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5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1-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植物保护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
    台湾香檬果皮川陈皮素分离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谷 乐,刘韶松,何丽娟,沈瑞池,黄珺梅
    2021, 50(02): 83-8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1
    摘要 ( )   PDF(370KB) ( )  
    以台湾香檬(Citrus depressa)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川陈皮素并用高效液相分离鉴定,探讨台湾香檬果皮川陈皮素的抗肿瘤活性。采用MTT法检测川陈皮素对肺癌、肝癌、卵巢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采用双染法检测川陈皮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台湾香檬果皮川陈皮素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广谱抑制作用,并能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品种油甘子果实营养成分评价
    魏文华,谭仕俊,周伟超,许祝莨
    2021, 50(02): 88-9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2
    摘要 ( )   PDF(245KB) ( )  
    为系统分析评价不同品种油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果实的营养品质,以‘赤皮’‘玻璃油甘’‘东坑甜’‘饼甜’‘六月白’和‘马蹄甜’6个品种油甘子果实为材料,测定7项营养成分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油甘子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均较高;维生素C与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认为‘赤皮’和‘玻璃油甘’2个品种可作为油甘子丰产林建设的优良栽培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茅精油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辉祥,黄小芹,潘 磊,施 宇,叶镔姬,丁弘扬,李永裕
    2021, 50(02): 92-9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3
    摘要 ( )   PDF(258KB) ( )  
    选用产自福建厦门的香茅(Cymbopogon nardus),测定香茅精油对白色粘性沙雷氏菌、红色粘性沙雷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紫色杆菌等6种菌的抑菌活性,并利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法研究香茅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鲜香茅精油的平均提取率为0.29,对6种供试菌种都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紫色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且香茅精油有极高的清除ABTS.+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证明香茅精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及强抗氧化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采收期雷公藤甲素测定及其动态积累
    袁玉虹,孙 艳,郑郁善
    2021, 50(02): 96-1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4
    摘要 ( )   PDF(296KB) ( )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雷公藤根、茎、叶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含量,掌握雷公藤甲素的动态积累。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浓度在7.75~25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雷公藤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值为1.578%,该方法回收率较好。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存在一定差异,不同部位甲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根、茎,雷公藤叶片具有资源开发利用潜力。7~8月采收的雷公藤叶片甲素含量最高,11~12月雷公藤根部甲素含量达最高。雷公藤不同器官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研究结果为雷公藤人工采收、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茶扦插生根的生化特性
    叶小萍,黄永芳,谭 莎,李孟南,戴秋月
    2021, 50(02): 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5
    摘要 ( )   PDF(216KB) ( )  
    以4年生‘岑软2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不同时间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双峰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显著提高,说明其促进油茶插穗生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辽宁省三级保护植物木根黄芩考证及其与京黄芩比较形态学研究
    李丁男,王 欣,张淑梅
    2021, 50(02): 106-11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6
    摘要 ( )   PDF(335KB) ( )  
    木根黄芩(Scutellaria planipes Nakai et Kitag.)是唇形科黄芩属(Scutellaria L.)多年生草本,目前仅发现在辽宁省凌源市境内有零星分布,被辽宁省列为三级保护植物。该种发表于1934年,但《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均将其定为京黄芩(Scutellaria pekinensis Maxim.)的异名。为了阐明二者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木根黄芩的原始文献、模式标本、模式产地、历史分布区及现今发现地进行考证,其次对二者进行差异比较研究,认为木根黄芩与京黄芩无论在分布范围和生境上,还是在宏观外部形态和微观花粉粒形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确定木根黄芩为独立种,同时还对木根黄芩的果实进行形态补充描述。本文确定木根黄芩独立种的地位,对保护野生木根黄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样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水肥处理下尾叶桉无性系生长性状研究
    杨会肖,徐 放,杨晓慧,廖焕琴,张卫华,潘 文
    2021, 50(02): 111-1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7
    摘要 ( )   PDF(283KB) ( )  
    以9种水肥处理的31个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无性系为试材,人工控制水肥18个月后对其树高、地径、枝下高、1/4树高直径、2/4树高直径、3/4树高直径和树皮厚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Duncan多重比较和主成分,同时对优良无性系进行评选。结果显示,尾叶桉无性系生长性状存在较大变异,枝下高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0.78%,地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2.46%,表明尾叶桉不同无性系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尾叶桉无性系在不同水肥处理下苗木的树高、地径、树皮厚、1/4树高直径、2/4树高直径和3/4树高直径总体上差异显著,所有无性系在处理组合32、33下表现较优。6个性状可以综合为3个主成分,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依据树高、树皮厚和地径的基因型值综合评选表现较好的无性系为30、7、1、29、20和6,平均遗传增益较整体水平分别提高10.73 cm、0.02 mm和0.83 mm,增幅达5.29%、6.38%和2.2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遮荫对彩叶植物矾根夏季适应性表型的影响
    周 佳,宋丽莉
    2021, 50(02): 118-12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8
    摘要 ( )   PDF(296KB) ( )  
    以彩叶植物矾根(Heuchera micrantha)‘蜜桃’(‘Georgia Peach’)、‘小珍珠’(‘Petite pearl fairy’)、‘花毯’ (‘Tapestry’)为材料,研究不同遮荫处理对矾根观赏特征、高温半致死温度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荫条件下,三个矾根品种株高增加、叶面积变大、花序变长、开花推迟,‘蜜桃’和‘小珍珠’花期延长,‘花毯’花期缩短。遮荫引起‘蜜桃’和‘小珍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上升,花色素苷含量明显下降,叶色由红、紫色向灰绿色转变,叶片彩化度下降;‘花毯’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均随遮荫度增加显著上升,其叶色由浅绿转为深绿,叶脉紫红色加重,彩化度提高,观赏性增强。随着遮荫度提高,三个矾根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明显升高,成活率显著上升。相关性分析表明,三个矾根品种的成活率与最高气温、最大光强、气温、光强分别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以及该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光强是引起‘蜜桃’成活率下降的关键因素,‘小珍珠’的成活率主要取决于高温半致死温度,‘花毯’的成活率主要受极端高温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瘿椒树群落特征及保护策略
    王 倩,陈京锐,熊 勇,刘忠成,刘蔚秋,廖文波
    2021, 50(02): 125-1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09
    摘要 ( )   PDF(408KB) ( )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典型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4科78属104种;(2)群落中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泛热带分布次之,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群落;(3)对立木层进行重要值分析显示,钩锥(Castanopsis tibetana)、瘿椒树、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是群落优势种;(4)径级与高度级分析显示,瘿椒树种群处于衰退阶段,但占据了顶层空间,具有竞争优势,整体状态稳定;(5) Raunkiaer频度关系为A>B>D>C>E,符合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规律;(6) α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65,Pielou均匀度0.73。本文调查的官山瘿椒树群落是官山地区少数的几个瘿椒树群落之一,群落多样性较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瘿椒树种群整体处于衰退型,未来宜采用就地或迁地方式开展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花壮壮,芦建国,周贝宁
    2021, 50(02): 133-1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10
    摘要 ( )   PDF(356KB) ( )  
    为深入了解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资源,对南京紫金山展开苔藓植物野外调查,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间关系。结果表明,调查中共记录苔藓植物23科37属65种,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优势科(≥6种),绢藓属(Entodon)、青藓属(Bra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和真藓属(Bryum)为优势属(≥4种);苔藓植物生境以土生为主,树生较少;苔藓植物生活型以交织型和丛集型为主,占比分别达46.15%和35.38%;苔藓植物区系以温带和东亚成分为主,区系成分呈现明显过渡性;CCA排序结果表明,湿度、坡向和海拔是影响该区域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番茄采后病菌鉴定及肉桂精油的抑菌分析
    蔡锦玲,蓝波妙,陈品品,姚 文,林 涛
    2021, 50(02): 140-14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11
    摘要 ( )   PDF(448KB) ( )  
    以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为试材,利用rDNA-ITS扩增测序技术鉴定自然发病番茄果实中分离的8种形态特征相异的菌株,并分析肉桂精油对采后病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成分。结果表明,采后病原菌可归为5大类:枝孢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灰葡萄属和聚端孢属;肉桂精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为粉红单端孢菌、链格孢菌、扩展青霉菌、芽枝状枝孢菌、灰葡萄孢菌;抑菌圈试验中,粉红单端孢菌最为敏感,而芽枝状枝孢菌敏感度较弱;肉桂精油的75%成分具有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厦门红棕象甲虫情分析及防治对策探究
    李 岩
    2021, 50(02): 147-15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12
    摘要 ( )   PDF(390KB) ( )  
    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诱捕、室内药效表现以及实地园区防治效果探究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内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发生情况、危害特点并提出有效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红棕象甲在厦门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发生2~3代,各虫态均可作为越冬虫态,主要危害期3~11月,诱捕成虫高峰期4~6月;幼虫室内药效表现中45%啶虫·杀虫单效果最好,70%吡虫啉和1.1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次之;成虫室内药效表现,1000倍液条件下45%啶虫·杀虫单效果略好于16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和70%吡虫啉;2000倍液条件下8000 IU·μL-1苏云金杆菌效果最好,其次是4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新引种苗木的检疫检查和处理,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自身树势、减少内部消耗、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利用多种施药设备,通过挂包法、根施法、喷雾法等化学药剂防治,可有效减少受害植株和降低虫口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观赏植物蓝色花形成的机制
    李瀚纯,张大生,刘青青,刘凤栾,刘卓星,熊 磊,安向婕,田代科
    2021, 50(02): 155-1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2.013
    摘要 ( )   PDF(303KB) ( )  
    在观赏植物中,蓝色系的花卉属于较为罕见的种类,也是花卉育种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对蓝色花卉的花青素代谢途径,影响蓝色花卉形成的核心色素种类,花青素转运方式,花青素在液泡中的积累,花青素的共价修饰,分子间辅色作用,金属离子和液泡pH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以期为培育新的蓝色花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