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68份三角梅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倍性
    陈宜木,周 群,钟颖颖,张万旗,李可威,林悦其
    2022, 51(6): 417-42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1
    摘要 ( )   PDF(750KB) ( )  
    以国内外收集的54份三角梅(Bougainvillea)资源和14份实生种质为材料,选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内参,采用流式细胞术估测三角梅基因组大小,并以二倍体品种为对照,计算三角梅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1) 所选用的内参与待检测样品的最高值能完全分开,没有重叠峰,峰型比较清晰集中,可以对三角梅基因组大小进行有效估测。(2) 供试材料中有34份二倍体,基因组大小为2.48~2.86 Gb;有28份三倍体,基因组大小为3.65~4.22 Gb;有5份四倍体,基因组大小为4.98~5.12 Gb;另外,‘大金边杨梅’为2X、4X、6X混倍体。利用流式细胞法鉴定三角梅染色体倍性可缩短鉴定时间,提高鉴定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花秋海棠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梁晓莉,王 宁,周志雄,王龙远,吴 伟,郭 微,郭乐东,吴 玲
    2022, 51(6): 424-43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2
    摘要 ( )   PDF(415KB) ( )  
    香花秋海棠(Begonia handelii)是开花有香味且具有药用价值的芳香草本植物。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鲜花、冰花和鲜叶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从鲜花鉴定出63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酮类和杂环类;冰花中鉴定出 65 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萜烯类和醛类;鲜叶中鉴定出35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杂环类和酮类。与其他香花秋海棠材料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产地、生长环境和材料处理方式对植物挥发性物质有重要影响,并推断香花秋海棠冰花与其变种铺地秋海棠(B. handelii var. prostrata)的香味更为接近。冷冻保存改变了香花秋海棠的花香成分及其含量。香花秋海棠鲜花、鲜叶挥发性成分中包含β-蒎烯、芳樟醇、橙花醛等物质具有抑菌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内外环境起到净化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闽产千斤拔染料木苷及染料木素含量
    江思思,颜宝玲,张 淼,黄泽豪,刘小芬
    2022, 51(6): 434-44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3
    摘要 ( )   PDF(453KB) ( )  
    通过反相液相色谱法建立闽产千斤拔药材染料木苷及染料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一步完善千斤拔药材质量评价体系。色谱条件为Atlantis T3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10 μL。结果表明,闽产20批千斤拔药材中染料木苷含量在0~0.119 mg·g–1之间,平均含量为0.018 mg·g–1;染料木素含量在0.065~0.17 mg·g–1之间,平均含量为0.115 mg·g–1;两成分总含量在0.039~0.281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0.133 mg·g–1。福建不同产地、不同基原及来源千斤拔中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总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闽产千斤拔药材质量较稳定。该方法快速、可靠,对千斤拔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一次性基施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养分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林 力,廉 云,刘金亮
    2022, 51(6): 441-4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4
    摘要 ( )   PDF(351KB) ( )  
    为了提高烤烟种植中的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简化施肥程序,以贵烟202为试材,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大田试验,探究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一次性基施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养分积累量、养分利用率及分配率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一次性基施有利于提高烤烟大田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改善N、P2O5、K2O积累量以及N、P2O5、K2O利用率,提高烤烟移栽后35 d时根系和叶片中干物质以及N、P2O5、K2O分配比例;减施化肥比例相同时,配施2250 kg·hm–2有机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N、P2O5、K2O积累量和N、P2O5、K2O利用率高于配施750 kg·hm–2处理;配施有机肥相同时,化肥减量40%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N、P2O5、K2O积累量和N、P2O5、K2O利用率总体上高于其他化肥减量比例处理。化肥施用量减少40%,配施2250 kg·hm–2有机肥一次性基施是实现减少烤烟化肥施用量,简化施肥程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机替代和化肥减施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
    陈业臻,季京京,蒋 励,王广东
    2022, 51(6): 451-4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5
    摘要 ( )   PDF(4982KB) ( )  
    以蝴蝶兰栽培品种‘粉红豹’和‘绿如意’为试材,研究不同氮(N)、磷(P)、钾(K)比例的营养液处理对成株期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商品用花期肥料“花多多2号”(N:P:K=10:30:20)对照相比,适当提高P元素比例的营养液1号(N:P:K=10:40:20)和适当降低N元素比例的营养液3号(N:P:K=5:30:20)均能显著缩短蝴蝶兰花梗的平均萌发时间;且营养液3号在促进植株花梗伸长生长,增加开花数量,缩短开花时间,提高开花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贵州雷公山水青冈群落特征与分布格局研究
    杨礼旦,陈应强
    2022, 51(6): 459-47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6
    摘要 ( )   PDF(435KB) ( )  
    为了解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群落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制定水青冈群落的适应性保护措施,采用典型样地方法对贵州省雷公山水青冈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雷公山水青冈群落有维管植物50科77属10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种子植物47科74属100种,包含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44科71属97种。从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属的植物区系成分为温带性质。乔木层水青冈重要值(0.1702)最大,是建群种;各群系中水青冈重要值均较高,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水青冈径级从Ⅰ级到Ⅴ级都有分布,Ⅰ级和Ⅴ级数量较多,分别为63株和31株,分别占总株数的47.73%和23.48%,呈双峰形分布。水青冈种群在Ⅰ、Ⅱ、Ⅲ级幼树呈随机分布,随着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优势种青冈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其他优势种多为随机分布。水青冈群落各群系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H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雷公山水青冈群落具有自身的特点,应加强其保护及对水青冈种群、群落生态学等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评估及其分布格局——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
    杨安华,陈祝锋,谭 淦,杨沅志,胡喻华,杨锦昌,唐光大
    2022, 51(6): 474-4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7
    摘要 ( )   PDF(856KB) ( )  
    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查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以及相关文献,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调查记录,整理出新版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地理分布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57科87属164种(9变种2亚种),其中苔藓植物2科2属2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8科11属24种,种子植物46科73属137种9变种2亚种,10种为一级保护植物,13种为广东特有植物。兰科(36种)和豆科(22种)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较多,集中在红豆属(17种)、石斛属(13种)、兰属(9种)等。地理分布方面,依据保护植物种数排序,依次为粤北(126种)、珠三角(104种)、粤西(91种)、粤东(33种);粤北地区以乳源最为丰富(64种);粤西地区以信宜、阳春最丰富,分别为51种和50种;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最丰富(48种);粤东地区保护植物较少,所有县市均未超过25种。文中提供的2021年版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其分布记录,可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和森林公园的科学考察、保护地规划、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研究
    温志滔,林金帆,王楚城,缪绅裕,袁首乾,刘 闯
    2022, 51(6): 481-4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8
    摘要 ( )   PDF(1076KB) ( )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对广东罗浮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罗浮山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科60属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1科29属37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科9属10种,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14科14属15种,CITES公约附录植物5科33属50种。研究罗浮山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和保护对策,对区内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新记录
    徐国良,袁喜华,李子林,曾晓辉,胡仙华,刘 进
    2022, 51(6): 489-4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09
    摘要 ( )   PDF(4640KB) ( )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调查,发现4个江西省苔藓新记录种,即长刺带叶苔(Pallavicinia subciliata (Austin) Steph.)、粗疣鳞地钱[Marchantia papillata subsp. grossibarba (Steph.) Bischl.]、刺叶护蒴苔(Calypogeia arguta Nees & Mont.)、稀枝钱苔(Riccia huebeneriana Lindenb.),1个九连山苔藓新记录种,即褐角苔[Folioceros fuciformis (Mont.) D. C. Bhardwaj]。凭证标本保存于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省2种维管植物新记录
    汪 韬,田黎雪,舒 楠,毛志伟,何 蕾,侯学良
    2022, 51(6): 493-49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10
    摘要 ( )   PDF(3197KB) ( )  
    报道福建维管植物2种新记录,分别是金星蕨科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 parishii (Bedd.) Holtt.]和蔷薇科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 X. Nie)。此外,排除光滑悬钩子(Rubus tsangii Merrill)在福建的分布。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植物多样性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UV-B胁迫提高斜纹夜蛾对绿僵菌的抗性研究
    黄圆圆,王明慧,何丽艳,熊泽恩,陈 洁,Shaukat ALI,孟建玉,桑 文
    2022, 51(6): 497-50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11
    摘要 ( )   PDF(482KB) ( )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可作为真菌杀虫剂防治多种害虫。绿僵菌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诸多因素均可影响其侵染效果。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optera)有较好杀虫效果的绿僵菌菌株,随后分析紫外线-B (UV-B)胁迫处理的斜纹夜蛾被真菌感染后的死亡率、血细胞数量、体内吞噬作用、血浆抗真菌活性等。结果表明,UV-B前期照射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幼虫被绿僵菌侵染的死亡率。UV-B照射斜纹夜蛾幼虫0.5 h后用绿僵菌侵染处理4~8 h,免疫反应相关的指标明显增加。说明昆虫对昆虫病原真菌的敏感性受紫外线胁迫的影响,紫外线能改变昆虫体内的免疫反应,促使昆虫抵御病原真菌的侵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百香果遗传育种及栽培生产研究进展
    王翔宇,安 昌,秦 源,张文斌,苏伟强,王小媚,郑 平
    2022, 51(6): 505-51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2.06.012
    摘要 ( )   PDF(430KB) ( )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是能带动全产业链生产、创造高经济价值的优势特色果树,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华南各省区优先发展的热门果树,栽培面积持续增加。文中主要总结并介绍百香果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果实储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百香果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其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