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4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1-12-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简报
    专题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中国石蒜属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袁菊红
    2011, 40(04): 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1
    摘要 ( )   PDF(516KB) ( )  
    利用SSR-PCR分析中国石蒜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种间亲缘关系,从46对SSR引物选出18对扩增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对石蒜属15个种和外类群中国水仙进行了PCR扩增,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改良的银染法染色,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7.63%。通过UPGMA法将供试20份材料聚成4类。第I类包括安徽石蒜、长筒石蒜、黄长筒石蒜、忽地笑、中国石蒜、乳白石蒜,其中安徽石蒜与长筒石蒜的亲缘关系很近;第II类包括香石蒜、鹿葱、换锦花、红蓝石蒜和玫瑰石蒜;第III类由石蒜、矮小石蒜、稻草石蒜和江苏石蒜组成;第IV类为外类群中国水仙。分子聚类结果不仅支持乳白石蒜、鹿葱、红蓝石蒜、江苏石蒜、稻草石蒜的杂交起源观点,而且与形态学分类、物种的染色体倍性、核型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即除乳白石蒜外,染色体基数接近或等于11、核型含有11t或11t 倍数的物种聚为一大类;染色体基数不等于11、核型为6M+10T的种聚成了另一大类。SSR-PCR容易区分同种不同产地的安徽石蒜或不同花色的长筒石蒜,外形十分相似的石蒜和矮小石蒜,忽地笑和中国石蒜。本研究认为,将安徽石蒜作为一个独立的种不太合适,它可能是长筒石蒜的变种或是以长筒石蒜为亲本的杂交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心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组织化学定位
    彭芳,田敏,王彩霞,韦鹏霄
    2011, 40(04): 8-1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2
    摘要 ( )   PDF(520KB) ( )  
    以文心兰‘milliongolds’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芽为试材,研究糖类和蛋白质在文心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变化。经石蜡切片高碘酸席夫反应法(PAS法)和汞溴酚蓝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糖类和蛋白质主要以颗粒状分布在各器官的原基顶端及其周围。在花序原基分化期,细胞中糖含量较少,而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整体分布均匀。随着花芽的继续分化,糖和蛋白质含量在花萼原基分化期最为丰富,在花瓣原基时期含量明显减少;进入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时,糖和蛋白质在合蕊柱及花粉块着生处最为集中。在文心兰花发育过程中,对不同分化时期中花芽的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表明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组织化学定位相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关文灵,李世峰,雷丽萍,李叶芳,陈贤
    2011, 40(04): 12-1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3
    摘要 ( )   PDF(457KB) ( )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和压片法对大百合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单子叶型,药室内壁部分细胞发育后期发生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多数为左右对称型,偶有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沟。经TTC法检验,成熟花粉生活力为86.3%。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栽培基质下碧玉兰光合指标日变化研究
    孙慧晶,王齐,郭红,李枝林,王有国
    2011, 40(04): 16-1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4
    摘要 ( )   PDF(293KB) ( )  
    探讨5种不同栽培基质对碧玉兰光合指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栽培的碧玉兰,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呈“双峰”曲线。在基质Ⅳ(1/4树皮+1/4泥炭+1/4水苔+1/4陶粒)中栽培的碧玉兰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变化值相对较大,其次是基质Ⅲ(1/2树皮+1/4泥炭+1/4水苔),两者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综合来看,基质Ⅳ最适宜碧玉兰的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特征研究
    邓贤兰,刘鹏,吴杨,郭智慧
    2011, 40(04): 20-2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5
    摘要 ( )   PDF(316KB) ( )  
    以井冈山云锦杜鹃群落10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4科67属83种,其中蕨类植物有6科6属6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34科57属72种;区系分析显示,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成分和温带成分均占较大比例;群落为复层异龄结构,云锦杜鹃、交让木和猴头杜鹃是组成该群落的建群种;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样地间有一定差异,在群落不同层次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
    何志芳,陈红锋,周劲松
    2011, 40(04): 26-3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6
    摘要 ( )   PDF(319KB) ( )  
    通过实地调查,对广州南沙区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进行了研究。据统计,该区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603种,隶属于128科,388属;植被主要为湿生植被、水生植被、滩涂植被及丘陵植被等。对南沙区野生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物种集中于少数科内,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在植物区系上,该区具有较强的热带性,但温带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入侵。最后对该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海南干热香蕉种植区的应用
    臧小平,马蔚红,张承林,周兆禧,韩丽娜,钟爽,刘永霞
    2011, 40(04): 32-3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7
    摘要 ( )   PDF(333KB) ( )  
    海南为我国栽培香蕉的主产区之一,西南部干热地区(昌江、东方、乐东、三亚)是海南省目前发展香蕉规模最大的区域,也是中国规模化反季节香蕉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由于位处干热气候影响下的半干燥区,干旱较严重,加上施肥欠合理,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海南干热地区干旱缺水的必由之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香蕉实施节水灌溉, 根据作物需要进行施肥,在保证香蕉的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水、省肥、节省人工之效,从而达到产业增效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t”检验选择法筛选钟萼木幼树优株的探讨
    郭祥泉,李延群,孙晓冬,熊自华,郭祥堆,杨培华,詹玉莲,许云亮
    2011, 40(04): 38-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8
    摘要 ( )   PDF(305KB) ( )  
    采用大样本调查方法,以预选优株为调查中心,分别连续调查优株所在样地内5年生钟萼木幼树个体树高、地径的生长性状,应用数理统计进行归类分析。结果表明,多年生幼树群体的树高、地径生长表型分化遵循正态分布,利用“t”检验选择法确定优株筛选的选择标准,应用所确定的选择标准筛选速生优株,共筛选优良单株2株,5年生优株与优株所在群体比较,树高和地径分别增长115.8%、82.9%和251.9%、103.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立地条件‘凌丰’葡萄产量和品质调查分析
    黄凤珠,彭宏祥,秦献泉,徐宁,朱建华,陆贵峰,李冬波,李鸿莉
    2011, 40(04): 43-4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09
    摘要 ( )   PDF(235KB) ( )  
    本文以‘凌丰’葡萄为试材,调查其在桂中、桂东南中试栽培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较好的桂东南中试点栽培,葡萄产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在土壤较瘠薄的桂中中试点栽培,土壤条件仅影响葡萄的长势与产量,而对葡萄品质影响不明显。由此提出在南方湿热地区栽培‘凌丰’葡萄的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林4号’油茶树冠不同部位的果实性状差异
    曹永庆,王开良,林萍,任华东,姚小华,龙伟,尹润富
    2011, 40(04): 46-4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0
    摘要 ( )   PDF(260KB) ( )  
    以5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材,对树体冠层不同部位的油茶果实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树冠内层果实相比,树冠外层中上部的果实较大(29.5 g),籽粒数较多(4.8粒/果),鲜出籽率和果形指数相对较小(分别为46.8%和0.81);树冠外层果实的种仁含油率(41.2%)显著高于内层果实(α=0.05),而树冠外层不同部位的种仁含油率无显著差异;此外,树冠不同部位的果实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差异,果实着生部位对茶油品质的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巨尾桉生长量与不同坡向、坡位关系的研究
    韦华
    2011, 40(04): 50-5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1
    摘要 ( )   PDF(205KB) ( )  
    对福建寿宁县3年生巨尾桉不同坡向、坡位与生长量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的生长量差异显著。阳坡能显著促进巨尾桉生长,不同坡位之间差异显著,阳坡中下部对生长最有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废电池浸出液对蚕豆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赵红,林国卫,罗朝晖,林涛,黄红琴
    2011, 40(04): 52-5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2
    摘要 ( )   PDF(223KB) ( )  
    以蚕豆种子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废电池浸出液对蚕豆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废电池浸出液对蚕豆根、芽的萌发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同时微核率也快速上升。本试验表明,较高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是毒性很强的溶液,属重度污染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硝唑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研究
    李宏
    2011, 40(04): 56-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3
    摘要 ( )   PDF(371KB) ( )  
    本实验研究了甲硝唑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实验表明:(1)浓度为0.1、6、12、40和500 mg/L甲硝唑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且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甲硝唑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甲硝唑能引起DNA损伤,具有分子诱变剂的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胺硫磷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杨淑娟,郭建辉,蔡恩兴,陈丽萍
    2011, 40(04): 59-6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4
    摘要 ( )   PDF(220KB) ( )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水胺硫磷在香蕉及其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水胺硫磷在香蕉中的原始沉积量及残留量与施药剂量密切相关,施用加倍剂量处理的原始沉积量为推荐剂量的148%。水胺硫磷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在香蕉中的相关系数︱r︱= 0.9465~0.9490(P<0.01),消解系数(︱k︱) = 0.1606±0.0035,半衰期(T1/2)为4.3~4.5 d,消解99%所需要时间(T0.99)为28.1~29.4 d;在土壤上︱r︱= 0.9552(P<0.01),︱k︱= 0.2107,T1/2为3.3 d、T0.99为21.9 d。距末次施药后58~65d,在香蕉最终产品及蕉园土壤均未检出水胺硫磷残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奶果果实色素的初步鉴定
    刘育梅,黄维南
    2011, 40(04): 63-6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5
    摘要 ( )   PDF(341KB) ( )  
    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研究了羊奶果果实色素的稳定性,并初步鉴定出羊奶果果实色素为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以石油醚-丙酮-苯(2∶0.5∶2,V/V)为展开剂,纤维素硅胶G薄层层析得7条色素带,其中最大量的色素带经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分析鉴定为γ-胡萝卜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园林植物新害虫—灰莉钝鬃滑管蓟马的危害及防治初探
    詹福麟,罗佳,江凡
    2011, 40(04): 66-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6
    摘要 ( )   PDF(264KB) ( )  
    新近在厦门地区发现灰莉(Fagraea ceilanica)植株上有蓟马卷结嫩叶为害,虫害严重时整棵植株挂满卷包虫瘿,最后导致大量落叶,严重影响观赏性。经鉴定为钝鬃滑管蓟马(Liothrips sp.)为害。本文对其为害情况、形态识别以及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并讨论其防治策略及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植物两个新分布属及其地理学意义
    唐光大,庄雪影,邱建丽,马红岩,郑明轩,徐正春,侯碧清
    2011, 40(04): 69-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7
    摘要 ( )   PDF(184KB) ( )  
    报道了采自广州从化的野牡丹科肉穗草属(Sarcopyramis)和兰科独蒜兰属(Pleione)各一种新分布植物,分别为楮头红(S. nepalensis Wall.)和独蒜兰[P.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凭证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两种植物在从化的分布地海拔260~300 m,是二者在中国大陆的最南部、海拔最低的分布记录,对研究两属植物的扩散机制、垂直分布及气候变化对物种迁移的影响等理论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板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曾庆钱,杨红梅,黄珊珊,莫小路
    2011, 40(04): 71-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8
    摘要 ( )   PDF(237KB) ( )  
    研究了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板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插穗不同部位、不同节数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河沙∶珍珠岩=2∶1混合基质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3.3%;顶部插穗的生根率达94.2%;2节插穗的生根率为90.7%;100mg/LIBA扦插生根率最高,达94.5%。采用适当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南板蓝扦插的繁殖系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叶树品种‘Kelvin Red’启动培养研究
    何丽娜,马琳,姜岩,陈静,潘会堂,
    2011, 40(04): 75-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19
    摘要 ( )   PDF(247KB) ( )  
    以银叶树‘Kelvin Red’为试材,对其离体快繁启动培养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银叶树外植体最佳的消毒方案为75%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进行5+4 min的二次消毒;最佳取材季节为冬季;最佳外植体类型为茎尖和茎段中上部半木质化部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WPM+6-BA 1.0 mg/L + IBA 0.5 mg/L。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报
    艳丽齿唇兰的组织培养(简报)
    李洪林,杨波
    2011, 40(04): 79-79.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20
    摘要 ( )   PDF(155KB) ( )  
    以艳丽齿唇兰种子进行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5.0 mg/L+NAA 0.5 mg/L+花宝1号1 g/L;增殖系数达6~8倍;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NAA 0.5 mg/L+AC(活性炭) 0.5g/L,生根率达95%。将生根苗移栽入湿润但拧不出水的水苔中,盖膜保湿,成活率达9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综述
    草坪生态系统中氨挥发研究进展(综述)
    王齐,师春娟
    2011, 40(04): 80-8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21
    摘要 ( )   PDF(207KB) ( )  
    概述了草坪生态系统氨挥发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氨挥发过程、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和减少挥发的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草坪合理有效地施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本蔬菜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综述)
    张凤云,钟凤林,黄慧燕,杨碧云,韩志君,李亮,林义章
    2011, 40(04): 85-8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22
    摘要 ( )   PDF(254KB) ( )  
    木本蔬菜是一类天然、绿色的可食用野生蔬菜,本文阐述当前木本蔬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木本蔬菜可作为无公害蔬菜种植的理由,提出保持木本蔬菜野生、天然、无公害等原特色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无公害栽培,并展望木本蔬菜无公害种植的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八角莲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
    张燕,黎斌,李思锋
    2011, 40(04): 89-9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1.04.023
    摘要 ( )   PDF(233KB) ( )  
    八角莲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基于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对八角莲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濒危现状及保护、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分析我国特有珍稀药用植物八角莲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八角莲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建议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八角莲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学及发育生物学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