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4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5-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
    植物资源与生态
    植物栽培
    园林植物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
    三角梅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
    王振,丁印龙,董怡然,杨盛昌
    2015, 44(02): 91-9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1
    摘要 ( )   PDF(225KB) ( )  
    长期盐胁迫处理实验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不同三角梅品种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盐浓度为5%时,勤花三角梅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小,为27.94%;樱花三角梅下降最大,为67.03%。当盐浓度为4%时,樱花三角梅、白苞三角梅和勤花三角梅的光量子产量分别为0.36、0.30和0.36,分别为对照的78.23%、79.64%和74.82%;金心鸳鸯三角梅的光量子产量为0.05,仅为对照的15.53%。白苞三角梅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值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金心鸳鸯三角梅、勤花三角梅和樱花三角梅的qP值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4个三角梅品种的抗盐胁迫能力为:白苞三角梅>樱花三角梅>勤花三角梅>金心鸳鸯三角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毒胁迫对乐昌含笑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龚海光,姜春宁,黄永芳,李燕
    2015, 44(02): 96-1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2
    摘要 ( )   PDF(291KB) ( )  
    为研究铝毒对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法对乐昌含笑幼苗进行铝胁迫实验,设置铝浓度梯度为0 (CK)、0.5 (T1)、1 (T2)、2 mmol·L-1(T3)共4个处理,定期测定其根长、根尖铝含量、POD和CAT活性、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铝胁迫明显抑制乐昌含笑根的伸长生长,随着Al3+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加剧,T1、T2、T3与CK对照比较,相对伸长率分别为84.53%、63.16%和54.46%;根尖铝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和铝浓度增加而增加,处理6 d时T1、T2、T3根尖铝含量分别是CK的 63.64、82.60、121.69倍;POD、CAT酶活性与处理时间和铝浓度呈正相关,各处理6 d时POD活性比处理1 d提高17.00%~115.21%,CAT活性提高25.11%~49.28%;MDA和Pro含量变化随着胁迫时间和铝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6 d 时T1、T2、T3的MDA含量比CK对照增加46.13%~59.78%,Pro含量增加60.12%~150.85%。在铝胁迫条件下,乐昌含笑根尖铝含量增加,根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细胞膜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乐昌含笑可通过激活体内抗氧化酶系抵抗铝胁迫,同时产生脯氨酸调节细胞渗透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皮糙果茶种子生活力测定与发芽试验
    李薇,梁庆,张潮,苏丹萍,贺涛,崔大方
    2015, 44(02): 101-10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3
    摘要 ( )   PDF(580KB) ( )  
    选取饱满有光泽的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种子,进行种子贮存生活力测定、种子发芽试验及种皮解剖结构观察等研究,就种子繁殖探讨其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种子生活力的贮存方式为:4 ℃贮存>常温贮存>-10 ℃贮存;种子发芽试验中,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不同温度温水处理,种子发芽率均不高,最高为40%;不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种子发芽最佳处理为800 mg·L-1GA3浸泡6 h;种皮解剖结构观察到红皮糙果茶种皮坚硬,由栓化壁和骨状石细胞组成,内、外部石细胞垂直交错排列,这可能是造成种子萌发困难的机械阻碍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线莲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生长量和干物质含量比较
    魏翠华,谢宇,秦建彬,陈沁
    2015, 44(02): 107-10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4
    摘要 ( )   PDF(189KB) ( )  
    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组培苗不同栽培期的鲜重、干重与折干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天数的增加,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都在不断上升,鲜重增长呈现慢—快—慢的上升趋势,90~150 d栽培期内植株鲜重迅速增加;0~150 d栽培期内植株干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30~120 d栽培期内折干率增长明显。根据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增长的规律,推荐最佳的金线莲组培苗栽培采收期在120~150 d范围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资源与生态
    马尾松半同胞子代苗期与幼林生长变异分析及家系选择
    潘庆优,蔡燕灵,罗敏,覃冀,刘晚传,曾令海,连辉明,张谦
    2015, 44(02): 110-11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5
    摘要 ( )   PDF(338KB) ( )  
    为探讨马尾松改良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变异情况,测定分析了26个家系1 年生苗高、地径和0.5年生、1.5 年生及2.5 年生幼林的树高、地径、胸径、材积和冠幅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群体的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的家系遗传力大于0.8,且前三个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大于0.4,说明上述性状是遗传力较高的性状。2.5年生材积生长量显著高于普通生产种的优良家系有19个,入选率为73%,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3.60%和8.49%,与初级种子园混合种和普通生产种相比,其材积分别提高55.28%和218.2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地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其区系特征
    潘云云,张寿洲,王晓明,刘海军,廖文波
    2015, 44(02): 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6
    摘要 ( )   PDF(453KB) ( )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标本和文献查阅,对深圳地区野生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区系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深圳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共43属75种,以深圳东南部的梧桐山和东部的七娘山较为丰富。其中地生兰28属49种,附生兰13属24种,腐生兰2属2种。(2) 本次调查共发现9个深圳新记录种,其中叉柱兰Cheirostylis clibborndyeri、黄花线柱兰Zeuxine flava为广东省新记录种,二尾兰属Vrydagzynea、地宝兰属Geodorum为深圳新记录属。(3) 深圳野生兰科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占非世界属总数的87.5%,温带成分仅占12.5%。(4) 与邻近地区比较,与香港共同属最丰富,有41属,占深圳总属数的95.3%;共有种70种,占深圳总种数的93.3%,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的显微鉴定
    黄泽豪,温婷梅,郭家欣,梁一池
    2015, 44(02): 123-12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7
    摘要 ( )   PDF(463KB) ( )  
    对福建连城冠豸山开展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实地调查,发现当地有铁皮石斛分布。对其茎、叶组织构造及茎的显微粉末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茎维管束外侧的纤维群呈帽状,草酸钙针晶束于近表皮处多见,粉末中含针晶束的黏液细胞以及纤维束外具有含硅质块的细胞等特征可作为该药正确鉴别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硬枝黄蝉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
    郭蓉,申艳红
    2015, 44(02): 127-12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8
    摘要 ( )   PDF(229KB) ( )  
    以硬枝黄蝉Allamanda neriifolia幼胚为试验材料,对其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硬枝黄蝉幼胚细胞含9对染色体,由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核型公式为2n=2x=6sm+12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95%,核型分类属于2A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查钱慧,杨亚慧,黄永芳
    2015, 44(02): 130-13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09
    摘要 ( )   PDF(268KB) ( )  
    为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林间种豆科植物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在油茶林地分别间种大豆Glycine max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两种作物,连续测定花生和大豆生长到收获期间每个月土壤全氮、全钾、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间种2种作物均能改善林地土壤,与对照组相比,间种组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但有机质与有机磷含量无明显变化;2种豆科植物均可作为油茶间种作物。间种大豆组土壤各养分含量均高于花生组,表明大豆更适合用于油茶林间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翁源青云森林公园6种林分土壤理化特性分析
    黄华蓉,董奇妤,杨亚慧,胡柔璇,陈红跃
    2015, 44(02): 135-13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0
    摘要 ( )   PDF(283KB) ( )  
    以广东省翁源县青云森林公园6种不同林分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揭示不同林分土壤特性的差异,为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管理与改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种林分土壤理化性质优劣顺序为:白水寨毛竹林 > 天然居针叶混交林 > 下鹿角幼杉林 > 水缸阔叶林 > 烂泥坳桉树林 > 下排马尾松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
    樟树组培苗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
    陈一群,丘佐旺,汪迎利,瞿超,何波祥,曾令海,连辉明,张谦
    2015, 44(02): 140-14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1
    摘要 ( )   PDF(328KB) ( )  
    为提高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育苗效率,以其新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配置6种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轻基质组合,开展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空气切根和施缓释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高、地径、高径比、SPAD值与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泥炭中添加蛭石、木糠或珍珠岩均能显著改善育苗效果,同时添加木糠和珍珠岩时效果最佳;而泥炭中添加椰糠的效果与对照100%黄心土近似,明显劣于其他基质。大穴盘组培苗的苗高、地径、SPAD值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小穴盘,但高径比不受容器规格影响;空气切根能明显促进地径生长,抑制主根生长,加快侧根和须根生长,使根系更发达;缓释肥处理能显著提升苗木高生长、高径比和SPAD值,但对存活率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施肥方案对芒果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臧小平,林兴娥,周兆禧,谭琳,葛宇,戴敏洁,马蔚红
    2015, 44(02): 146-14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2
    摘要 ( )   PDF(278KB) ( )  
    以海南贵妃芒Mangifera indica ‘Guifei’为试材,在化肥、有机肥施用量上设置3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芒果果实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比较,T1和T2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2.0%~22.1%,维生素C含量提高8.5%~28.5%,可滴定酸含量下降41.2%~42.4%,固酸比提高94.4%~107.5%;与对照相比,本研究中提供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电导率及pH值,提升土壤肥力。综合而言,T2处理(有机肥5 kg·株-1 + 尿素385 g·株-1 + 过磷酸钙350 g·株-1 + 高钾复合肥700 g·株-1)对改善果实品质和改良土壤肥力性状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基质和扦插时间对‘中山杉118’插条生根的影响
    韩路弯,华建峰,刘江,吴晓洪,殷云龙
    2015, 44(02): 150-15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3
    摘要 ( )   PDF(217KB) ( )  
    选择抗逆性强、性状优良的‘中山杉118’当年生枝条为插穗,开展中山杉扦插繁殖育苗试验。以重庆万州区就地取材的1/2腐土、2/3腐土、全腐土、全沙土为扦插基质,6月和9月分别进行扦插,测量插条生根率、最长根、根粗、根木质化程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2腐土的‘中山杉118’插条生根率最高,适合作为‘中山杉118’扦插基质;在扦插时间上,6月扦插比9月生根率高,木质化程度大,说明6月更适合‘中山杉118’扦插繁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桑一年二造栽培梢果生长及其相关性分析
    林建忠,赖瑞云,张雪芹,钟赞华,谢志南
    2015, 44(02): 154-15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4
    摘要 ( )   PDF(194KB) ( )  
    利用大棚栽培设施开展果桑一年二造栽培试验,探讨二造栽培中植株梢果生长性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造枝梢生长性状中结果枝长度(42.20 cm)、结果枝占枝梢的比率(98.40%)明显高于第二造结果枝长度(36.90 cm)、结果枝占枝梢比率(43.30%);果实生长性状中结果枝着果数(5.00粒·枝-1)、单果重(5.60 g)亦均高于第二造(3.60粒·枝-1、2.20g)。梢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果枝粗度与着果数、单果重、果穗长相关性较好,果实单果重与果穗长、果径及果柄长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植物
    爵床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李建友
    2015, 44(02): 158-1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5
    摘要 ( )   PDF(571KB) ( )  
    爵床科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花色绚丽、应用方式多样,是开发新型栽培花卉品种的重要资源。文中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爵床科观赏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观赏价值以及园林应用方式,着重以实例的形式展现爵床科观赏植物在花境、盆栽、绿篱、边坡绿化以及垂直绿化中的应用,最后列举20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爵床科观赏植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厦门城市绿地主要落叶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傅秋红
    2015, 44(02): 163-16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6
    摘要 ( )   PDF(480KB) ( )  
    在对厦门市区主要道路、公园、街头绿地、住宅小区等绿地落叶植物的种类、配置方式、景观特征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厦门城市园林绿地中落叶植物的基本特色,并提出改进应用建议,为今后城市绿地更好地利用落叶植物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石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张鹏翀,鲍淳松,江燕
    2015, 44(02): 168-1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7
    摘要 ( )   PDF(328KB) ( )  
    综述了石蒜属植物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等研究,同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目前石蒜属植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石蒜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生植物在渔业生态养殖中的开发应用(综述)
    谢钦铭,孔江红
    2015, 44(02): 175-1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2.018
    摘要 ( )   PDF(283KB) ( )  
    阐述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特性与生态修复原理,以及近年来水生植物在渔业生态养殖中作为水产动物绿色饲料与病害生态防治环境友好药物的来源、有害有毒藻类控制的化感解毒生物资源、污水生物净化与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开发应用。同时就水生植物在水产生态养殖与渔业水域环境修复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