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白毫银针茶水提取物对LO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林秋香,陈曦,谢剑威,刘乾刚
    2018, 47(1): 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1
    摘要 ( )   PDF(1911KB) ( )  
    以白毫银针水提取物为供试制剂,探讨其对LO2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油酸处理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分别检测白毫银针水提取物治疗组、预防组、辛伐他汀组、自然恢复组、模型组LO2细胞的甘油三脂(TG)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积累,并测定细胞内SREBP-1c、FAS和CPT1A 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 mmol·L-1油酸处理24 h为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最理想条件,模型组细胞内TG和MDA含量高于正常组,但SOD活性低于正常组;水提取物处理各组别中,治疗组1 mg·mL-1白毫银针制剂处理的细胞MDA含量最低,脂肪颗粒最少,SREBP-1c和FAS相对表达量最低,但CPT1A相对表达量和SOD活性最高,为本实验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的最优处理。1 mg·mL-1白毫银针制剂能显著降低LO2细胞的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REBP-1c及其下游的FAS基因表达,减少TG合成,增加CPT1A基因表达,加速TG分解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芸苔素对陈化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靓靓,李茉莉,罗为桂,刘清,苏益,肖浪涛
    2018, 47(1): 8-1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2
    摘要 ( )   PDF(898KB) ( )  
    以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819的陈化种子为试材,探讨芸苔素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处理对恢复陈化种子活力有一定的效果,芸苔素内酯浸种与催芽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陈化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萌发所需时间;芸苔素内酯浸种能显著促进胚芽发生和胚根伸长,促进齐苗;芸苔素内酯催芽处理对胚根伸长也有促进作用,但对胚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显脉金花茶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研究
    薛克娜,玄祖迎,陈思宁,文珊娜,黄永芳
    2018, 47(1): 13-1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3
    摘要 ( )   PDF(395KB) ( )  
    以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二年生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强度(10%、20%、40%、全光照)下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营养元素含量(氮、磷、钾)以及苗木的生长量。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存在差异,而叶绿素a/b的差异不显著。叶片SOD活性随光照强度增加而逐步上升,全光照处理的SOD活性显著高于10%和20%光照处理(P<0.05);40%光照条件下的叶片POD活性与全光照和20%光照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10%光照处理(P<0.05)。全光照条件下叶片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P<0.05)。营养元素方面,全光照处理的氮含量显著高于20%和40%光照处理(P<0.05);不同光照处理的叶片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光照处理间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显脉金花茶在20%光照强度下有较高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综合分析,显脉金花茶扦插苗在20%光照强度下生长较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OI基因的华南地区柑橘木虱系统发育研究
    宋章蓉,李翌菡,欧达,邱宝利,桑文
    2018, 47(1): 18-2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4
    摘要 ( )   PDF(487KB) ( )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重要的柑橘害虫,其传播的黄龙病对华南地区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华南地区柑橘木虱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测定该地区5个地理种群线粒体COI基因900 bp序列,对不同地理种群柑橘木虱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柑橘木虱间的遗传距离小(0.0%~0.2%)。其中,广州种群和湛江种群的柑橘木虱之间的遗传距离,以及南宁种群、桂林种群和厦门种群的柑橘木虱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序列间的相似度极高。基于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位于中国的5个柑橘木虱地理种群之间分化程度较低,与国外其他地区21个种群相比,各种群间的同源性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与资源分类
    菖蒲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寿佳欣,吴晓,郭昌义,应健,陈模舜
    2018, 47(1): 23-2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5
    摘要 ( )   PDF(2559KB) ( )  
    采用石蜡切片法和组织离析法观察湿地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并探讨与菖蒲生态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菖蒲根状茎具有不定根,不定根的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皮层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破裂形成多数的通气道;内皮层存在细胞壁马蹄形加厚的凯氏带,维管柱具5原型初生木质部,具4~10个大型导管,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外层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基本组织近表皮有厚壁细胞团,皮层薄壁细胞呈链状排列,中间有较大的通气组织,内皮层形成凯氏带,有大量导管附着在凯氏带周围;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根状茎部分区域存在与内生菌共生形成的结瘤。叶是等面叶,叶肉组织薄壁细胞破裂形成大的通气组织,叶脉具有限外韧维管束,中间有一较大的导管。菖蒲的解剖结构特点与其湿地生长环境相适应,根状茎存在结瘤状内共生菌,具有净化污水作用,不定根发达适于分株繁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连州寨背磊村报春苣苔分布岩洞口植物资源调查
    李春波,赵新建,缪绅裕,戴文坛,陶文琴
    2018, 47(1): 28-3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6
    摘要 ( )   PDF(385KB) ( )  
    在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寨背磊村石灰岩洞口发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的自然种群,洞外自然分布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经调查,寨背磊岩洞口附近有野生维管植物107种,隶属59科96属。植物资源可分为14类,其中药用植物资源比例最大,占57.0%。寨背磊与邻近的上柏场洞口植物各具鲜明特色,建议将寨背磊报春苣苔自然分布的洞口范围纳入广东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李群,陈晓熹,曾献兴,谢冲林,杨新东,黄久香
    2018, 47(1): 33-3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7
    摘要 ( )   PDF(1659KB) ( )  
    对青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地被植物173种(含变种),隶属79科139属,其中蕨类植物34种1变种,种子植物136种2变种。按照生活型分类,保护区有草本地被126种,矮灌木地被24种,藤本地被23种。根据观赏特性可将筛选出的野生地被植物分为观花、观叶、观果3类;根据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形式可分为空旷地地被、坡地地被、林缘与疏林地被、密林林下地被4个类型。文中针对青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地区湿地观赏植物引种及其综合评价
    何仲坚,张继方,陈莹,冯毅敏,贺漫媚
    2018, 47(1): 38-42.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8
    摘要 ( )   PDF(390KB) ( )  
    在引种湿地观赏植物的基础上,以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为目标,将观赏价值、生物学特性、开发应用潜力等14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初步建立广州地区引种湿地观赏植物的评价模型,并对收集的96个湿地观赏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期、抗逆性、养护管理程度是影响湿地观赏植物应用价值的重要因子;96种湿地植物共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推广应用价值最高,Ⅱ级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杜鹃花科资源及其保育现状分析
    景慧娟,王定跃
    2018, 47(1): 43-4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09
    摘要 ( )   PDF(430KB) ( )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杜鹃花科植物种类少,仅4种,分别为杜鹃属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丁香杜鹃R. farrerae、映山红R. simsii和吊钟属的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但4种杜鹃花科植物资源储量丰富,形成独特的杜鹃林。在自然条件下,杜鹃林中杜鹃花科植物种群优势度处于退化状态,生长状况较差。自2006年以来,梧桐山风景区分析杜鹃种群退化原因,对其资源进行保育研究,通过对强势乔木进行间伐、修枝等措施,改善目的树种小生境;采取施肥等复壮措施,改善杜鹃资源生长状况;利用人工繁殖,增加种苗数量;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保育措施取得成效,营造了一批杜鹃生态景观林。建议对梧桐山杜鹃资源遵循保护大环境,改善小生境的原则持续进行人工抚育,并建立完善的生态景观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花境植物应用调查
    张伟,付红伦,王蕾,钱梅,刘璐璐,廖文波
    2018, 47(1): 48-5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0
    摘要 ( )   PDF(470KB) ( )  
    对深圳市38个主要花境节点进行调查。统计表明,花境植物共有101科161属185种,对植物种类、应用频率、植物色彩和乡土植物应用等进行分析,针对花境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深圳及周边地区花境植物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泉州市泉港区药用植物资源初报
    安昌,蔡沓栗,杨成梓,吴淑英,温秀萍,于虹敏
    2018, 47(1): 54-5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1
    摘要 ( )   PDF(446KB) ( )  
    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结合样线的调查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市场调查,走访调查等对泉港区内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泉港区有药用植物196科1166种,其中重点品种58种,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49种。泉港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较丰富,部分野生药用植物有一定蕴藏量,但开发利用率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种间竞争性研究
    梁琼芳,雷江丽
    2018, 47(1): 59-6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2
    摘要 ( )   PDF(571KB) ( )  
    以8种常见的轻型屋顶绿化植物为试材,在不同厚度基质上采用随机混植模式配置,通过观测植物覆盖度和植被景观变化,分析不同植物种间竞争性。结果表明,松叶牡丹Portulaca grandiflora具有较强的侵占性,在构建多植物混植景观中宜慎用;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和黄花景天S. mexicanum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抗逆性,随着基质层厚度降低覆盖度占比增大;万点星S. acre和凹叶景天S. emarginatum竞争能力次之,在不同厚度基质层中覆盖度占比差异不大;玉吊钟Kalanchoe fedtschenkoi ‘Rosy Dawn’、高景天S. kamtschaticum ‘ellacombeanum’和棒槌玉莲S. nussbaumerianum匍匐竞争能力弱,适宜做竖向景观营建。综合考虑植被稳定性和建设成本,营建多样性轻型屋顶绿化植物景观选择基质层厚度10 cm为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遥感技术的昆明主城区地表温度与土地覆盖关系研究
    毛洋,白杨,刘文俊,马斌,杨建波
    2018, 47(1): 62-68.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3
    摘要 ( )   PDF(990KB) ( )  
    以Landsat 8 两期昆明市主城区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不透水面指数(ISA)以及热场变异指数反映不同季节热岛效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利用改进的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是有效的;(2)热岛效应存在时空差异性,5月的强效应等级比2月更明显,分布也更集中,热岛效应等级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密切,强热岛效应分布于建筑用地在2月和5月均较大,而水体所占比例最小,在大的水域滇池则无热岛效应,其他地类在不同季节的强度存在差异;(3)LST与地表参数的相关性在2月和5月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与ISA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DVI和MNDWI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LST与NDVI、ISA的相关性5月高于2月,而与MNDWI的负相关性2月高于5月;(4)城市的绿地和水体对其地表温度起到降温作用,保护好滇池和适度增加植被覆盖对抑制城市热岛效应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三明城市绿道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
    赵凯
    2018, 47(1): 69-71.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4
    摘要 ( )   PDF(319KB) ( )  
    通过对福建三明城市绿道空气负离子测定,研究绿道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绿化结构负离子浓度为乔灌草>灌草>草坪>对照;不同水体景观负离子浓度为瀑布区>流水区>静水区;瀑布区空气负离子清晨浓度较高,午后浓度较低,瀑布核心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在10 000 个·cm-3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省齐云山地区种子植物新资料
    冯璐,王浩威,肖敏,刘楠楠,王蕾,赵万义,廖文波
    2018, 47(1): 72-76.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5
    摘要 ( )   PDF(2701KB) ( )  
    报道了江西省新记录种子植物3种,头花水玉簪Burmannia championii Thw.、长序母草Lindernia macrobotrys Tsoong和千家峒马铃苣苔Oreocharis curvituba J. J. Wei & W. B. Xu.,以及齐云山地区新记录种子植物4种,宽翅水玉簪Burmannia nepalensis (Miers) Hook. f.、大齿马铃苣苔Oreocharis magnidens Chun ex K. Y. Pan、小小斑叶兰Goodyera yangmeishanensis T. P. Lin和狭穗阔蕊兰Peristylus densus (Lindl.) Santap. et Kapa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栽培与组培
    盘龙参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吕亚凤,郭德章,魏广彪
    2018, 47(1): 77-8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6
    摘要 ( )   PDF(799KB) ( )  
    以野生花卉植物盘龙参Spiranthes sinensis的芽、花序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盘龙参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显示,以0.1%升汞消毒6 min处理效果较好;丛生芽形成、花序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合的培养基组合为1/2MS + 6-BA 2.5 mg·L-1 + NAA 0.25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组合为1/2MS + 6-BA 2.0 mg·L-1 + NAA 0.75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 NAA 1.25 mg·L-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蒜头果组培褐化控制技术研究
    陶俊锋,苏娟,钞晶晶,岳健
    2018, 47(1): 81-8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7
    摘要 ( )   PDF(346KB) (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发生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引起蒜头果褐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材料类型>抗氧化剂类型>消毒方式>培养基类型,选择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新枝作为外植体是减轻褐化的关键,培养基中添加2 g·L-1 PVP 能有效控制褐化产生。控制褐化并提高获得率的最佳方法为采用半木质化新枝为外植体,并以0.1%升汞6 min + 2%次氯酸钠10 min消毒,在含2 g·L-1 PVP 的1/2WPM培养基中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珊瑚扦插技术研究
    黄意成,郑海,曾庆钱,袁亮,莫火月
    2018, 47(1): 84-87.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8
    摘要 ( )   PDF(354KB) ( )  
    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以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为生根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扦插基质、萘乙酸、吲哚丁酸、插穗部位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部位对草珊瑚扦插生根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扦插基质,吲哚丁酸对扦插生根有抑制作用,萘乙酸则没有显著影响。草珊瑚扦插繁殖时用顶部插穗,扦插基质采用含沙黄土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8.12%,生根数每棵12.11条,平均根长8.31 c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菌根真菌提高蓝莓抗逆性研究进展
    陈猛,苏栋山,朱红惠,陈杰忠,姚青
    2018, 47(1): 88-93.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19
    摘要 ( )   PDF(5061KB) ( )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对蓝莓Vaccinium spp.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蓝莓产业发展现状、蓝莓与菌根真菌特性、菌根真菌对蓝莓抗逆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菌根真菌提高蓝莓抗逆性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进程
    毛亚文,陈江华
    2018, 47(1): 94-100.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8.01.020
    摘要 ( )   PDF(384KB) ( )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精准医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也随之涌现,推动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就DNA测序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几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介绍,并对以后测序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