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知登,熊永革. 油茶皂甙对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 1988,12(4): 2221.[2] Gomes A, Vefasiromni J R, Das M, Sharma R M, Ganguly D K. Anti-hyperglyce mice effect of black tea (Camellia siensis) in rat[J]. Journal Ethnopharmacol,1995,45(3): 223.[3] 陈全斌,湛志华,张巧云. 金花茶叶中黄酮苷元的分离提纯及其表征[J]. 广西热带农业, 2005,101(6): 10.[4] 梁机,杨振德,卢天玲. 从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比较8种金花茶制茶适宜性[J]. 广西科学, 1999,6(1): 75.[5] 蒋华. 金花茶提取物药理作用初步研究[J]. 中医药学刊, 2006,10(6): 181.[6] 梁盛业. 世界金花茶植物名录[J]. 广西林业科学, 2007,36(4): 221—223.[7] 张本能,黄广宾. 金花茶的分类和地理分布[J]. 武汉植物研究, 1986,4(1): 31—42.[8] 苏宗明,莫新礼. 我国金花茶组植物的地理分布[J]. 广西植物, 1988,8(1): 75—81.[9] 韦霄,韦记青,蒋水元,蒋运生,唐辉,叶万辉. 迁地保护的金花茶遗传多样性评价[J]. 广西植物, 2005,25(3): 215—218.[10] 宾晓芸,唐绍清,周俊亚,宋洪涛,黎尊谊. 金花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23(1): 20—26.[11] 韦霄,蒋运生,韦记青,陈宗游,王满莲,赵瑞锋.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地理分布和生境调查研究[J]. 生态环境, 2007,16(3): 895—899.[12] 韦霄,柴胜丰,陈宗游.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保育生物学研究[M]. 广西: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13] 陈丽,刘映良,柳青,王委,张卫芳.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40(5): 162—165.[14] 王鹏良,路迎春,韦长江,肖继谋,俸元娇,蒋新革. 广西普通油茶种源球果形态变异分析[J]. 北方园艺, 2013(22): 29—31.[15] 吕杰. 不同种质油茶籽性状及其多酚组成的研究[D]. 湖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6] 马力,钟海雁,陈永忠,彭邵锋,冯纳,陈隆升,王瑞. 11个山茶属植物种子形状极其成分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35(1): 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