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45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6-12-10
    上一期    下一期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植物栽培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低pH对番茄幼苗菌根丛枝形成和磷营养功能的影响
    冯曾威,王宁,朱红惠,姚青
    2016, 45(04): 301-30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1
    摘要 ( )   PDF(389KB) ( )  
    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宿主,在pH 4.5和pH 6.5条件下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即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和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a,探讨低pH对AMF在根系中的丛枝形成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能够显著抑制AMF对根系的侵染以及丛枝的形成;3个菌种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珠状巨孢囊霉的侵染强度最高,根内球囊霉的丛枝丰度对低pH最敏感;AMF显著增加番茄的生物量,降低其根冠比;番茄在pH 6.5的菌根依赖性低于在pH 4.5的对应值,对根内球囊霉的菌根依赖性最低;低pH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与根系侵染有相似的模式;AMF显著提高地上部磷含量,增强根系LePT4的表达,但pH的影响并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低pH对AMF与植物共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低pH胁迫条件下AMF的促生作用更大,不同AMF菌种/菌株提高植株低pH抗性的能力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白菊内酯及降温速率对含水生菜种子抗冷性的影响
    沈梦琪,韩颖颖,周强,李维杰,刘宝林
    2016, 45(04): 308-31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2
    摘要 ( )   PDF(425KB) ( )  
    以生菜Lactuca sativa含水种子为试材,通过添加外源动物泛素E3连接酶激活剂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及不同降温速率的程序降温处理,研究Parthenolide对程序降温过程中生菜种子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快速(60 ℃·h-1)还是慢速(3 ℃·h-1)降温过程中,添加Parthenolide都会抑制生菜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而且发芽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这种降低程度在降温至-20 ℃时最为明显,说明在程序降温过程中,泛素化调控通路参与种子对冷冻的响应。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对泛素化相关基因和ICE1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Parthenolide抑制了慢速降温过程中环指型E3连接酶COP1和抗冻因子ICE1的mRNA表达水平。Parthenolide对SOD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证明其影响种子在程序降温过程中的耐冻性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豆科AGAMOUS同源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
    李庆忠,陈江华
    2016, 45(04): 315-32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3
    摘要 ( )   PDF(830KB) ( )  
    AGAMOUS(AG)基因是控制高等植物花发育的重要基因,已在20多种植物基因组中发现同源基因。作为MADS-box家族的一员,AG基因结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AG及其同源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已经十分清晰。本文研究AG同源基因在豆科几个代表物种中的分布,对其基因结构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AG同源基因在不同的豆科物种中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及结构保守性。进一步通过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AG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其表达是与功能相互验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锥菊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提取工艺优化
    苏婷婷,吴翠礼,覃淑仪,刘金兰,邱敏,唐铁鑫
    2016, 45(04): 321-32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4
    摘要 ( )   PDF(462KB) (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乙醇体积浓度百分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抗氧化剂用量等因素,优化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并考察加入抗氧化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是以25%乙醇,在80 ℃回流提取90 min。抗氧化剂用量对提取效果影响不显著。优化后的加热回流提取条件对紫锥菊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的提取均适用,提取中无需加入抗氧化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子参粗提物抗氧化性及护肤功效分析
    陈芳芳,梁家华,张亚楠,毕丽伟,陈煜沛,林国清,王雅英,王贵弘
    2016, 45(04): 325-32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5
    摘要 ( )   PDF(458KB) ( )  
    比较三种不同萃取方式对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粗提物抗氧化、美白、保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BTS和DPPH自由基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抑制率分析中,以水萃方式所得粗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佳,优于醇萃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美白功效方面,B16细胞黑色素含量抑制率以醇萃物最佳,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则以水萃物最佳。进一步萃取太子参粗多糖体分析其保湿及吸湿效果,结果显示太子参粗多糖体具有良好的保湿及吸湿功效,其效果与透明质酸相近,应用于皮肤水分散失率评估,也具有显著的预防功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虎榛子叶片挥发性成分HS-SPME & GC-MS分析
    靳泽荣,刘志雄,陈旭鹏,张金桐
    2016, 45(04): 329-33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6
    摘要 ( )   PDF(330KB) ( )  
    为探明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以长势优植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 & GC-MS)分析其叶片挥发性物质,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虎榛子叶片中共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其中5种绿叶气味物质,占75.61%;6种芳香化合物,占1.30%;9种萜烯类化合物,占5.04%;19种脂肪族化合物,占17.76%。该结果可为其寄生昆虫栎黄枯叶蛾的植物源引诱剂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广东韶关小坑林场5种阔叶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白昆立,陈蕾伊
    2016, 45(04): 332-33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7
    摘要 ( )   PDF(428KB) ( )  
    对韶关市小坑林场的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黧蒴Castanopsis fissa、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杜英林、樟树林、黧蒴林、红椎林、火力楠林下灌木层分别有12、7、16、10、9种植物,草本层分别有13、11、12、14、20种植物。5种阔叶林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 部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的多样性。山杜英林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分别为2.51、0.70、0.86,高于其他树种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表明林分种类在林下植物分布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山杜英林有利于林下植物的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双版纳地区不同胶农复合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朱凯,刘文杰,刘佳庆,朱习爱,陈春峰
    2016, 45(04): 337-3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8
    摘要 ( )   PDF(453KB) ( )  
    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可可、橡胶-茶叶、橡胶-龙血树4种较典型的胶农复合林和单层橡胶林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揭示不同胶农复合林的土壤特性差异,为单层橡胶林的胶农复合林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层橡胶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导水率与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可可、橡胶-茶叶、橡胶-龙血树等4种胶农复合林土壤的相应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层橡胶林改造为胶农复合林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1.3%~50.1%和26.2%~39.9%,同时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与导水率显著增加。在西双版纳地区,将单层橡胶林改造为胶农复合林可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是较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信丰细迳坑自然保护区观光木群落研究
    张信坚,邱建勋,胡玮珊,郭永青,阴倩怡,凡强,廖文波
    2016, 45(04): 343-3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09
    摘要 ( )   PDF(460KB) ( )  
    以江西省信丰县细迳坑自然保护区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群落为对象,开展样方调查和群落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的种类组成包括维管植物146种,隶属于66科106属。其中,蕨类植物9科10属14种,种子植物57科96属132种。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占较大优势(77.66%)。(2)该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少部分落叶树种,使得群落秋冬季有一定的季相变化。群落垂直结构包括乔木3亚层及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以观光木、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锈叶新木姜子Neolitsea cambodiana为主要优势种,灌木层以硬壳桂Cryptocarya chingi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鸭公树Neolitsea chuii为主要优势种。(3)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级>B级>C级>D级>E级,从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分析看,该群落在演替上处于亚顶级状态。(4)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观光木群落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植被特征种和生境指示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濒危树种钟萼木苗木年生长节律与适应性调查
    郭祥泉,钱国钦,施向东,吴炜,郭祥堆,杨进
    2016, 45(04): 351-35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0
    摘要 ( )   PDF(433KB) ( )  
    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实播育苗、苗木物候期生长及不同试验点与不同培育方式的苗木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树种种子经催芽后发芽率达90%以上,苗木高与地径生长期主要在4~10月,10月后进入木质化状态,生长期较短是影响生长量的重要原因;高温与强光照对苗木顶芽与幼嫩叶产生灼伤影响,高温季节需进行遮荫;在高温高湿季节,易遭受病虫害为害,需加强病虫害防治。不同育苗方法表明,该树种大田裸根苗培育比容器苗更有利于苗木生长;不同生长类型的生长情况表明,良好的遗传个体在苗期表现良好的生长潜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花茶回归试种
    杨泉光,吴儒华,潘子平,潘子来,陈勇棠,杨海娟,陈银熙
    2016, 45(04): 357-36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1
    摘要 ( )   PDF(791KB) ( )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世界性珍贵稀有植物,因过度采伐致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野外种群逐渐消失。开展金花茶物种回归试验,对恢复金花茶种群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选取适宜的金花茶回归地,建设样地,基于样方调查及生态环境调查等方法,研究金花茶回归自然后的效果。结果表明,两个样地的金花茶回归实生苗成活率为94.57%,部分苗木因阳光照射时间长叶片偏黄,回归移植时需林下遮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种子植物新记录
    陈新艳,宋纬文,陈世品
    2016, 45(04): 362-36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2
    摘要 ( )   PDF(2678KB) ( )  
    报道福建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4种,即袋果草属Peracarpa,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 (Wall.) Hook. f. et Thoms.、阔萼凤仙花Impatiens platysepala Y. L. Chen、尖喙隔距兰Cleisostoma rostratum (Lodd. ex Lindl.) Garay、多裂黄鹌菜Youngia rosthornii (Diels) Babcock et Stebbins。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FAFU)。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霄山脉东坡—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
    赵万义,刘忠成,张忠,许可旺,张记军,廖文波
    2016, 45(04): 365-3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3
    摘要 ( )   PDF(1542KB) ( )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1个新记录属萼脊兰属Sedirea Garay et Sweet,及4个新记录种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 (Z. H. Tsi) Christenson、白花过路黄Lysimachia huitsunae Chien、黄脉莓Rubus xanthoneurus Focke ex Diels、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 M. Liu & J. Tian,均发现于罗霄山脉东坡。文中简述各新记录种区系地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
    轻型屋顶绿化中景天属植物栽培基质配比研究
    钱瑭璜,梁琼芳,雷江丽
    2016, 45(04): 369-37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4
    摘要 ( )   PDF(2380KB) ( )  
    以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陶粒等为原料,进行不同配比的轻型屋顶绿化栽培基质配方研究,依据其理化性质,筛选出2种较适配方。以金叶佛甲草Sedum lineare ‘Aurea’等5种景天属植物为试材,对2种配比基质中扦插植株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以筛选适于景天属植物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除松塔景天S. nicaeense在2种栽培基质上生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4种景天属植物均在配比为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 2∶3∶1的基质(F3)中生长旺盛,覆盖迅速,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较大。因此,初步确定基质F3为适宜景天属植物生长的轻型屋顶绿化基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长状况的卡特兰植株营养元素研究
    郑芝波,庾富文,刘远星,钟伟斌,胡楚维,罗诗
    2016, 45(04): 373-37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5
    摘要 ( )   PDF(362KB) ( )  
    测定不同生长状况的卡特兰植株成熟假球茎、叶营养元素含量,并检测栽培基质pH、EC值。结果表明,除N、P元素外,生长差的植株K、Ca、Mg、Mn、Zn、Fe、Cu、Mo元素均显著高于生长优良的植株,且生长差的植株栽培基质酸化、盐分积累严重。可见盐分积累是造成植株生长差的原因,建议产业化栽培卡特兰时,采用疏松透气的基质,施肥不宜太浓或过勤,且多淋清水促洗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肯氏南洋杉实生苗培育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
    丁友芳,陈伯毅,黄素梅,梁育勤
    2016, 45(04): 376-3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6
    摘要 ( )   PDF(402KB) ( )  
    选择生长健壮的30~60年生成年肯氏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母树进行采种,播种前种子去皮处理,幼苗期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提高实生苗苗木质量。以根长、地径和苗高为肯氏南洋杉1、2年生实生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应用快速聚类法K-Mean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将苗木分为3级。1年生实生苗苗高(≤12 cm)、地径(≤2.5 cm)过小,不适合出圃造林; 2年生实生苗中的Ⅰ级苗和Ⅱ级苗根长、地径、苗高指标均符合出圃造林标准,可以出圃; 2年生实生苗中Ⅲ级苗地径、苗高依然未达到出圃标准,不建议出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青脆枝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沈瑞池,吴美芳,何恩铭,陈德林,王杰,何建章,周爽
    2016, 45(04): 379-38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7
    摘要 ( )   PDF(461KB) ( )  
    喜树碱是已发现的唯一专门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发挥细胞毒性的天然植物成分,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青脆枝Nothapodytes nimmoniana含有多种喜树碱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其中喜树碱、9-甲氧基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含量最为丰富,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文中综述青脆枝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提取方法,并对青脆枝的应用前景作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狐尾藻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陈鸿,黄世洋,黎庶凯,伍美炎
    2016, 45(04): 386-39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8
    摘要 ( )   PDF(402KB) ( )  
    广西畜牧业蓬勃发展,但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实地调研及水样检测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绿狐尾藻生态治理养殖废水效果显著,对推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广西畜禽养殖集中区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杧果花期延迟技术研究进展
    殷德松,宋静武,齐贝贝,陈莹莹,彭磊
    2016, 45(04): 391-39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6.04.019
    摘要 ( )   PDF(411KB) ( )  
    杧果Mangifera indica花期大多集中在2~3月,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导致其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并加重白粉病和炭疽病的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低温阴雨天气对杧果花期的影响,并详细阐述生产上推迟花期的常用措施,如回缩、重修剪、摘花穗、抹花、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后灌水、培养二次秋梢或利用冬梢结果等,为杧果开花调控及花期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