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49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0-12-3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资源与分类
    专题综述
    本草图经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云南常见药用石斛DNA条形码筛选
    徐素素,高 静,陈军文,刘祥宇,张敬丽
    2020, 49(06): 411-41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1
    摘要 ( )   PDF(493KB) ( )  
    选择云南省内常见的12种药用石斛,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筛选其适用的DNA条形码序列。以12种药用石斛共36个样品为材料,提取样品总DNA,对核基因片段ITSITS2、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matK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下载部分石斛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条序列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4条序列没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但ITS序列与ITS2序列的种内和种间重叠部分较少,有偏向两端的趋势;系统发育树显示,ITSpsbA-trnH序列能成功区分12种云南常见的药用石斛,ITS2序列未能区分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nu)和矮石斛(D. bellatulum),matK序列仅区分6种石斛。建议以ITSpsbA-trnH序列作为云南药用石斛鉴定序列,为药用石斛的种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方红豆杉产IAA内生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脂肽类化合物研究
    董蒙蒙,袁 博,徐玲霞,曹小迎,蒋继宏*
    2020, 49(06): 420-4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2
    摘要 ( )   PDF(400KB) ( )  
    通过组织研磨法对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新鲜组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质谱测定菌液提取物IAA含量,利用HPLC-TOF-MS对提取物脂肽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合数据库筛选菌株产脂肽类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从南方红豆杉根茎叶中共分离鉴定出内生细菌31株,筛选出产IAA菌株20株,其中编号为KLBMPTC10的芽胞杆菌属菌株产IAA含量高达210.3955 μg·L-1。在对产IAA菌株所产脂肽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发现,菌株KLBMPTC10是所有产IAA内生细菌中脂肽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其产Iturin A2相对含量为26.06%,明显优于其他产IAA菌株。芽胞杆菌属菌株KLBMPTC10同时具备高产IAA和脂肽类化合物的能力,可作为研究菌株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薄荷和罗勒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保肝活性研究
    李 煊,梁 诗,黄 雯,许传俊,明艳林
    2020, 49(06): 427-4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3
    摘要 ( )   PDF(420KB) ( )  
    采用国际常用的ABTS和DPPH方法评价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和罗勒(Ocimum basilicum)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选用HepG2细胞,通过乙醇诱导损伤,构建体外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评价薄荷和罗勒提取物的保肝效果。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薄荷醇提物、薄荷水提物、罗勒醇提物、罗勒水提物,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70.42 μg·mL-1、75.77 μg·mL-1、354.87 μg·mL-1、451.53 μg·mL-1。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薄荷醇提物、罗勒醇提物、薄荷水提物、罗勒水提物,EC50值分别为9.04 μg·mL-1、18.03 μg·mL-1、22.18 μg·mL-1、36.88 μg·mL-1。薄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整体优于罗勒提取物,醇提物抗氧化能力优于水提物。酒精性肝损伤细胞活性检测表明,5、10、20、50 μg·mL-1薄荷水提物、薄荷醇提物和罗勒水提物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乙醇诱导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具有一定的保肝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闽南常见榕属汤料植物提取物的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王 可,吴意红, 刘顺治,范世明,丘鹰昆
    2020, 49(06): 433-43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4
    摘要 ( )   PDF(642KB) ( )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闽南常见桑科榕属草药粗叶榕(Ficus hirta)、天仙果(F. erecta var. beecheyana)、薜荔(F. pumila)、变叶榕(F. variolosa)不同药用部位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浓度分别为200 μg·mL-1、 100 μg·mL-1,记录给药后48 h、96 h鱼的死亡率,并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胚胎畸形率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上述桑科榕属植物根、茎、叶、果等不同药用部位的水提取物在200 μg·mL-1剂量下是低毒或无毒的,对斑马鱼胚胎无不良影响,反而具有促进胚胎生长的作用,但高剂量醇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粗叶榕叶,天仙果茎、叶及变叶榕叶导致斑马鱼胚胎尾部畸形,薜荔叶、果醇提取物处理出现明显心包水肿现象。上述药材作为传统的汤料材料使用是安全无毒的,但用作药酒原料使用时应注意使用剂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耿文慧,卢绍基,明艳林
    2020, 49(06): 438-4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5
    摘要 ( )   PDF(362KB) ( )  
    采用硫酸-苯酚法、AlCl3比色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叶、茎中多糖、黄酮、生物碱含量,通过DPPH和ABTS清除实验评价铁皮石斛花、叶、茎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茎>花>叶,黄酮含量花>叶>茎,生物碱在各个部位分布均较少。其中茎的多糖含量可达23.92%,花中黄酮含量可达1.847%。抗氧化能力评价表明,铁皮石斛花水提物、茎醇提物、花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410.4 μg·mL-1、454.1 μg·mL-1、573.2 μg·mL-1;铁皮石斛茎醇提物、花醇提物、花水提物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好,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61.1 μg·mL-1、62.2 μg·mL-1、103.0 μg·mL-1。铁皮石斛花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叶和茎,醇提物抗氧化能力优于水提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产地鼠曲草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ICP-MS分析
    林洁琼,蔡 葵,苏艺萍,李 煌,叶向丽
    2020, 49(06): 443-44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6
    摘要 ( )   PDF(269KB) ( )  
    建立不同产地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中9种微量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样品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射频功率1000 W;雾化器流量0.88 L·min-1;辅助气流1.2 L·min-1;冷却气流量12.0 L·min-1;重复3次。结果表明,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65~1.0000,方法检出限为0.0011~0.0734 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0.0%~20.9%(n=3)。该方法干扰少、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适用于鼠曲草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闽产鹿角草中总黄酮与木犀草素含量分析
    黄巧婷,陈舒婷,黄益海,刘小芬*
    2020, 49(06): 447-45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1.01.007
    摘要 ( )   PDF(312KB) ( )  
    考察闽产鹿角草(Glossocardia bidens)中总黄酮与木犀草素含量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水平。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含量。结果表明,17批闽产鹿角草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879 mg·g-1,含量前三位的样品来源地分别为惠安县的安固村(50.986 mg·g-1)、浮山村(42.242 mg·g-1)、后曾村(41.076 mg·g-1),含量最低的样品来源地为惠安县南山村(18.096 mg·g-1);17批闽产样品中木犀草素平均含量3.695 mg·g-1,含量前三位的样品来源地分别为东山县铜陵镇市售品4(12.500 mg·g-1)、东山县澳角村(9.720 mg·g-1)、惠安县安固村 (9.071 mg·g-1),含量最低的样品为东山县铜陵镇市售品2(0.473 mg·g-1)。综合考虑总黄酮与木犀草素含量,所采样品中惠安县安固村鹿角草质量最优,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金线莲颗粒成型工艺
    汤须崇,卢绍基,明艳林,邓爱华,牛文静
    2020, 49(06): 452-45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8
    摘要 ( )   PDF(449KB) ( )  
    以填充剂种类、辅料配比、原料用量、干燥温度和黏合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合格率、溶化性、吸湿性和感官评价的总评归一值(OD)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优选金线莲颗粒剂最佳成型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成型工艺为辅料乳糖:糊精=3:1,原料药比例7.01%、干燥温度50 ℃,按此方案进行试验,预测颗粒成型率87.18%,吸湿率8.22%,溶化时间34.95 s,感官评价81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金线莲颗粒的成型工艺结果可靠,可为金线莲颗粒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朝鲜蓟提取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汤须崇,卢绍基,明艳林,邓爱华,牛文静
    2020, 49(06): 458-46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09
    摘要 ( )   PDF(379KB) ( )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朝鲜蓟(Cynara scolymus)提取物颗粒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原料与辅料配比、原料药比例、乙醇浓度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合格率、溶化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颗粒合格率、溶化时间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成型工艺为乳糖:糊精=3:1,乙醇浓度60%,原料药比例7.0%,干燥温度50 ℃。按此方案进行验证实验,颗粒性状良好,颗粒合格率为91.45%,含水量4.90%,减失重量不超过2.0%,溶解时间85.67 s,均符合2020年中国药典有关规定。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颗粒剂制备工艺稳定、简便易行,为朝鲜蓟提取物的剂型开发及工业化生产颗粒剂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资源与分类
    大蓟紫外光谱鉴别特征的初步研究
    张家源,王晓宇,毕琴琴,刘智勇,车苏容
    2020, 49(06): 464-4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0
    摘要 ( )   PDF(399KB) ( )  
    为了研究大蓟(Cirsium japonicum)紫外光谱的显著鉴别特征,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大蓟,采用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自采大蓟和市售18批不同厂家商品大蓟在无水乙醇、氯仿及石油醚溶剂中紫外特征差异,并采用主峰值(含肩峰值)及主谷值的均值加方差归纳比较特征。结果表明,自采大蓟在无水乙醇溶剂中表现为“谷—峰—谷—峰”,即在273±3 nm、326±2 nm处的峰值和250±2 nm、298±1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氯仿溶剂中,表现为“峰—谷—峰”,即在245±3 nm、273±4 nm处的峰值和260±3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石油醚溶剂中表现为“肩峰—谷—峰”,即在233±3 nm处的肩峰、265±5 nm处的峰值和257±5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紫外光谱的峰谷特征可用于大蓟鉴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维液相色谱识别黄果野鸦椿及其原变种
    黄怡晴,邢 云,刘顺治,范世明,蔡邦平,丘鹰昆
    2020, 49(06): 469-47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1
    摘要 ( )   PDF(356KB) ( )  
    运用在线二维液相色谱对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及其变种黄果野鸦椿(E. japonica var. wupingensis)的果皮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果野鸦椿及其原变种的RPLC×RPLC二维色谱分析图谱较为相似,但仍有部分成分存在差异,进一步采用中心切割二维色谱定位了黄果野鸦椿及其原种的3个差异成分,为二者的化学鉴别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归及其混淆品独活、欧当归的紫外鉴别
    车苏容,张家源,张秋梅,罗元珍,黄泽豪
    2020, 49(06): 473-47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2
    摘要 ( )   PDF(259KB) ( )  
    为寻找当归及其混淆品独活、欧当归的紫外吸收光谱鉴别特征,采用紫外谱线组法对三者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归和独活在四种极性溶剂中均存在明显差异,而当归和欧当归仅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溶剂中鉴别差异显著。紫外谱线组法可以鉴别当归及其混淆品独活、欧当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在福建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苏海兰,郑梅霞,陈 宏,单寄坪,朱育菁
    2020, 49(06): 477-48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3
    摘要 ( )   PDF(323KB) ( )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种植重楼存在资源混杂及可借鉴文献少等的问题,本文对搜集的120份重楼种质资源在福建省的物候期、病害发生和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并对生长较好的资源采用HPLC法对重楼皂苷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权重评分法开展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搜集到的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重楼资源在福建省的生育期不完整,物候期及农艺性状等指标较差,而另外有49份表现良好的为七叶一枝花资源,其中符合《中国药典》重楼皂苷含量的占55%。七叶一枝花资源的病害、农艺性状和重楼皂苷含量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南方低山丘陵区种植重楼应选择当地或相似经纬度及地形地貌地区的七叶一枝花优异资源。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评价,是以适应性、有效成分及农艺性状为主成分来进行权重评分,总得分越高则适应性越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夷山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民间传统应用分析
    吴爱琴,李 欣,李云麟,杨成梓,黄旭东,张家源,王 乐,庄怡雪,孟 静
    2020, 49(06): 485-48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4
    摘要 ( )   PDF(294KB) ( )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采集调查、民间走访及传统集市访查等方法,对武夷山市药用植物资源和民间传统用药的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武夷山市药用植物有1842种,分属于253科923属。其中,共收集到有实物的民间常用药用植物226种,整理鉴定后,明确其来源、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的有164种。武夷山市药用植物种类多,民间医药文化知识丰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生物碱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吴美芳,沈瑞池,王 杰
    2020, 49(06): 490-49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5
    摘要 ( )   PDF(343KB) ( )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尤其是天然植物中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部分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炎以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心律失常是由心脏电生理活动紊乱引起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文中综述生物碱在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开发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渣降解特性及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研究
    陈琳霞,沈纪晨,周乐玲,开国银,睢 宁
    2020, 49(06): 500-50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6
    摘要 ( )   PDF(321KB) ( )  
    中药渣是药效成分在提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药废弃物,若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不仅能充分利用其中残留的有效成分,还能解决传统药渣处理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围绕不同种类药渣的降解特性,综述其养分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探讨药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可行的处理方法,从而为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为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红花药理活性成分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刘 群,韩 冰,孙承韬,钱 骏,开国银
    2020, 49(06): 506-51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7
    摘要 ( )   PDF(346KB) ( )  
    西红花是新“浙八味”之一,卫健委2019年第8号文件将其列入药食同源类药用植物,其开发与利用涉及医药用品、保健品、食品、香料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本文调研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发明专利,对西红花应用领域的相关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初步总结,旨在为西红花药用和食用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草图经
    《本草图经》橄榄的本草考证
    陈玉燕,杨红霞,黄泽豪
    2020, 49(06): 513-5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8
    摘要 ( )   PDF(824KB) ( )  
    通过古代本草典籍及现代文献,对《本草图经》中记载的药物橄榄从植物形态、产地、功效等3个方面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本草图经》记载的橄榄以及附图“泉州橄榄”,其基原物种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Lour.) Rauesch.];《本草图经》中记载的波斯橄榄,其基原物种为橄榄科植物方榄(Canarium bengalense Roxb.);而《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橄榄,其基原物种是杜英科植物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从而基本厘清《本草图经》的橄榄品种,以及橄榄的一些混淆品种,为橄榄的实验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草图经》菜部品种特色及其临床中药学意义
    蒋诗情,黄泽豪
    2020, 49(06): 518-52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19
    摘要 ( )   PDF(287KB) ( )  
    以《本草图经》(辑校本)菜部收录的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该卷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结果表明,《本草图经》菜部收载的品种多为既可以食用,又有医疗作用的中药,苏颂在记载该类药材品种时,特别注重记录其服食禁忌、用法和制法、医方出处,从而保障临床用药的正确、安全、合理。由此可见,苏颂的学术思想对现代临床中药学有着很好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读《本草图经》序,仰苏颂本草撰述思想
    夏循礼
    2020, 49(06): 524-5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0.06.020
    摘要 ( )   PDF(232KB) ( )  
    苏颂撰述的《本草图经》是一部独具文献价值和撰述思想的本草经典。尽管《本草图经》的撰述缘起朝廷倡议和组织,药图及其经文素材来源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医药劳动人民工作,但是由苏颂“俾专撰述”的《本草图经》集中体现了他的本草撰述学术思想。研究苏颂的本草撰述学术思想,对深入发掘《本草图经》所蕴涵的宝贵文献信息、传承我国源远流长的丰富的本草医药科学和本草生活文化,具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