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家军,张运涛,赵密珍. 中国草莓[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 张志恒. 草莓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 刘素军,伊克林. 草莓引种栽培试验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 2000,29(5): 43—44.
[4] 迟丽华, 庄倩倩,郑永春. 五个草莓品种在吉林地区的引种试验[J]. 北方园艺, 2013(21): 45—47.
[5] 赵明,陆玉英,李一伟,罗瑞鸿. 广西草莓引种表现、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 南方园艺, 2013,24(1): 24—25.
[6] 巩惠芳,杜正顺,张四普,汪良驹,李百健. 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 江西农业学报, 2007,19(12): 63—64.
[7] 杨宁. 设施无公害草莓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4(12): 88—90.
[8] 靳宝川,张雷,邢冬梅,张国珍. 11个草莓品种对炭疽病的田间抗性表现[J]. 植物保护, 2014,40(2): 123—126.
[9] 罗培四,徐健,周婧,韦持章,卢艳春,韦优. 四个草莓品种在桂西南地区的引种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43(1): 64—66.
[10] 王强,杨振英,李武兴,丛佩华. 9个草莓品种在辽西大棚栽培试验[J]. 中国果树, 2008(6): 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