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50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1-02-27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资源与分类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
    施肥对红豆树苗木生长、根系结瘤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苏石诚,韦小丽,金念情,周紫晶,邵畅畅,田雨风
    2021, 50(01): 1-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1
    摘要 ( )   PDF(415KB) ( )  
    探讨几种市售肥料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苗木各器官生长发育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培育红豆树优质苗木选用肥料提供参考。以红豆树当年生大田苗为试材,采用3种常见肥料(复合肥、缓释肥和尿素)分3个施肥水平进行施肥试验,测定苗高、地径、根系指标、根系结瘤指标、各器官生物量及N、P、K含量,对不同施肥处理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豆树苗木生长、结瘤和矿质营养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缓释肥和复合肥的处理表现为随施肥量的增加苗木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后降趋势,施尿素则表现为随施肥量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通过隶属函数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表明缓释肥30 g·m-2为最佳施肥处理,其苗高增量、各根系质量指标、各生物量指标、结瘤数量以及根、茎、叶的N、P、K含量均为最大。红豆树当年生苗木密度为50 株·m-2时,施用缓释肥(N-P-K: 30-6-7) 30 g·m-2可以有效提高红豆树的苗木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水速率和降温速率对葡萄柚种子超低温保存的影响
    杨佩儒,文 彬,赵烛芳
    2021, 50(01): 9-1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2
    摘要 ( )   PDF(325KB) ( )  
    以新鲜葡萄柚(Citrus paradise)种子为材料,使用3种脱水速率处理至约20%含水量,然后用饱和盐溶液平衡至10种不同的含水量,再进行简化的二步法超低温保存;同时,以经过15 ℃、50%相对湿度(RH)条件脱水至含水量约12%的葡萄柚种子为材料,使用程序降温仪进行5个降温速率和3个预冷温度的传统二步法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葡萄柚种子对脱水敏感,种子含水量越低,成苗率越低。而且,脱水速率越快,对种子的损伤越大,成苗率呈现75% RH>50% RH>15% RH;冷冻处理对种子有进一步的伤害,含水量6%~8%的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但脱水速率对超低温保存的种子成苗率的影响不明显。用传统二步法超低温保存葡萄柚种子,与预冷对照相比,经液氮冷冻的种子成苗率都有明显下降。在预冷对照组中,-2.5 ℃·min-1降温速率的种子成苗率最高,在冷冻保存中-0.5 ℃·min-1和-0.25 ℃·min-1的降温速率最有利于超低温保存。预冷温度从-40 ℃降至-60 ℃,未超低温处理种子的发芽率降低,但超低温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阔叶百里香鲜、干茎叶精油成分及其抑菌效果
    陈品品,马晓娟,刘 靓,吴辉煌,林金秀,蓝波妙,庄卫东
    2021, 50(01): 15-2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3
    摘要 ( )   PDF(313KB) (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阔叶百里香(Thymus pulegioides)鲜、干茎叶精油含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差异,并比较精油对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的抑制效果。鲜、干茎叶含精油率分别为0.53%、0.37%,分别鉴定出35、40种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均含有百里香酚(鲜样31.30%,干样26.82%)、麝香草酚甲醚、右旋龙脑和邻伞花烃等,只是相对含量略有差异;在抑菌实验中,百里香精油对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意大利青霉和粉红单端孢。鲜、干阔叶百里香精油的组分较为接近,相对含量略有差异;阔叶百里香精油对3种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鲜样精油的抑菌效果好于干样精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鸟屎榄果实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吕镇城,赖俊芳,李欢欢,徐良雄,彭永宏
    2021, 50(01): 21-2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4
    摘要 ( )   PDF(339KB) (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鸟屎榄(Canarium pimela)果实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从鸟屎榄中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3.30%,主要有α-蒎烯(30.17%)、对伞花烃(11.84%)、α-水芹烯(8.72%)和β-石竹烯(8.02%)等。对挥发性成分的香味物质分析发现,该果实共涵盖22种香型,其中松柏香、柑橘香和木香等香味载荷大,是构成鸟屎榄果实的主要香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资源与分类
    贵阳市10种观赏草基于AHP方法的观赏适应性综合评价
    张燕莎,欧 静,罗 钱,张智叶
    2021, 50(01): 26-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5
    摘要 ( )   PDF(312KB) ( )  
    从观赏草观赏性出发,结合与适应性和生长繁殖相关的11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贵阳市引进的10个观赏草品种进行观赏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评价指标中,观赏草的株型、叶色、耐旱性所占权重均较大(>0.1),是影响其观赏适应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评分标准后,得出10个品种的观赏性排名为火焰狼尾草、花叶蒲苇、紫叶狼尾草、矮蒲苇、新西兰亚麻、金叶苔草、粉黛乱子草、蓝羊茅、红巨人朱蕉、黄金苔草;生长适应性排名为矮蒲苇、花叶蒲苇、火焰狼尾草、紫叶狼尾草、新西兰亚麻、黄金苔草、粉黛乱子草、金叶苔草、红巨人朱蕉、蓝羊茅;最终综合评分观赏适应价值极好的(Ⅰ级>4.30分)有花叶蒲苇、火焰狼尾草;观赏适应价值较好的(Ⅱ级3.56~4.30分)有矮蒲苇、紫叶狼尾草、新西兰亚麻、粉黛乱子草、金叶苔草;观赏适应价值一般的(Ⅲ级<3.56分)有蓝羊茅、红巨人朱蕉、黄金苔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个品种樱花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胡 娜,孙玉红,张国新,陈 思
    2021, 50(01): 33-3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6
    摘要 ( )   PDF(341KB) ( )  
    为丰富北京地区樱花种植品种,选择大渔樱(Cerasus×kanzakura ‘Tairyo-zakura’)、修善寺寒樱(Cerasus×kanzakura ‘Rubescens’)、阳春(C. spachiana ‘Yoshun’)、天之川(C. serrulata ‘Erecta’)、兰兰(C. serrulata ‘Ranran’)、红华(C. serrulata ‘Kouka’)等6个品种樱花进行实验性种植。在田间观测的基础上,测定低温胁迫下根系脱氢酶活性、枝条脯氨酸含量,高温胁迫下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随着温度下降,6个品种樱花根系脱氢酶还原量、枝条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大渔樱、修善寺寒樱、兰兰在-10 ℃时脱氢酶活性与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阳春、天之川、红华在-15 ℃脱氢酶活性与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6个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不断升高。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品种间差异较大。阳春、天之川、红华在北京地区适应性良好,大渔樱、修善寺寒樱、兰兰可在小环境较好的区域栽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生根效果综合评价
    赵冰雪,周 琳,黄清俊,杨柳燕,姚建军,张永春
    2021, 50(01): 39-4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7
    摘要 ( )   PDF(373KB) ( )  
    为了筛选易生根的优良微型月季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7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的7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微型月季品种之间的生根能力存在差异,7个根系形态指标用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替,即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7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生根效果依次为:‘淑女’、 ‘红色恋人’、‘绝恋’、‘女儿红’、‘维纳斯’、‘春色’、‘灵感’,其中‘淑女’在种苗生产上采用常规扦插方法即可保证较高的插穗成活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门冬离体快繁技术
    李 林,李 扬,张明生,彭思静,吴尚浇,贾 娜,刘 智,于晓松,杨朝雄
    2021, 50(01): 46-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8
    摘要 ( )   PDF(310KB) ( )  
    以无菌萌发的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种子胚轴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其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 6-BA 1.0 mg·L-1 + NAA 0.5 mg·L-1,诱导率95.6;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1 + NAA 2.0 mg·L-1,增殖倍数为9.7;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1 + NAA 0.1 mg·L-1 + KT 0.1 mg·L-1,诱导率为91.1;适宜的壮苗培养基为MS + 6-BA 0.2 mg·L-1 + IAA 1.0 mg·L-1;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NAA 2.0 mg·L-1,生根率达84.4。本研究为构建天门冬药材产业化所需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始兴南山木本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肖家亮,吴林芳,李荣生,黄萧洒,覃俏梅
    2021, 50(01): 51-5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9
    摘要 ( )   PDF(285KB) ( )  
    为了研究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3个1 hm2的典型植物群落样地,并对其物种组成、多样性、径级结构、生物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木本植物193种,隶属于60科115属,其中中海拔样地的物种数最多,为127种,隶属于44科80属,不同样地的优势树种存在差异,优势科主要是壳斗科、樟科。(2)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在不同样地间有差异,均随海拔升高呈现降低趋势。(3)高、低海拔区域的群落径级结构主要为小径级(Ⅰ级)个体,而中海拔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径级结构以Ⅰ级为主,Ⅱ、Ⅲ 径级树木个体为辅,径级结构更加合理。(4)不同样地的木本植物根、主干、枝、叶生物量有明显变化,随海拔升高呈现升高趋势。该研究为始兴南山保护区的森林合理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产力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Ⅹ
    安 昌,朱艺耀,上官振华,上官容卿,杨成梓
    2021, 50(01): 57-6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0
    摘要 ( )   PDF(394KB) ( )  
    报道福建省新分布记录植物 4 种,即萝藦科的祛风藤[Biondia microcentra (Tsiang) P. T. Li]、姜科的四川山姜(Alpinia sichuanensis Z. Y. Zhu)、菊科的田基黄[Grangea maderaspatana (L.) Poir.]、茅膏菜科的长柱茅膏菜(Drosera oblanceolata Y. Z. Ruan)。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标本馆(FJTCM)及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Ⅺ
    李 欣,孙美莲,刘小芬,叶须钦,吴爱琴,安 昌,杨成梓
    2021, 50(01): 61-6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1
    摘要 ( )   PDF(378KB) ( )  
    在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在东山、寿宁、浦城等地陆续发现福建省新记录植物5种,即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琉球乳豆(Galactia tashiroi Maxim.)、三裂叶豇豆[Vigna trilobata (L.) Verdc.]、红毛过路黄(Lysimachia rufipilosa Y. Y. Fang et C. Z. Zheng)、浅裂沼兰[Crepidium acuminata (D. Don) Szlachetko],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标本馆(FJTC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5种维管植物新记录
    毛志伟,汪 韬,史志远,侯学良
    2021, 50(01): 65-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2
    摘要 ( )   PDF(378KB) ( )  
    报道福建5种新记录植物,即峨眉繁缕(Stellaria omeiensis C. Y. Wu & Y. W. Tsui ex P. Ke)、小叶干花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 ex Z. Wei)、腺叶腺柳(Salix glandulosa Seemen var. glandulifolia C. Wang & C. Y. Yu)、疏裂凤尾蕨(Pteris finotii Christ)、刺齿贯众[Cyrtomium caryotideum (Wall. ex HK. et Grev.) Presl]。凭证标本存放于厦门大学植物标本室(AU)。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被子植物新记录属种
    朱艺耀,林玉麟,马 良,杨成梓
    2021, 50(01): 69-7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3
    摘要 ( )   PDF(909KB) ( )  
    报道福建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属——球子草属(Peliosanthes Andr.)和新记录2种,即百合科(Liliaceae)大盖球子草(Peliosanthes macrostegia Hance)和花柱草科(Stylidiaceae)花柱草(Stylidium uliginosum Swartz),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濒危植物光叶蕨在四川峨眉山的地理分布新记录
    李小杰,李策宏,卫 然,张宪春
    2021, 50(01): 72-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4
    摘要 ( )   PDF(514KB) ( )  
    报道四川省峨眉山地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 (Ching) X. C. Zhang & R. Wei]的新分布记录及其野外生存环境和现状。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PE)。论述了目前光叶蕨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苔藓植物一新记录属——梨蒴藓属
    廖瑜俊,金民忠,侯建花,赵昌高,林 坚,许元科,任昭杰
    2021, 50(01): 75-7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5
    摘要 ( )   PDF(241KB) ( )  
    通过对采自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首次发现梨蒴藓属(Entosthodon Schwägr.)和钝叶梨蒴藓(Entosthodon buseanus Dozy & Molk.)在浙江的分布。文中描述钝叶梨蒴藓的形态特征,绘制墨线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中国特有的虎颜花属植物研究进展
    陶文琴,罗宇谦,陈 涛,郑 艳,黄华章,缪绅裕
    2021, 50(01): 78-8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16
    摘要 ( )   PDF(299KB) ( )  
    通过文献考证及部分产地的野外考察,对中国特有的虎颜花属(Tigridiopalma C. Chen)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应用价值、产地与生境、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自1931年在广东信宜首次采到标本和1979年命名虎颜花(T. magnifica C. Chen)、成立虎颜花属以来,至今分别有90年和42年的历史,其分布区范围从最初的广东信宜、阳春等地,扩展到广东高州市,乃至广西金秀县、贵州黎平县、印江县等地,基本位于粤西或更西北;新近有学者在粤东龙门发现虎颜花属新种——无翅虎颜花(T. exalata S. J. Zeng, Y. C. Xu & D. F. Cui),其野生种群略大于粤西的虎颜花。虎颜花属植物濒危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和破坏是主因。对其资源的保护应加强宣传教育、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