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5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文献计量学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烟草根系烟碱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对复合肥用量及其基肥比例的响应
    周俊成, 郭亚利, 陈发元, 张 恒, 朱 迪, 彭三喜, 高焕晔
    2022, 51(5): 331-3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1
    摘要 ( )   PDF(376KB) ( )  
    以‘云烟87’(Nicotiana tabacum ‘Yunyan 87’)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烟草专用复合肥用量(6.25 kg·667 m–2、8.25 kg·667 m–2和10.25 kg·667 m–2)和3个基肥比例(50%、60%和70%),探究烟草专用复合肥用量及基肥比例对其根系烟碱代谢关键酶ODC、ADC、MPO、PMT、QPRT活性及叶片基因NtODC、NtADC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各生育期,不同用肥量及基肥比例对烟碱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有所差异;旺长期前,不同复合肥用量及基肥比例对ODC、ADC、PMT、QPRT活性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而MPO活性随复合肥用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随基肥比例的增大呈单峰变化。现蕾后,复合肥用量高的植株ODC和MPO活性表现较好,其中较适宜的基肥比例分别为50%、60%;ADC活性则在常规复合肥用量下较好,且对于同一复合肥用量下,又以50%基肥的活性较高;而PMT活性在常规和高复合肥用量下,以70%基肥处理较好;QPRT则表现出较大差异,QPRT活性在常规复合肥下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高复合肥用量下则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强。旺长期、现蕾期的烟碱基因NtADC和NtODC表达量大致以高复合肥用量、低基肥比例处理的较高,常规施肥次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无忧花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光合响应
    徐桂红, 杨蕾蕾, 陈 朋, 李凌飞, 秦 密
    2022, 51(5): 340-34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2
    摘要 ( )   PDF(797KB) (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中国无忧花(Saraca dives)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一定光强范围内,中国无忧花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着光强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光照下又表现出光抑制现象。中国无忧花光饱和点为541.23 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0.20 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1.01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 0.0247 mol·mol–1。中国无忧花为阳生植物,对土壤水分需求较高。在饱和光强下,中国无忧花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CO2浓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中国无忧花CO2饱和点为1608.04 μmol·mol–1,CO2补偿点为 82.25 μmol·mol–1,光呼吸速率为0.94 μmol·m–2·s–1,表观羧化效率为0.0247 mol·mol–1。中国无忧花在饱和光强时具有较宽的CO2利用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棚葡萄一年两季结果枝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比较
    张雪芹, 林丽霞, 谢志南, 赖瑞云, 钟赞华, 林建忠
    2022, 51(5): 345-3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3
    摘要 ( )   PDF(467KB) ( )  
    在设施大棚内一年两季栽培模式下,比较不同品种葡萄(Vitis vinifera)的结果枝生物学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一年两季栽培模式下,‘巨玫瑰’、‘夏黑’、‘巨峰’3个品种的结果枝生物学性状和花穗数变化一致,第一季的花穗长度和果穗的串数高于第二季。第二季果实的单穗质量、单粒果重、果横径、果纵径等果实生物学性状低于第一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内在品质高于第一季。在福建省葡萄种植中,‘巨玫瑰’、‘夏黑’较‘巨峰’更适合一年两季栽培模式。应用一年两季配套关键栽培技术,能调控葡萄的产期,提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磷钾配施对烤烟苗期生长的影响
    雷 刚, 廉 云, 刘金亮
    2022, 51(5): 351-36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4
    摘要 ( )   PDF(465KB) ( )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新品种贵烟202为试材,漂浮育苗,采用N、P2O5、K2O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及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几乎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苗期生长发育特性(叶片数、茎粗、苗高、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和K2O及其配施处理对烤烟苗期的生长指标影响显著,随着烟苗生长,营养液中N浓度越高对烟苗叶片数发育的影响逐渐增加,但是P2O5和K2O浓度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N浓度越高对烟苗叶面积影响越显著,烟苗早期N浓度越高叶面积越大,随着烟苗生长,叶面积随N浓度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烟苗前期P2O5和K2O浓度对叶面积影响不大,随着烟苗生长叶面积随P2O5和K2O浓度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烟苗茎围亦随N、P2O5和K2O浓度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提高烤烟幼苗的叶片数、苗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促进烤烟幼苗生长。从上述生长指标综合来看,高浓度N和中等浓度P2O5、K2O组合处理对烤烟苗促生长效果最好,即营养液的N、P2O5、K2O浓度分别为10.50~12.00 mmol·L–1、4.50~5.25 mmol·L–1和 10.50 mmol·L–1较适宜于烤烟苗期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杉木林针叶氮磷钾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
    赖武婷, 马红岩, 张 华, 朱自飘, 莫志安, 张慧琳
    2022, 51(5): 362-36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5
    摘要 ( )   PDF(474KB) ( )  
    为探讨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杉木林叶片氮(N)、磷(P)、钾(K)含量与土壤 pH、有机质、N、P、K含量间的关系,选取公园内不同林龄、坡位的杉木林为试材,分析林龄、坡位对杉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杉木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叶N、P、K含量排序均为N>K>P,近熟林、成熟林中N含量高于中龄林,而K含量低于中龄林,P含量在不同林龄中无显著差异。不同坡位杉叶N、P、K含量排序未呈现规律性,也无显著差异,相同坡位杉叶N、P、K含量与相应坡位土壤N、P、钾含量呈现较高的一致性。不同林龄杉叶N:P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递增,N:K、P:K随着林龄增加先升后降;中龄林杉叶N:P与成熟林差异显著,中龄林杉叶N:K、P:K与近熟林差异显著;不同林龄及坡位杉木叶片的N:P均小于14,试验区杉木生长受N限制,未受K限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杉叶全P与其全N、全K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杉叶N、P、K均呈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杉叶N、P、K含量均为正相关,土壤N、P、K含量与杉叶中对应元素的含量均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德市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
    谭俊杰, 黄华蓉
    2022, 51(5): 368-37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6
    摘要 ( )   PDF(739KB) ( )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英德市公益林进行森林质量评价,根据生产力状况、林分稳定性、土壤条件三个准则层筛选出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郁闭度等9项指标,建立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英德市公益林质量综合质量等级为良,生产力状况较优。公益林整体龄组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而生态效益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面积占比较低,各龄组公益林综合森林质量随龄组成熟度的提高而上升。从评价指标权重来看,生产力状况是评价公益林质量的最重要指标;郁闭度、森林群落结构、枯枝落叶厚度是评价生产力状况、林分稳定性、土壤条件对公益林影响的重要因子。在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中,建议对公益林的森林结构进行优化,对林种、龄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尽量不改变现有植被盖度和郁闭度的前提下,适当间伐、补植、补造,提高林木质量,同时对公益林长期连续性监测,掌握公益林质量状况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未来公益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绣球花栽培基质筛选研究
    康凯丽, 涂继红, 梁玉婷, 余劲夫, 王 朴
    2022, 51(5): 374-37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7
    摘要 ( )   PDF(479KB) ( )  
    以泥炭土、松鳞、木薯渣、蚯蚓粪按照不同体积比混配成5种基质,以种植土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绣球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基质配比为木薯渣:泥炭土=75:25(V/V)时绣球花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积累、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显示,木薯渣:泥炭土= 75:25(V/V)基质的综合得分最高,即在该混合基质中绣球花扦插苗的生长状况最佳。相关性分析显示,绣球花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干重与基质的EC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基质的孔隙比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对基质EC值及孔隙度的调控,更有助于绣球花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河源大桂山野生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龚圆辉, 李铨年, 黄久香, 赵晓勤, 陈晓熹
    2022, 51(5): 380-3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8
    摘要 ( )   PDF(519KB) ( )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及文献收集,对广东河源大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0科679属1416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64属129种,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被子植物148科610属1280种,且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属的组成较为分散。(2)该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在科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8个分布区类型及8个变型,蕨类植物有9个分布区类型;在属级水平上,种子植物有14个分布区类型及15个变型,蕨类植物有9个分布区类型。(3)将大桂山与广东省内3个相邻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河源大桂山的植物区系综合指数最高,种系分化度处于第二位,说明该保护区植物相对丰富,应当给予更严格的保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被子植物3个新记录种
    蒋媛媛, 刘忠成, 彭秀丽, 赵万义, 廖文波
    2022, 51(5): 389-39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09
    摘要 ( )   PDF(445KB) ( )  
    报道广东省被子植物3个新记录物种,分别是莎草科疣果飘拂草[Fimbristylis dipsacea var. verrucifera (Maxim.) T. Koyama]、山茶科毛籽短蕊茶(Camellia pilosperma S. Y. Ling ex Chang)、兰科艳丽菱兰[Rhomboda moulmeinensis (E. C. Parish & H. G. Reichenbach) Ormerod],丰富了广东省植物资源资料,对开展植物区系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膜蕨科一新记录属——毛边蕨属
    赵聪奇, 吴 琰, 赵万义, 丁雪松, 徐国良
    2022, 51(5): 394-3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10
    摘要 ( )   PDF(205KB) ( )  
    在调查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时,发现江西省蕨类植物新记录属、种各1个,即毛边蕨属(Didymoglossum?Desv.)和单叶假脉蕨[Didymoglossum sublimbatum (Müller Berol.) Ebihara & K. Iwats.],并讨论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叶脉标本简单制作方法及基于Image J软件的叶脉图像分析
    全昌彬, 姚玉仙, 莫光友
    2022, 51(5): 397-40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11
    摘要 ( )   PDF(643KB) ( )  
    采用5%氢氧化钾沸水浴对12种植物叶片进行处理,结合超声波清洗使叶肉及表皮脱离,经漂白、染色制成叶脉标本。使用数码相机及显微镜对标本进行成像,利用Image J软件MINA工具宏的分析步骤对图像进行分析,测定12种植物叶脉的密度、分支密度、交点密度、端点密度,并通过手动追踪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得清晰完整的叶脉网络结构图,并且可以运用Image J软件MINA工具宏的分析步骤对叶脉进行分析。与传统的氢氧化钠组织透明法比较,该方法处理时间短,叶脉网络结构完整清晰,用Image J软件可准确测量叶脉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计量学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可视化分析
    赵永菊, 欧阳胜男, 铁烈华, 崔 雍, 段洪浪
    2022, 51(5): 405-4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5.012
    摘要 ( )   PDF(409KB) (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未来全球干旱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还会继续增加,这将进一步制约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很多研究发现养分添加会影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但是缺乏文献追踪和可视化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R语言的Bibliometric包对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搜集的关于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008~2021年间,关于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论文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特别是2018年以来增长最快。该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3篇),而且各机构间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论文大多发表在农业、林业领域期刊,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Agronomy-Basel,H指数最高的是Global Change Biology。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有“drought”“climate change”“fertilization”“nitrogen”“yield”以及“water use efficiency”等。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在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一系列研究中,国内外科研人员重点关注植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植物生理动态过程。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预测养分添加影响植物干旱响应的机制将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