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迪, 李益农, 龚时宏, 张宝忠.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14): 79–89.
[2] 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发布[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 10(7): 2.
[3] 韩海彬, 邱军程, 吴凡. 技术异质性下中国农业水资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5, 39(1): 60–70.
[4] 兰宇, 孟军, 韩晓日, 陈温福.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4, 30(7): 1396–1412.
[5] 李娅娅, 何佳, 王振津. 不同浓度保水剂对黄瓜育苗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技, 2024(6): 31–33.
[6] 周航, 杨柳青, 雍玉冰, 廖飞勇, 刘佳佳.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3种扶芳藤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4, 44(9): 148–160.
[7] 严定伟, 杨建新, 郭杰, 梁一凡, 罗菲, 付光明, 李军正, 常剑波, 张玉林, 姬小明. 不同保水剂对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1): 1–11.
[8] 庄文化, 冯浩, 吴普特. 高分子保水剂农业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6): 265–270.
[9] 王小彬, 闫湘, 李秀英, 孙兆凯, 涂成. 农林保水剂效果评价及其环境风险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57(6): 1117–1136.
[10] 许允硕, 高昱, 陈双, 李武波, 李亚君, 石岩. 复合保水剂对盐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41(2): 38–49.
[11] 郭东权, 饶良懿. 保水剂的发展现状及在农林和荒漠化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21, 29(6): 1372–1385.
[12] 王安国, 梁俊芬, 余鹏翼, 陶亮. 国内外碳金融研究进展及热点计量化可视文献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33(12): 1978–1992.
[13] 顾鑫, 任翠梅, 杨丽, 王丽娜, 高国金, 李建英, 朱蕾, 杜志强. 煤炭腐植酸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9, 38(1): 26–30.
[14] 梁超, 肖让, 张恒嘉, 张永玲, 李福强, 陈涛, 王嘉琦. 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生长特征及产量对不同抗旱措施的响应[J]. 玉米科学, 2022, 30(5): 80–89.
[15] 刘礼, 孙东宝, 王庆锁. 不同保水剂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 38(3): 262–268.
[16] Zhang W, Chen J, Tao J, Tao J H, Wang P, Liu Q, Lei Z Q. Effects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and gibberellin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alfalfa [J]. Legume Research, 2020(6): 800–804.
[17] 夏茂林, 刘云飞, 张承吉, 穆耀辉, 殷全玉, 赵豪杰, 黄金辉, 刘国顺, 魏跃伟, 姬小明. 新型复合保水剂对半干旱区烤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23, 44(1): 32–37.
[18] 宋稳锋, 王志远, 吴心瑶, 任可, 刘铭, 甄雨卓, 宋李霞, 刘超计, 王龙昌. 不同保水剂及覆盖材料对西南旱作农田土壤特性和油菜生长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3): 88–99.
[19] 程云霞, 吴慧, 刘迁杰, 时振宇, 贾凯, 陈奕琳, 俞安伟, 申金秀. 不同剂量保水剂对袋式复合沙培辣椒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55–62.
[20] 周航, 杨柳青, 雍玉冰, 廖飞勇, 刘佳佳.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3种扶芳藤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4, 44(9): 148–160.
[21] 张宇君, 尚以顺, 王普昶, 丁磊磊, 张文, 邹超.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盘江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20, 29(7): 90–98.
[22] 刘铸, 余城, 苏新建, 邹养军, 龚小庆. 高分子保水剂对陕北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以及果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23, 69(4): 28–33.
[23] 张余莽, 陈贵娟, 常洪艳, 王永恒, 刘淑霞, 应允秀. 水分胁迫下新型土壤保水剂对玉米苗期发育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2025, 27(1): 201–210.
[24] Calleja-Cabrera J, Boter M, O?ate-Sánchez L, Pernas M. Root growth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crops [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0, 11: 544.
[25] 王雷, 郭岩, 杨淑华. 非生物胁迫与环境适应性育种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21, 51(10): 1424–1434.
[26] 颜朝霞, 陈红蕾. 关于多功能土壤改良保水剂的应用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8, 47(11): 27–29.
[27] 王方玲, 张明月, 周亚茹, 管庆林, 李欣燕, 钟秋, 赵铭钦. 干旱胁迫下TS-PAA保水剂对雪茄烟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4): 162–172.
[28] 董成武, 张叶子, 石岩. 新型复合保水剂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6): 255–261.
[29] 李佳怡, 姜浩, 李韫哲, 苏庆旺, 武志海, 戴知宁, 李宛春. 抗旱保水剂对水稻旱作抗旱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 2023, 48(3): 1–5.
[30] 田露, 刘景辉,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张胜, 王凤梧, 焦伟红, 徐振朋, 郑成忠. 缩行带状种植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根系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42(7): 1–9.
[31] 李紫帅, 张喜年, 柳文杰, 德庆卓嘎, 扎西占堆, 辛福梅. 保水剂对砂生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3(5): 53–60.
[32] 白向清, 曹媛媛, 赵一安, 赵一多. 保水剂对大白菜基质育苗及大田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24, 18(3): 142–145.
[33] Li X, Li Z. Global trends and current advances in slow/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from 1990 to 2023 [J]. Agriculture, 2024, 14(9): 1502–1502.
[34] 吴阳生, 王天野, 王呈玉, 李桥, 黄梓源, 刘淑霞. 施用保水剂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64–68.
[35] 魏蓉, 田晓飞, 翟胜, 褚鹏飞, 郭新送, 杨伟鹏, 范震. 包膜尿素与保水剂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0, 51(4): 936–942.
[36] 周萍, 方珂, 赵楠, 鞠臻, 庄文化, 杨军伟, 叶田会, 张丹. 保水剂施用量对西南紫色土水分和养分特征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24, 31(5): 53–63.
[37] 闫文涛, 米兴旺, 李波, 贾琪, 何萌, 李娟, 钱宝玲. 不同保水剂对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寒旱农业科学, 2024, 3(4): 342–348.
[38] 马小龙, 马祥, 琚泽亮, 刘勇, 崔文静, 贾志锋. 两种保水剂对高寒区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青海大学学报, 2024, 42(1): 32–40.
[39] Tian L, Liu J, Zhang S, Zhao B P, Mi J Z, Li Y H, Wang F W. Effects of strip cropping with reducing row spacing and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on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oat (Avena sativa L.) under drip irriga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12(1): 11441.
[40] 田露, 刘景辉, 米俊珍, 赵宝平, 李英浩, 张胜, 王凤梧, 焦伟红, 高卿, 郑成忠, 张子臻. 缩行带状种植和保水剂对滴灌燕麦籽粒和饲草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28(1): 79–88.
[41] Magwaza S T, Magwaza L S, Odindo A O, Mditshwa A. Hydroponic technology as decentralised system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urban agriculture: A review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698: 134154.
[42] Tzanakakis V A, Paranychianakis N V, Angelakis A N. Water supply and water scarcity [J]. Water, 2020, 12(9): 2347.
[43] 夏茂林, 李洪臣, 赵华新, 李鹏宇, 刘玲玲, 关卫东, 常剑波, 王志军, 姬小明. 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特性及干旱胁迫下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41(11): 14–21.
[44] 高齐, 盛阳阳, 赵志伟, 王砚涵, 张永虎, 张永平. 不同类型保水剂对旱作谷子水分利用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9): 154–163.
[45] 贺燕子, 田芷源, 马瑞, 朱绪超, 梁音. 保水保肥材料对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尾砂土壤理化性质及皇竹草生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37(2): 267–274.
[46] 房世波, 沈斌, 谭凯炎, 高西宁. 大气[CO2]和温度升高对农作物生理及生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5): 1116–1124.
[47] 陈保冬, 于萌, 郝志鹏, 谢伟, 张莘. 丛枝菌根真菌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3): 1035–1046.
[48] 王御钦, 赵串串, 王羽琴, 谢林花, 贾东瑾. 玉米芯基保水剂对紫花苜蓿光合日变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4, 44(5): 43–49.
[49] 刘辰宇, 马蕊, 罗文静, 韩路, 王海珍. 保水剂用量对胡杨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抗逆生理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2, 44(3): 36–44.
[50] 金香一, 孙威, 刘波, 张峰, 李明堂. 保水剂和纤维对干旱胁迫下类壤土基质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63(12): 129–134.
[51] Patra S K, Poddar R, Brestic M, Acharjee P U, Bhattacharya P, Sengupta S, Pal P, Bam B, Biswas B, Barek V, Ondrisik P, Skalicky M, Hossain A. Prospects of hydrogels in agriculture for enhancing crop and water productivity under water deficit condi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22(1): 4914836.
[52] 夏茂林, 李洪臣, 赵华新, 李鹏宇, 刘玲玲, 关卫东, 常剑波, 王志军, 姬小明. 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特性及干旱胁迫下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41(11): 14–21.
[53] Li S X, Wang Z H, Malhi S S, Li S H, Gao Y J, Tian X H. Nutrient and water management effects on crop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dryland areas of China [J]. Advances in Agronomy, 2009, 102: 223–265.
[54] 朱安, 高捷, 黄健, 汪浩, 陈云, 刘立军.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0, 36(2): 1–8.
[55] Wang C, Fu B J, Zhang L, Xu Z H. Soil moisture-plant interactions: an ecohydrological review [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9, 19: 1–9.
[56] Agegnehu G, Srivastava A K, Bird M I. The role of biochar and biochar-compost i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and crop performance: A review [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7, 119: 156–170.
[57] 豆巧莉, 杨洁, 李娜, 安俊文, 王安民, 王可壮, 汝海丽, 宫亚玲. 多功能环境材料对陇东旱塬区玉米生长和土壤改良的影响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4, 44(19): 28–32.
[58] 韦思宇, 黄勇, 左秋玉, 杨梅, 徐圆圆. 保水剂与专用肥配施对大花序桉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5, 45(4): 1–9.
[59] 宿翠翠, 周彦芳, 施志国, 王振龙, 赵玺, 邓超超, 魏玉杰. 不同施肥方式与保水剂互作对河西地区黄芪土壤微环境及产量的影响[J]. 土壤, 2023, 55(1): 94–103.
[60] 孙茁恒, 王东丽, 赵晓亮, 谢伟, 郭建军. 保水剂协同外源物添加对矿区复垦地植物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52(3): 65–70+76.
[61] Paul E A. The nature and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Plant inputs,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s, and organic matter stabilization [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6, 98: 109–126.
[62] 李金凤, 王晖, 尤业明, 王健, 童秀丽, 胡佳佳, 明安刚, 陈琳, 刘世荣. 南亚热带人工林树种配置对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6): 1492–1500.
[63] 王纪坤, 安锋, 周立军, 彭文涛, 程琳琳, 谢贵水. 保水剂施用量对胶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3, 36(7): 1424–1431.
[64] 聂晖, 李翀, 张金池, 贾赵辉, 马仕林, 曾婧祎, 陈美玲. 不同溶岩微生物菌剂与保水剂配比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22, 42(4): 107–115.
[65] 田露, 刘景辉, 赵宝平, 米俊珍, 李英浩, 王英, 费楠. 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5): 361–368.
[66] 王荣莲, 莫彦, 王富贵, 高世华, 任志宏. 保水剂主要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 节水灌溉, 2021(12): 7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