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5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3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
    木薯高、低粉品种贮藏根生长关键期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蔡 政, 孙津梁, 刘坤行, 李有志, 樊宪伟
    2023, 52(2): 85-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1
    摘要 ( )   PDF(745KB) ( )  
    通过研究高粉和低粉木薯Manihot esculenta品种在贮藏根发育关键期(形成-膨大期)主要生理生化性质的差异及其动态变化,为木薯栽培管理和育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对高粉木薯品种‘辐选01’(FX01)和‘Kasetsart 50’ (KU50)以及低粉品种‘华南124’ (SC124)和‘9I’于种植后120、130、140、151和165 d五个时期分别取贮藏根样品,测定淀粉、可溶性糖、脱落酸(ABA)、保护酶、活性氧(ROS)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木薯皮层中始终高于淀粉储藏区;高粉品种中总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根膨大期快速增加,且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ROS及MDA含量;ABA含量呈现出高粉品种比低粉品种低的趋势。木薯低粉和高粉品种中可溶性糖的分布与其转运后合成淀粉的规律相一致,高粉品种中淀粉的积累速率始终高于低粉品种,其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ROS及MDA含量有利于木薯贮藏根中淀粉的积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桂味’荔枝一种罕见畸形果田间发生成因初探
    刘红枫, 黄 川, 陈春帆, 陈凤祥, 卢美英, 陈艳艳, 丁 峰, 卢荣清, 李叶清, 黎仿文, 彭宏祥
    2023, 52(2): 93-1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2
    摘要 ( )   PDF(651KB) ( )  
    针对广西钦州产区‘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Guiwei’果园2022年春季坐果后大量出现一种罕见的“毛笔尖”形状畸形果问题,于2022年4月(谢花时)选择灵山县4个发生畸形果较典型的‘桂味’荔枝果园及1个未发生畸形果对照果园开展田间调查分析,探讨该畸形果形成过程及原因,为荔枝安全使用外源激素促花保果提供参考。调查表明,荔枝畸形果形成从雌花分化柱头伸长即开始异常,后演变成完全无果肉空壳“毛笔尖”状畸形果,这种“毛笔尖”状畸形果不容易脱落且完全丧失商品价值;4个荔枝果园的畸形果株率为94.0%~100.0%,单株畸形果穗率20.0%~24.0%,单穗畸形果粒率60.9%~65.1%,3个指标在4个果园之间差异均不显著。4个果园于控梢促花保果期均使用含苯肽胺酸的“宝赢”产品,其他没使用过苯肽胺酸促花保果的对照果园没有畸形果发生。因此,初步认为‘桂味’荔枝在当年气候条件下成花坐果期间对苯肽胺酸比较敏感,能使雌花柱头“拉长”异常而影响授粉受精和果实发育,最终形成无食用价值的空壳畸形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遮阴对南山茶与红皮糙果茶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雪梅, 林 玮, 涂智金, 王冰清, 玄祖迎, 何建强, 田雪琴
    2023, 52(2): 101-10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3
    摘要 ( )   PDF(542KB) ( )  
    以2年生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红皮糙果茶C. crapnelliana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全光照(CK)、30%遮阴、50%遮阴和70%遮阴等处理对其生长、生物量分配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0%遮阴可显著增加南山茶幼苗株高净生长量、总生物量,其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增加,SOD、CAT酶活性及Pro含量均与CK组无显著差异,MDA含量则显著降低;红皮糙果茶幼苗则在30%遮阴下显著增加株高和地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SOD酶活性、Pro含量与CK组无差异,MDA含量显著下降。说明两种山茶属植物幼苗较适宜的光照条件为遮阴30%。此外,红皮糙果茶幼苗在50%遮阴条件下与CK组比较,虽然地径生长受抑制,但株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且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CAT活性显著增加,Pro、MDA含量显著下降,表明红皮糙果茶幼苗能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CAT酶活性和Pro含量积极应对50%遮阴的弱光环境,进行适应性生长。因此生产上及绿化应用中,南山茶幼苗对光照的需求更为严格,遮阴控制在30%;红皮糙果茶幼苗则可适应更加荫蔽的环境(50%遮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心菜9份种质萌发期耐盐性筛选及评价
    黄晓龙, 欧成川, 刘晓丽, 黎秋芬, 李真琴, 李思彤, 王俊宁
    2023, 52(2): 108-11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4
    摘要 ( )   PDF(452KB) ( )  
    选取9个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种质,用0、50、100、150、200 mmol·L-1 NaCl溶液对9份空心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11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空心菜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对部分空心菜品种萌发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盐处理对9个品种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成分分析将11个耐盐相关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509%;结合聚类分析,将9份空心菜种质耐盐性分为4种类型,三叉空心菜属于高耐盐品种,泰国空心菜和白俊柳空心菜(611)属于中等耐盐品种,揭阳种白骨柳叶空心菜、港种特白骨大叶空心菜(228)和台湾竹叶空心菜属于弱耐盐品种,白柳叶空心菜(8012)、青梗柳叶空心菜和泰美柳叶青梗空心菜属于盐敏感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陨石水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贝宁, 李刘敏, 陈发兴
    2023, 52(2): 119-12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5
    摘要 ( )   PDF(789KB) ( )  
    研究陨石水对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陨石包含植物生长必需的10种元素和2种有益元素;陨石水对豌豆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陨石煮水处理组的豌豆发芽率达79.2%,显著高于泡水处理和对照,豌豆芽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4.03%和22.13%,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23%和24.22%;陨石煮水或泡水处理均显著提高豌豆芽苗植株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总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也显著提高豌豆芽苗植株B、Fe、V、Sr、Sn元素含量。陨石煮水或泡水均能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且煮水方式对豌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果明显优于泡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气候变化下2种银胶菊属入侵植物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析
    王春晓, 刘 阳, 钟址非, 罗 真, 林希霆, 毛 玥, 王生生, 邓传远
    2023, 52(2): 125-13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6
    摘要 ( )   PDF(4455KB) ( )  
    结合多个时期CMIP6气候变量数据和两种银胶菊属Parthenium物种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分析两种银胶菊属植物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各时期模拟预测结果的AUC值均大于0.9,模型预测准确,结果可靠;影响银胶菊P. hysterophorus在中国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最湿季降雨量、最冷季平均温度、温度季节性、等温性,影响灰白银胶菊P. argentatum的主导因子为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最干月降雨量、最冷季平均温度。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银胶菊的潜在适生区在未来有扩大,灰白银胶菊潜在适生区变化不大;银胶菊潜在适生区迁移方向主要为南北方向,纬度有所变化;当前及未来银胶菊的高适生区主要在华南及西南地区,未来气候下银胶菊在华中、华东、华北都存在适生区。相对于灰白银胶菊,银胶菊在我国的入侵危害更严重,应重点关注其入侵动态,加强监测与防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苦树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李金花, 潘秀莲, 刘 秦, 魏秋兰, 朱昌叁, 陈 荣, 黄华希
    2023, 52(2): 135-1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7
    摘要 ( )   PDF(560KB) ( )  
    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苦树Picrasma quassioides群落,以分析其生境特征、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苦树群落物种组成丰富,10个样地共有维管植物85科207属255种,主要优势科为大戟科、豆科、禾本科、桑科等。苦树群落种子植物分为14个区系类型,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72.73%,具明显的热带区系特点;群落划分为4个类型,苦树在群落Ⅰ和群落IV中生长旺盛且为优势种,是苦树的理想生境。调查样地内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群落Ⅱ乔木层和灌木层的3个多样性指数均最高,群落Ⅳ乔木层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较高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低。苦树根系萌芽力强,封禁措施对苦树居群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瓣海桑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及其相关性
    张 晖, 邓 琳, 郭丹韵, 姚思彤, 陈楚民, 王炳新, 蔡文炘, 陈 平, 贺炬成
    2023, 52(2): 143-14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8
    摘要 ( )   PDF(10831KB) ( )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林土壤理化指标特征,探讨无瓣海桑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以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台山市烽火角两个不同地区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例,测定0~100 cm垂直方向上土壤总氮、总磷、pH、电导率、有机碳含量等土壤理化指标,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淇澳岛土壤的理化指标在垂直方向上总氮、总磷、含盐量、电导率、有机碳和容重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较烽火角要平缓,其中烽火角的含盐量、pH均显著高于淇澳岛;淇澳岛的总氮与电导率却高于烽火角。在0~15 cm和15~30 cm土层,烽火角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淇澳岛,在30~100 cm土层则显著低于淇澳岛。烽火角土壤全氮与含盐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淇澳岛全氮含量与含盐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有机碳含量与含盐量和pH呈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吴世远, 陈圣来, 罗森元, 王 帅
    2023, 52(2): 149-15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09
    摘要 ( )   PDF(5085KB) ( )  
    采取踏查、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植物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72科652属1320种,与邻近同等级的保护区相比,物种数量较丰富;野生植物的科组成以中等科和寡种科占优势,两者共占61.63%,属组成以寡种属(2~5种)和单种属占绝对优势,共占野生植物总属数的91.48%;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13个分布型和14个变型,以热带分布型属为主(80.83%),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占比最高,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也较丰富。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17.79%(不计世界分布)。百涌自然保护区热量充沛,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芳香植物地理成分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
    梁 丹, 陈俊廷, 王桢珍, 姜 飘, 李卓冉, 翁殊斐
    2023, 52(2): 157-16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10
    摘要 ( )   PDF(359KB) ( )  
    芳香植物是城市园林中重要的一类功能植物,本文在收集和编制广东省芳香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属地理成分分析,并调查芳香植物种类的园林应用情况。结果显示,广东省芳香植物共有122科334属703种(含变种和亚种),优势科为樟科Lauraceae、芸香科Rutaceae、姜科Zingiberaceae、唇形科Labiatae、菊科Compositae、桃金娘科Myrtaceae、豆科Leguminosae、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地理成分分析表明,热带成分共63科183属,分别占总科数的70.79%和总属数的58.84%;广东省芳香植物的热带成分较为明显,这与该省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地理位置相符;芳香植物中乡土植物529种,占75.25%,外来物种174种,占24.75%,说明广东省乡土芳香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种类有455种,种类不少,而芳香特色尚不鲜明,建议进一步筛选优良芳香植物,加大芳香类木质藤本种类的园林应用,同时引入菊科、唇形科、伞形科、芸香科等乡土植物,拓展芳香植物的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新记录种
    童毅华, 王炳谋, 倪静波
    2023, 52(2): 164-16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11
    摘要 ( )   PDF(3456KB) ( )  
    报道了中国杜鹃花科树萝卜属Agapetes D. Don ex G. Don一新记录种——沃德树萝卜Agapetes wardii W. W. Sm.。该种原先被认为是缅甸的特有种,最近在中国云南腾冲境内也发现有分布。提供了该种的彩色照片及特征描述,并讨论其与近缘种的区别。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5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郭小凤, 严岳鸿, 顾钰峰, 魏雪莹, 郑希龙, 舒江平
    2023, 52(2): 167-1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12
    摘要 ( )   PDF(3431KB) ( )  
    报道了5个广东省蕨类植物新记录物种,隶属于4科5属,包括孟连铁线蕨Adiantum menglianense Y. Y. Qian、新店线蕨Leptochilus × shintenensis (Hayata) X. C. Zhang & Noot.、无毛滨禾蕨Oreogrammitis adspersa (Blume) Parris、尖峰岭膜叶铁角蕨Hymenasplenium pseudobscurum Viane、海南里白Diplopterygium simulans (Ching) Ching ex X. C. Zhang。凭证标本均保存于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标本馆(NOC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四)
    张星月, 水坤春, 雷纯义, 赵万义, 凡 强
    2023, 52(2): 171-1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2.013
    摘要 ( )   PDF(3553KB) ( )  
    报道广东省种子植物新记录3种——艾麻Laportea cuspidata (Wedd.) Friis、皱果安息香Styrax rhytidocarpus W. Yang & X. L. Yu和带叶蜘蛛抱蛋Aspidistra fasciaria G. Z. Li。文中简述了新记录的识别特征,并根据IUCN标准,对皱果安息香和带叶蜘蛛抱蛋的受威胁程度等级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封面、目录
    2023, 52(2): 0-0. 
    摘要 ( )   PDF(47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