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宜性,其中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分别占中山市面积的5.33%、33.56%、56.51%。综上所述,薇甘菊对中山市的入侵较为严重,扩散趋势未被遏制;MaxEnt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薇甘菊在中山市的潜在分布区,但是存在一定偏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
    王 妍,赵万义,陈再雄,李绪杰,廖文波,凡 强
    2021, 50(03): 227-23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11
    摘要 ( )   PDF(981KB) ( )  
    报道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2属——甜茅属(Glyceria R. Br.)及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2个新记录种——甜茅[Glyceria acutiflora subsp. japonica (Steud.) T. Koyama et Kawano]及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hoz) Rehder],均发现于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的发现对于研究丹霞山的区系发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效唑、康朴和阿迈速对小叶紫三角梅花期调控的效应研究
    詹福麟
    2021, 50(03): 231-23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12
    摘要 ( )   PDF(257KB) ( )  
    以盆栽小叶紫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 ‘Sanderiana’ )为供试品种,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康朴、阿迈速对其花期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小叶紫三角梅的枝条生长影响最大,表现为抑制枝条节间伸长生长,促进花芽数量增加;阿迈速对三角梅花期调控影响效应最大,表现为促进开花、提高品质;3种药剂对三角梅的酶活性影响表现各异。小叶紫三角梅的药剂花期调控以定时花期效果为主,最优药剂组合为多效唑1.2 g·L-1+康朴1.5 g·L-1+阿迈速0.5 mL·L-1,还需配合适当的植株水分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质对多穗石柯扦插生根的影响
    王慧蕾,孙丽静
    2021, 50(03): 236-2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13
    摘要 ( )   PDF(260KB) ( )  
    为了筛选适宜的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扦插基质,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选取5种原料(园土、黄心土、泥炭土、河沙、椰糠)设置8个基质配方,并对各基质容重、总孔隙度、pH、电导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基质对多穗石柯扦插成活率、生根数量及根系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不同,多穗石柯扦插成活率、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具有显著性差异;成活率、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与基质的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相关,总孔隙度大的基质不利于多穗石柯扦插成活和根系生长,pH和电导率较低的基质中多穗石柯扦插成活率较高;基质园土:黄心土:河沙(1:1:1)最适宜多穗石柯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6.75%,其次是基质黄心土:河沙(2: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BE法的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美景度评价
    姜 杰,杨超裕,樊 晶,陈传国,陈黄礼,卢雅莉,侯中原
    2021, 50(03): 240-24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3.014
    摘要 ( )   PDF(299KB) ( )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生态景观林带景观水平的主要因子,探讨生态景观林带景观构成要素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专业、性别、学历、年龄的人群在森林审美态度上具有一致性,其评判结果能够反映森林美景度的实际情况;对53张照片评价SBE值,最大为1.4454,最小为-1.6917;对美景度影响较大的4个因子,即色彩丰富度(X6)、色泽明度(X7)、生活型(X8)、生长状况(X9),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 Y=1.902-0.346X6-0.461X7+ 0.206X8-0.584X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