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5年, 第5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30
    上一期   

    研究论文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枫香树TCP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赵金涛, 叶兴状, 王安邦, 陈志云, 翁慧莹, 张国防
    2025, 54(2): 109-12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1
    摘要 ( )   PDF(3585KB) ( )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是蕈树科落叶型代表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TCP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适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基于枫香树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LfTCP基因家族,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基因位置、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种内种间共线性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组织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枫香树TCP基因家族共有22个成员,编码蛋白长度介于197~552 AA之间;22个LfTCPs基因非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LfTCPs在Class Ⅰ中有12个成员,在Class Ⅱ中有10个成员,其中CIN亚家族有7个成员,CYC/TB1亚家族有3个成员。LfTCP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元件可能与光、激素和胁迫响应有关。LfTCPs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LfTCP6、LfTCP7和LfTCP17在叶中特异性高表达,可作为研究枫香树叶片生长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枫香树TCP家族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沼寒藓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其与近缘物种比较
    黄定旭, 马怀富, 梁 盛, 何琴琴, 张廷跃, 孔令雄, 刘邦友, 康凯莉, 彭 涛
    2025, 54(2): 121-13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2
    摘要 ( )   PDF(4438KB) ( )  
    沼寒藓Paludella squarrosa主要分布于湿地环境,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苔藓植物之一,在湿地生态学和植物进化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沼寒藓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与注释,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沼寒藓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24 879 bp,包含大单拷贝区(LSC,86 458 bp)、小单拷贝区(SSC,18 529 bp)及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a和IRb,均为9 946 bp),基因组GC含量为28.9%。该基因组共包含122个基因,其中77个为编码蛋白质基因,8个为编码rRNA基因,37个为编码t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四种散在重复序列共49个,其中以回文重复序列为主;并鉴定出17种类型的SSR,其中以单核苷酸(A/T)重复为主。同时,选取GenBank中壶藓目Splachnales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沼寒藓与Tayloria sp.在基因组大小、基因含量和序列上高度相似。基于rps4和trnL-F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沼寒藓与Amblyodon dealbatus的亲缘关系较近。作为寒藓科Meesiaceae的代表性物种,沼寒藓的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为深入理解寒藓科植物的进化历史、基因组特征以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M真菌介导生长素信号途径对玉米侧根形成的调控效应
    朱凤娃, 陈伟立, 张 微, 陈美铮, 刘晓迪, 姚 青
    2025, 54(2): 132-14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3
    摘要 ( )   PDF(3238KB) ( )  
    丛枝菌根(AM)真菌会影响植物侧根形成,而后者高度依赖于土壤磷水平和植物激素水平。本文以玉米Zea mays为试材,在不施磷土壤(有效磷为20.5 mg·kg-1,低磷处理)和补充施用30 mg P·kg-1磷肥(KH2PO4)的土壤(高磷处理)中接种异型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测定玉米植株生物量、侧根数及吲哚-3-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并对侧根发育相关基因(ZmKRP2、ZmPSK1、ZmPSK3)和生长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ZmNAC1、ZmARF1、ZmTIR1、ZmPIN1b、ZmAUX1)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在播种35 d后,与不接种相比,AM真菌在两种磷水平下均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AM真菌使二级和三级侧根数显著增加53.5%~237.8%,而磷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接种AM真菌显著增强ZmPSK3基因表达,磷水平增强ZmPSK1、ZmPSK3ZmKRP2基因表达。此外,IAA含量和信号途径受AM真菌和磷水平的显著影响,在接种AM真菌时,播种35 d后低磷水平处理玉米IAA含量比高磷水平显著增加48.4%;接种AM真菌显著促进生长素信号相关基因表达;与低磷水平相比,高磷水平显著增强ZmNAC1表达,显著降低ZmAUX1表达。ZR含量不受磷水平和AM真菌影响;生长素信号途径参与AM真菌介导侧根形成过程的调控,且AM真菌调控效应超过了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UP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野生竹叶榕不同部位代谢物差异
    曾 雷, 陈颖乐, 王 颂, 王志宏, 汤邝杰
    2025, 54(2): 144-15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4
    摘要 ( )   PDF(4510KB) ( )  
    以广东韶关地区野生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为材料,测定其根、茎、叶的总皂苷、总黄酮、总酚和总香豆素含量,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基于KEGG分析差异代谢物的富集通路。结果表明,叶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44.71、25.70和12.40 mg·g–1;茎总香豆素含量最高,为2.30 µg·g–1。竹叶榕不同部位代谢物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共鉴定出19类953个代谢物,筛选出22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和酚类,且在茎和叶中显著上调。其中根、茎、叶共有的差异代谢物23个,以黄酮类为主,其中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鉴别竹叶榕不同部位的关键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黄酮类生物合成等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竹叶榕不同部位活性成分与代谢物组成的差异,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竹叶榕不同部位关键代谢物及功能成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北柴胡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常 盼, 李 欠
    2025, 54(2): 158-16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5
    摘要 ( )   PDF(2060KB) ( )  
    通过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基原柴胡样品的代谢物和基因表达差异性,探究其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代谢产物及中间体的原位累积模式。结果表明,南北柴胡代谢物差异明显,其中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受差异基因调控,表现出极强的差异性,筛选出芦丁、杨梅素、樱花素、黄腐醇等52个差异代谢物,同时在根横切剖面原位累积模式也存在差异,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韧皮部黄酮类化合物积累较为丰富,南柴胡B. scorzonerifolium则呈现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不同基原柴胡的黄酮类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可能是FLS、CHI、DFR等。从空间分布来看,柴胡黄酮类化合物在根部横切面上的积累呈现以髓部为圆心向外扩展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三角梅5个品种的盐雾耐性比较
    林嘉政, 曹舰艇, 王紫奕, 詹福麟, 李 岩, 干思泉, 王文卿
    2025, 54(2): 168-17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6
    摘要 ( )   PDF(1978KB) ( )  
    为提高滨海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筛选耐盐雾三角梅Bougainvillea品种,以厦门地区常用的三角梅品种‘银边浅紫’‘同安红’‘云南紫’‘小叶紫’‘白苞’扦插苗为对象,通过超声波加湿喷雾器喷洒NaCl溶液模拟盐雾胁迫,定期观察植株形态变化,测定叶片生理指标动态,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耐盐雾特性。结果表明,盐雾胁迫造成三角梅各品种叶片发黄、枯焦和脱落,且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加重,‘云南紫’和‘小叶紫’受害最明显,‘银边浅紫’形态受影响较小。与对照相比,各品种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品种间有差别。盐雾处理下,‘银边浅紫’‘云南紫’叶片MDA含量随处理时间增加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相比,‘白苞’的MD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云南紫’和‘小叶紫’逐渐上升,而‘同安红’先下降后上升,‘银边浅紫’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相比,除‘云南紫’和‘小叶紫’外,其余品种SOD活性均有一定程度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大部分品种的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品种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均随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白苞’的上升幅度最大。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5个三角梅品种的盐雾抗性依次为‘白苞’>‘银边浅紫’>‘同安红’>‘云南紫’>‘小叶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黄芪产量及土壤水分、耗水特性的影响
    崔雄飞, 王玉才, 吕 翔, 王晓峰
    2025, 54(2): 176-18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7
    摘要 ( )   PDF(2164KB) ( )  
    为明确水氮耦合效应对陇西半干旱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宜当地黄芪高效合理的灌溉施肥模式,于2024年4~10月,在甘肃省渭源县开展膜下滴灌黄芪水氮耦合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70% (W1)、70%~85% (W2)两个灌水水平,及低氮(62 kg·hm–2,N1)、中氮(84 kg·hm–2,N2)和高氮(106 kg·hm–2,N3)三个氮素水平。结果表明,各处理0~100 cm土壤贮水量随黄芪生育期的推进呈降低趋势,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减少土壤贮水消耗量。黄芪结果期的总耗水量、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最大,其中,W2N1处理总耗水量最大,为674.3 mm;W2N2处理耗水量、耗水强度最大,分别较其他水氮处理显著提高3.0%~16.8%、3.4%~17.9%,较CK显著提高39.8%、39.4%;W1N2处理耗水模系数最大,较其他水氮处理显著提高5.4%~17.3%,较CK显著提高2.1%。不同水氮处理对黄芪根粗、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W2N2处理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8%~48.3%、5.6%~22.4%、14.2%~51.3%、7.1%~25.9%。说明适宜的灌水和施氮可改善黄芪耗水特性,促进其根系吸收土壤水分,提高水分利用率,W2N2处理的栽培模式能显著增加黄芪根粗、根长,并显著提高黄芪产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惠东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黄俊凯, 李孝济, 董仕勇
    2025, 54(2): 186-19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8
    摘要 ( )   PDF(2106KB) ( )  
    惠东县隶属广东省,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保存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惠东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一直缺乏全面调查。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并结合文献、馆藏标本和部分分子系统学数据,对惠东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以阐明惠东县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种类、区系特点、珍稀濒危物种与保护现状。结果表明:(1) 异穗卷柏Selaginella heterostachys、钝角栗金星蕨Coryphopteris angulariloba、秦氏栗金星蕨C. chingii和淡绿短肠蕨Diplazium virescens存在新的形态变异;(2) 确定广东有台湾圆腺蕨Sphaerostephanos taiwanensis的分布,但不支持广东铁角蕨Asplenium guangdongense为独立分类群;(3) 重新发现消失近百年的罗浮山瓶蕨Vandenboschia lofoushanensis的生活居群;(4) 惠东县目前有记录的石松类植物2科5属11种,蕨类植物23科62属119种,本区域的蕨类植物以亚洲热带分布成分和东亚分布成分居多(各占蕨类总种数的约36%),其中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17种)、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15种)和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5种)的种类最为丰富;(5) 区域内珍稀及重点保护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13种,其中8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而长柄石杉Huperzia javanica和罗浮山瓶蕨被评估为濒危(EN)物种。文后附有完整的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深圳市常见风铃木表型特征及鉴别要点
    张小凤, 罗 栋, 袁峰均, 徐桂红, 唐婧文, 雷江丽
    2025, 54(2): 195-2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09
    摘要 ( )   PDF(1109KB) ( )  
    风铃木类植物(紫葳科)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广泛栽培于深圳市。然而有些种表型相似,难以区分,中文名名和拉丁名的使用也较为混乱。本文对栽培于深圳市绿地的风铃木种类及其表型和物候特征进行调查和详细描述,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风铃木种类表型性状鉴别和种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深圳市绿地栽培的风铃木类植物主要来自风铃木属Handroanthus和栎铃木属Tabebuia 两属的6个物种,红花系列有3种,分别为紫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洋红风铃木H. heptaphyllus和蔷薇风铃木Tabebuia rosea;黄花系列有3种,分别为黄花风铃木H. chrysanthus、金毛风铃木H. chrysotrichus和银鳞风铃木T. aurea。其中,紫花风铃木和洋红风铃木,黄花风铃木和金毛风铃木的花色极为相近,但叶片锯齿、叶柄、花萼形状及表面被毛等性状均存在差异,可作为二者的性状鉴别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大仰湖自然保护区牛皮叶属地衣新资料
    章程钗, 陈丽花, 吴耀成, 任晨骞, 刘芷彤, 李若彤, 张璐璐
    2025, 54(2): 201-20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10
    摘要 ( )   PDF(1815KB) ( )  
    结合形态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采自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仰湖自然保护区的地衣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共发现3种牛皮叶属Sticta (Schreb.) Ach.地衣,分别为边缘牛皮叶S. marginifera Mont.、裂缘牛皮叶S. weigelii (Ach.) Vain.和粉缘牛皮叶S. limbata (Sm.) Ach.,其中边缘牛皮叶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调查结果为浙江省地衣资源研究和利用提供新资料,对中国地衣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六)
    熊亲戴, 薛建军, 罗武鸿, 曾球根, 王诗扬, 赖晓超, 邓 军, 康 宁, 凡 强
    2025, 54(2): 209-21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11
    摘要 ( )   PDF(2327KB) ( )  
    报道广东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海南五针松 Pinus fenzeliana Hand.-Mazz.、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红茎黄芩Scutellaria yunnanensisH. Lév.、密花厚壳树Ehretia densiflora F. N. Wei & H. Q. Wen、密齿楼梯草Elatostema pycnodontum W. T. Wang、常绿悬钩子Rubus jianensis L. T. Lu &Boufford。新记录丰富了广东省的植物多样性,对广东省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蛇舌兰属一新记录种——孟连蛇舌兰
    李孟凯, 张 泽, 许如花, 张 煜, 贾 敏, 罗 艳
    2025, 54(2): 217-21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12
    摘要 ( )   PDF(2901KB) ( )  
    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现1种蛇舌兰属植物——孟连蛇舌兰Diploprora truncata Rolfe ex Downie,为中国新记录种。孟连蛇舌兰形态与蛇舌兰D. championii (Lindl.) Hook. f.近似,茎常下垂,后唇凹陷,唇瓣先端分叉;但前者叶片短而宽,唇瓣先端分叉不明显,后者叶片细长,唇瓣先端呈丝状分叉。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IWGS国际睡莲新品种竞赛发展状况及获奖品种特征分析
    刘阿梅, 李子俊, 田代科
    2025, 54(2): 220-22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13
    摘要 ( )   PDF(3963KB) ( )  
    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于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睡莲新品种评选竞赛,至今已举办25届,共有来自10个国家61个育种家(单位)的162个品种获奖。本文系统总结IWGS睡莲新品种竞赛评选历史、规则及发展状况,历届获奖睡莲品种的育种国分布、品种特征、主要获奖参赛国和育种家等情况,有助于全面认识该项活动的特点和获奖睡莲品种,了解国际睡莲新品种评选活动及睡莲育种发展趋势,提高育种及参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兰科植物TCP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陈嘉忆, 黄婷婷, 熊龙伟, 黎 鹏, 郭丽婷, 艾 叶
    2025, 54(2): 229-23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5.02.014
    摘要 ( )   PDF(535KB) ( )  
    TCP转录因子家族含有一个由59个氨基酸组成的碱性螺旋-环-螺旋 (bHLH) 基序,在植物生长发育、形态建成、逆境胁迫响应等方面存在广泛调控作用。兰科植物因其花型奇特、花色多样、叶艺丰富等特点,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和经济价值。本文概括TCP转录因子的结构以及分类,并对其在兰科植物花、叶等器官形态建成中的功能进行综述,为兰科植物TCP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封面、目录、版权页
    编辑部
    2025, 54(2): 240. 
    摘要 ( )   PDF(32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