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83年, 第1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3-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研究报告
    简报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继往开来——祝《亚热带植物通讯》公开发行
    李来荣
    1983, 12(01): 1-2. 
    摘要 ( )   PDF(1446KB) ( )  
    《亚热带植物通讯》的公开发行,象征着这一刊物汇入了当今生物科技文献的洪流之中,这是我国亚热带植物科技界喜音。事物总是发展的,新的事物也一定会不断出现和成长。七十年代初期我所试办了《三胶通讯》;尔后,为适应亚热带植物科学研究之需,于一九七四年创办了《亚热带植物通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猕猴桃花粉贮藏与生活力的探讨
    杨文波
    1983, 12(01): 2-9. 
    摘要 ( )   PDF(4959KB) ( )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藤本果树,我国有52个种、变种和类型。其中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经济价值最高,果实大而富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100克鲜果肉),酸甜适口,人们喜食;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na Benth.)维生素C含量特高(400-1000豪克/100克鲜果肉),果实耐贮藏,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根瘤菌的自生固氮作用
    黄维南
    1983, 12(01): 10-22. 
    摘要 ( )   PDF(6648KB) ( )  
    由于根瘤菌与寄主——豆科植物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而且有些科学家过去曾用选择培养基或加入植物提取物进行试验,企图证明根瘤菌的自生固氮能力没有获得成功,因此导致根瘤菌只有与高等植物共生时才能固氮的概念的形成。这可能由于当时检测方法不灵敏,以及没有找到根瘤菌自生固氮的合适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香荚兰开花结荚的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技术
    林进能
    1983, 12(01): 22-30. 
    摘要 ( )   PDF(4212KB) ( )  
    对香荚兰的开花、授粉和结荚的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并掌握适宜的授粉时机和恰当的授粉方法,是丰产栽培的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就此问题,作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同时根据花器构造的特异性,提出了人工授粉技术的改进方法,初步整理报道如下:一、开花的生物学特征(一)开花物候先后通过露地栽培和温室(冬季不加温)的实验观察,厦门地区,通常2月下旬开始有花芽出现,至3月下旬(春分前后,气温16-19℃)为花芽萌发时期,为期约25-30天;尔后,花蕾逐渐形成,花序轴(或称柱)也逐渐增长,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清明-谷雨,气温18-20℃)为现蕾期,为期约20-25天;4月下旬(谷雨,气温20-23℃)为初花期;5月上旬至中旬(立夏-小满,气温23-24℃)为盛花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在(芒种,气温26.5℃以上)为末花期(表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玫瑰茄红色素的研制与应用
    研究试制单位,协作单位
    1983, 12(01): 30-34. 
    摘要 ( )   PDF(1406KB) ( )  
    近年来,由于食品毒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要求日益严格。我国目前许可使用的合成食用红色素——苋菜红和胭脂红,其毒性已引起争论,美国于1976年宣布禁用苋菜红。因此,研制安全性高的新食用红色天然色素,是当前我国食品加工业的需要,它对防止食品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福建丘陵山地发展多种经营问题
    黄绳全
    1983, 12(01): 34-42. 
    摘要 ( )   PDF(4261KB) ( )  
    福建丘陵山地面积广,生产潜力大,发展多种经营条件很好。根据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利用情况,本文从生态学观点出发,讨论丘陵地区发展多种经营问题:一、丘陵山地应以林为主,保护好阔叶林,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搞好坡顶林业是发展多种经营的保证。林下放牧,实行林牧结合。二、丘陵中部坡地发展果树、茶、木本油料、副业。合理布局,以果、茶为重点,兼顾其它,走多种经营道路,是繁荣经济的重要途径。三、丘陵山地及其坡麓农田相互依存的格局,经营对象虽有差别,但必须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对待,纳入农业规划。开发利用与保持水土结合,因地制宜地安排农、林、牧、副生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提取砂仁叶油的研究Ⅰ.提取砂仁叶油的设备和方法
    蔡龙祥,许雄安,黄水山
    1983, 12(01): 43-46. 
    摘要 ( )   PDF(2164KB) ( )  
    长太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cv.Chang-tai-sa)是我省主要的栽培品种,也是重要的南药药材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面积近万亩。砂仁通常以果实入药,但产量低,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解决砂仁果实产量少,供不应求的问题,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在1972年利用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的叶子开展了砂仁叶油代砂仁的实验研究[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依兰矮化早花栽培研究初报
    陈沛扬
    1983, 12(01): 47-50. 
    摘要 ( )   PDF(2472KB) ( )  
    依兰(Cananga odorata Hook.f.et Thom.)为热带原产的著名木本芳香植物,高达15-20米,花极芳香,是我国急需解决的紧缺香料。在原产地,采用实生苗栽植,一般2-3年始花,4年后进入盛花期,单株亩产花5-10公斤,成龄株最高可达50-60公斤。引入厦门地区以后,植株始花年限比原产地推迟5年以上,单株产花量也比原产地少且差异大,加之实生树植株高大,10年生株高达10米以上,厦门天马54龄株高达15米以上,且依兰树材质松脆,90%的花朵着生于植株中上部外围的枝条上,采花作业不便,还会把不成熟的花朵一起采下,导致精油得率下降,香气变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西洋参在低纬度高海拔山区试种的初步研究
    陈裕,林坤瑞
    1983, 12(01): 50-54. 
    摘要 ( )   PDF(3090KB) ( )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主产加拿大、美国。1948年庐山植物园首先引种。我国对西洋参需要量较大,尤其是南方使用较为普遍,但供应较紧张。近两年在中国药材公司支持下,福建省医药公司引进三批种子,委托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组织试种。关于西洋参在低纬度高海区的引种栽培研究,缺乏借鉴。我们拟从引种驯化角度,探讨西洋参在我省自然条的适应性及其生产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激素与热水处理对黄兰种子萌发及幼苗发病的影响
    陈沛扬
    1983, 12(01): 54-56. 
    摘要 ( )   PDF(1884KB) ( )  
    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是一种名贵的热带木本芳香植物,其花和叶含有芳香挥发油。花可提取0.2-0.3%的浸膏,叶经过蒸馏可得0.2-0.3%的叶油,它是芳香工业制造高级香水、香皂及化妆香品较为理想的配香原料。因此,黄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香料植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简报
    猕猴桃伤流期芽接试验
    杨文波,周如潺
    1983, 12(01): 56-57. 
    摘要 ( )   PDF(1298KB) ( )  
    猕猴桃伤流期芽接难以成活,通常成活率仅1-2成,是猕猴桃种植者想解决而尚未获得成功的问题。据我们1983年4月5日对伤流的观测表明,三年生植株每分钟从枝条切口处流出树液达25-48滴,一年生实生苗伤流也很明显,开芽接位及截顶时均迅速流出树液,严重的影响芽接的成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研究报告
    我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介绍(一)
    张永田
    1983, 12(01): 57-58. 
    摘要 ( )   PDF(1259KB) ( )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发展经济、开展科学研究、改善自然环境、丰富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珍稀植物濒临灭绝。为此,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集了全国有关专家经过几次反复讨论,确定了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件的附件有国家务院环保办、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及中国科学院下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鲜果采收后的防腐与保鲜技术(续)
    吕荣欣,黄维南
    1983, 12(01): 58-68. 
    摘要 ( )   PDF(5531KB) ( )  
    (一)洗果、浸果类型防腐剂 1、苯来特(苯菌灵、Benlate,benomyl) 苯来特是取代苯骈咪唑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其化学名称为甲基-1-(丁基氨基甲酰)-2-苯骈咪唑氨基甲酸酯。纯品白色结晶,不溶于水,微刺激性臭味,可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酒精。苯来特的水溶液非常不稳定,易分解为MBC。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亚热带水果的伽玛辐射处理—芒果、番木瓜、草萄和荔枝可食部分成熟阶段的成份分析
    MargueriteBeyers
    1983, 12(01): 69-75. 
    摘要 ( )   PDF(3929KB) ( )  
    芒果、番木瓜、荔枝和草莓由于采后的病害、早熟和昆虫的侵害,因而严重地影响着它们的货架寿命。几十年来,采用电离辐射来贮藏各种食品已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在南非,为解决上述水果所遇到的难题,已开始对电离辐射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有籽与无籽番石榴果实内源赤霉素的比较
    P.K.Nager,RajoRao
    1983, 12(01): 76-78. 
    摘要 ( )   PDF(1702KB) ( )  
    通常种子含有较多的、影响果实生长的生长调节物质。业已证明,许多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含有生长素、赤霉素及细胞分裂素。一些研究工作者还比较过有籽和无籽植物的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的差异。近年来,作者从番石榴种子中分离出赤霉素类似物质,经鉴定为GA1、GA3、GA4、GA5、GA6、GA7、GA9和X8(未确定);而从无籽番石榴果实中,只检测到GA1和GA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银合欢文摘
    庄馥萃
    1983, 12(01): 78-80. 
    摘要 ( )   PDF(2047KB) ( )  
    七十年代以来,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L.glauca))在世界热带地区日益受到重视。我省近年来先后从印尼、菲律宾等国引进新的类型,并正在各地扩大栽培。现从《热带农业文摘》(Abst.on Trop.Agri.)摘译有关银合欢的利用、栽培等方面的部分文摘,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简况
    吴以德
    1983, 12(01): 81-82. 
    摘要 ( )   PDF(1280KB) ( )  
    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农业委员会、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主持召开,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五日在福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水土办主任、水土站站长,各地(市)农业局局长、林业局局长、水利电力局局长,省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流域机构、科研、大专院校代表,共二百五十多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数据附录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