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邀综述
    中国红树林湿地: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保护
    杨盛昌,陆文勋,邹祯,李思
    2017, 46(4): 301-31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1
    摘要 ( )   PDF(2344KB) ( )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过去的50年中,中国红树林曾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红树林分布现状,对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及红树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详细叙述,并就红树植物分类体系进行讨论,认为中国红树植物种类应为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3科15属27种,半红树植物有9科11属11种;对中国红树林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红树林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理生化
    园艺植物GC-MS分析中进样方式的优化
    郜祥雄,吴少华,王平
    2017, 46(4): 311-3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2
    摘要 ( )   PDF(501KB) ( )  
    园艺植物挥发性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选用顶空进样器进样可实现自动化,并极大地提高定性定量分析的可操作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精油、樟树叶和花椒种子作为样品,探索顶空进样器进样的最佳炉温。结果显示,精油气质检测的峰值出现在50 ℃炉温;樟树叶和花椒峰值出现在70、80 ℃。试验认为以有机溶剂为主的液体样品,顶空进样器炉温选择50 ℃为宜;对园艺植物含水量较大的固体样品,则以70 ℃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菜素内酯对富贵竹生长的影响
    王俊宁,郑棉源,刘付东标
    2017, 46(4): 318-32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3
    摘要 ( )   PDF(455KB) ( )  
    以富贵竹Dracaena sanderiana ‘Virens’为材料,研究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s,BRs)对富贵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期间连续喷施3次0.010 mg·L-1 BR,能极显著增加富贵竹的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和茎粗,增幅分别达33.55%、19.00%、10.90%和15.89%;明显增加富贵竹单片叶的鲜重、干重和叶面积。此外,0.010 mg·L-1 BR处理极显著提高采切时富贵竹叶片的CAT酶活性,极显著降低叶片O2-·、H2O2和MDA含量,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也显著下降,但对富贵竹叶片的含水量、比叶重、干物质含量、SOD和POD活性无显著影响。可见,富贵竹生长期间喷施0.010 mg·L-1 BR可促进其发育并提高其抗氧化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
    木荷家系生长性状的反向逐步剔除法回归分析
    彭华贵,陈琪,汪迎利,伍观娣,陈一群,张谦
    2017, 46(4): 323-32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4
    摘要 ( )   PDF(559KB) ( )  
    选用广东省东江林场和梅南林场20个木荷Schima superba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子代,开展生长性状测定试验,分析3、6、9和11年生树高、胸径/地径和单株材积。结果表明,木荷9个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和不同地点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家系与地点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以11年生单株材积为因变量,3~9年树高与地径/胸径为自变量,运用反向逐步剔除法,构建群体水平与家系水平的单地点和多地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63个,全部方程整体上均达到极显著检验水平,但各方程的截距、自变量数量、组成、系数和决定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木荷生长性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宜分家系和分地点单独构建。预测木荷家系11 年生单株材积时,群体水平单地点或多地点回归模型可实现普通准确性,单个家系单地点回归模型可实现更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闽粤栲不同优树子代苗期生长特征比较
    陈志强,高楠,肖祥希,何志斌,余孟杨,林凤英
    2017, 46(4): 329-33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5
    摘要 ( )   PDF(430KB) ( )  
    以50株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优树种子为材料,测定和分析闽粤栲不同优树子代的苗期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闽粤栲优树子代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变化幅度分别为17.93~74.87 cm、2.93~5.40 mm和4.56~16.45 g,变异系数分别为38.23%、12.35%和38.30%。苗高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通过对50个闽粤栲优树子代苗期的各生长指标综合评价,选出W3、FJ17、FJ5、FJ43、W21、FJ46、FJ8、FJ15、FJ12、FJ11等10个子代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闽粤栲家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杜鹃花品种(种)间杂交亲和性及其杂交种子萌发研究
    王伟,何仲坚,倪建中,郑永晓,代色平
    2017, 46(4): 335-33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6
    摘要 ( )   PDF(456KB) ( )  
    以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及‘霸王红’R. ‘Bawanghong’、‘迎春6号’R. ‘Yingchun6’、‘孩儿面’R. ‘Haiermian’、‘华玉3号’R. ‘Huayu 3’、‘若姪子’R. ‘Ruozhizi’等12个杜鹃品种为杂交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进行部分正反交,对其结实性进行探讨;选取3个2016年杂交育种获得的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处理,筛选适宜杜鹃花杂交种子的浸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种)间杂交座果率存在明显差异,各杂交组合座果率在0~81%之间;(2)同一品种(种)作为父本或母本,其杂交座果率也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浸种处理对杜鹃杂交种子萌发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40 ℃浸种处理和赤霉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药青天葵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梁永枢,宫璐,黄志海,欧阳蒲月
    2017, 46(4): 339-3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7
    摘要 ( )   PDF(2181KB) ( )  
    搜集青天葵Nervilia fordii主产区及野生分布区的分布样点,应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对南药青天葵进行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对青天葵各生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青天葵在全球范围的生态适宜区和潜在的人工栽培区。中国、巴西、越南、老挝等11个国家和地区境内皆有青天葵生长的适宜区;其中适宜区面积最大的为中国,总面积为406 980.1 km2,占全部面积的69%;青天葵在中国的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广西、广东、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GMPGIS分析结果为青天葵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青天葵药用资源,以期促进稀缺药用资源青天葵的区划研究和人工栽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林芝地区蝴蝶兰设施种植适应性研究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蒋明殿,吕复兵
    2017, 46(4): 343-34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8
    摘要 ( )   PDF(573KB) ( )  
    以2个蝴蝶兰品种为材料,在广州地区和西藏林芝地区2个试验点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农艺性状差异,并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检测分析各品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种植于林芝地区的‘大辣椒’蝴蝶兰的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与广州地区的差异显著,而‘绿熊’蝴蝶兰的差异并不显著,说明‘绿熊’蝴蝶兰对林芝地区的环境适应性比‘大辣椒’蝴蝶兰好;另外,种植于林芝地区的蝴蝶兰FV/FM均显著低于广州地区,说明林芝地区的种植环境较广州地区不利于蝴蝶兰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曾华浩,肖祥希,高楠,刘晓辉,陈金章,王丽琴,何文广,连细春,黄声集,黄学敏
    2017, 46(4): 347-35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09
    摘要 ( )   PDF(410KB) ( )  
    对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木材的物理与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油杉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576 g·cm-3,全干密度为0.544 g·cm-3,属中密度木材。油杉木材的气干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分别为4.408%、3.272%和7.892%,气干差异干缩为1.347,油杉木材具有不易开裂和变形的特征。油杉木材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92.701、57.217 Mpa,端面、弦面和径面硬度分别为4635.9、3420.8和3606.8 N,其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均属中等。50年生油杉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优于2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28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秃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金花茶组植物的果实、种子形态特征
    杨泉光,陈勇棠,吴儒华,杨海娟
    2017, 46(4): 351-35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0
    摘要 ( )   PDF(416KB) ( )  
    对普通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C. euphlebia的果实、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金花茶果实均重分别为32.50 g和25.79 g,果实整体形态值(FT/FD)分别为0.73和0.61,果实均为扁圆形,种子均重分别为2.87 g和2.62 g,种子整体形态值(SL/SD) 分别为0.76和0.75,种子亦偏扁;(2) 每颗金花茶果实的种子数一般为2~8粒,最多为11粒;(3) 经统计分析,两种金花茶的每果种子数与种子均重、种子发芽率呈负相关关系,种子均重和种子发芽率呈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
    宋述芹,陈凤臻,成瑞志
    2017, 46(4): 355-36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1
    摘要 ( )   PDF(471KB) ( )  
    对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野生芳香植物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芳香植物58科127属161种,其中优势科为菊科(18种)、蔷薇科(16种)、豆科(10种)、百合科(7种)、唇形科(7种)、十字花科(6种)、石竹科(5种)等。分析该区野生芳香植物的芳香部位、用途、生活型、生境,并汇编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扬州私家园林植物应用分析
    贺惠文,许聪
    2017, 46(4): 361-36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2
    摘要 ( )   PDF(466KB) ( )  
    扬州私家园林融合南北特色,景观特点独具一格。挑选5个景致丰富的私家园林作为对象,对其内景致和格局做全面调查。结合扬州古典私家园林景观配植特点,提出优化园林绿化的途径和方法:(1) 结合新技术,巧妙扩展园林空间;(2) 保护传统古树名木同时,适当增添新的植物种类;(3) 充分重视植物文化内涵,撷取自然之趣;(4) 突破传统观念限制,追求园林的艺术性和创新性;(5) 有效发挥园林生态效益,力求打造园林化城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与组培
    唐菖蒲籽球大小及播种密度对种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与明
    2017, 46(4): 366-37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3
    摘要 ( )   PDF(742KB) ( )  
    为不断改进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冬季在我国南方的种球繁殖方法和技术,采用不同大小籽球及播种密度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播种籽球大小及播种密度可影响收获种球大小及分布。周径2.3~3.1 cm籽球及400粒·m-2播种密度是最佳处理组合,收获的商品球(周径>6 cm)数量最多,达255粒·m-2,收获籽球的数量也最多,达9813粒·m-2,重量达875.3 g·m-2。周径2.3~3.1 cm籽球及200粒·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收获的商品球占比最高,达76.3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湾菠萝品种在福建泉州的引种比较试验
    陈明贤,陈洪彬,陈清西,庄卫东,郑金水
    2017, 46(4): 371-374.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4
    摘要 ( )   PDF(400KB) ( )  
    以泉州地区主栽品种‘沙捞越’为对照,对引进的菠萝品种‘台农16号’和‘台农17号’进行种植试验,观察其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测定果实品质性状,并调查抗寒性能。结果表明,‘台农16号’和‘台农17号’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酸度较低,属优质鲜食品种;‘台农16号’抗寒力较强,可在该地区扩大示范面积;‘台农17号’抗寒力弱,可作杂交种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独脚金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蔡时可,魏杰,李战超,王继华
    2017, 46(4): 375-37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5
    摘要 ( )   PDF(828KB) ( )  
    采用茎段作为外植体,建立独脚金Striga asiatica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结果显示,0.1%升汞溶液处理7~9 min是较有效的消毒方法;诱导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适宜配方为MS + 6-BA 3.0 mg·L-1 + IBA 0.1 mg·L-1;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 + NAA 0.1 mg·L-1 + IBA 0.5 mg·L-1,培育周期为3个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A与6-BA对黑金丝柚木组织培养的影响
    李学东,华帅,刘长安
    2017, 46(4): 379-38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6
    摘要 ( )   PDF(746KB) ( )  
    通过对黑金丝柚木Tecton grandis带潜伏芽茎段的组织培养,研究不同浓度配比6-BA 和NAA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金丝柚木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 + 0.3 mg·L-1 6-BA + 0.6 mg·L-1 NAA + 30 g·L-1 蔗糖 + 12 g·L-1 琼脂;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 + 0.8 mg·L-1 6-BA + 0.5 mg·L-1 NAA + 30 g·L-1 蔗糖 + 12 g·L-1 琼脂;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0.5 mg·L-1 6-BA + 0.5 mg·L-1 NAA + 30 g·L-1 蔗糖 + 12 g·L-1 琼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辣木组培苗移栽驯化
    汪长水,张庆美,程习梅,陈明渊,林龙
    2017, 46(4): 383-385.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7
    摘要 ( )   PDF(406KB) ( )  
    对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2组培生根苗的培养时间及炼苗时间、移栽驯化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前生根培养15 d、炼苗4 d成活率最高,达90.67%;移栽驯化最佳时间为10月份;移栽驯化基质以水藓泥炭+珍珠岩(4∶1)最为适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保护
    13个菜心品种对菜心炭疽病的抗性鉴定
    蓝国兵,于琳,何自福,佘小漫,汤亚飞,邓铭光
    2017, 46(4): 386-39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8
    摘要 ( )   PDF(2182KB) ( )  
    为了解广东省推广种植的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品种对菜心炭疽病的抗性水平,对广东省13个具代表性菜心品种进行菜心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供试13个菜心品种对菜心炭疽病的平均病情指数为44.61~74.19,其中80天油青菜心的平均病情指数最低,粗苔49油青甜菜心的平均病情指数最高。80天油青菜心等6个品种对菜心炭疽病表现为中抗水平,粗苔49油青甜菜心等7个品种对菜心炭疽病表现为感病水平。目前在广东省生产种植的菜心以菜心炭疽病感病和中抗品种为主,缺乏菜心炭疽病抗性或高抗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衣芽孢杆菌W10与化学药剂复配对桃褐腐病菌抑制活性的增效作用
    贺惠文,纪兆林,徐敬友,童蕴慧,宋宏峰
    2017, 46(4): 391-39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19
    摘要 ( )   PDF(398KB) ( )  
    为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明确生防细菌地衣芽孢杆菌W10与化学药剂复配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抑菌活性的增效作用,采用菌落直径抑制法,检测W10菌液和抗菌蛋白与化学试剂复配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W10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复配增效显著,与多菌灵100∶1增效作用最大(SR=4.32)。证明生防细菌W10菌液及抗菌蛋白与化学药剂以合适比例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有增效作用,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油茶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汪玥,何恩铭,王雅英,李黎明,刘华欣,黄秀梅,吴春
    2017, 46(4): 394-4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7.04.020
    摘要 ( )   PDF(490KB) ( )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我国特有的油料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油茶中主要包括三萜及其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多酚类、多糖类化合物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油茶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本文对近年来油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油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