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丽薇, 杜丽敏, 林旭俊, 李善志, 李晓斌. 粗叶榕种质资源调查及收集浅析[J]. 热带林业, 2021, 49(4): 54–56.
[2] 陈庆梅, 庾韦花, 陈会鲜, 黄小娟, 蒙平, 林茜. 8份五指毛桃种质抗旱性及其叶片形态结构的关联分析[J]. 中药材, 2024,47(3): 553–558.
[3] 覃日宏, 陈汝旭, 盘涌, 邓燕萍, 柳贤福. HPLC法同时测定五指毛桃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20, 40(12): 2244–2249.
[4] 黄文全, 李祎旻, 文清岚, 秦丽凤. 桂北地区五指毛桃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J]. 特产研究, 2024, 46(5): 179–182.
[5] 林飞娟, 康素娟. 大桂山林场林下五指毛桃种植技术探析[J]. 南方农业, 2024, 18(24): 10–12.
[6] 马留辉, 黄少军, 粟华生, 吴小丽, 梁碧云, 周晓舟. 岭南道地药材五指毛桃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技术, 2024(6): 213–216.
[7] 罗晓峰, 周建金, 郭位贤, 杨琳. 五指毛桃生产技术规程[J]. 福建农业科技, 2024, 55(6): 60?63.
[8] 李超萍, 卢凯, 廖云娥, 苏远玉. 五指毛桃栽培及精准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3(12): 84–86.
[9] 庾韦花, 石前, 蒙平, 张尚文, 张向军, 李婷, 林茜. 五指毛桃组培生根关键影响因子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22, 35(6): 37–43.
[10] 杨丽薇, 杜丽敏, 韦建杏, 史丹妮. 不同育苗基质对七指毛桃幼苗生长的影响[J]. 热带林业, 2019, 47(3): 29–32.
[11] 陶瑜, 劳景莉, 于旭东, 蔡泽坪, 胡金彪, 罗佳佳. 不同叶型五指毛桃的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2): 4080–4088.
[12] 袁淑娜, 涂寒奇, 潘剑, 黄坚雄, 王秀全. 种植方式和种植年限对五指毛桃植株生物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44(10): 2043–2050.
[13] 王丹华, 汤邝杰, 曾雷, 王志宏, 王颂, 周玲艳, 徐巧林.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五指毛桃总香豆素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 36(4): 45–51.
[14] 桂青, 王秀全, 黄坚雄, 潘剑, 郑定华, 袁淑娜. 不同干燥方式对五指毛桃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44(6): 58–65.
[15] Guo K X, Li Y F, Tang H, Wei H Y, Zeng W, Yang X C, Luo Y, Ke X 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adix Fici Simplicissimae using an UHPLC-Q-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J].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1): 7421.
[16] 罗宏礼, 莫荣华. 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对五指毛桃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25, 23(4): 6–11.
[17] 陈琼, 叶思霞. 微量显色法测定五指毛桃抑菌活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5): 8452–8454.
[18] 王晓平, 段丽菊, 陈晓白, 李丽梅, 陆奇丰, 李鉴清. 五指毛桃水提液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7): 1692–1693.
[19] Yang Y X, Chen Y C, Feng D G, Wu H X, Long C R, Zhang J P, Wang J H, Zhou B J, Li S S, Xiang S J. Ficus hirta Vahl. ameliorates liver fibrosis by trigger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ferroptosis through GSH/GPX4 pathway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4, 334: 118557.
[20] Xiao R M, Lou G J, Liao W C, Chen S T, Han S Y, Liang S L, Lin T. Association of human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metabolic functions with Ficus hirta Vahl.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J]. NPJ Science of Food, 2022, 6(1): 45.
[21] 杜丽敏, 杨丽薇, 林旭俊, 黄国宁, 李晓斌, 郭霞.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粗叶榕遗传多样性[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21(17): 5709–5719.
[22] 黄琼林, 谭靖怡, 叶晓霞, 梁秋婷, 蒲柳池, 吴民华. 五指毛桃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序列特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53(3): 323–331.
[23] 陈荣珠, 王小平, 高伟城, 罗晓峰, 周建金, 林美珍. 4种裂叶类型五指毛桃果实中氨基酸组成比较及营养价值评价[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4(1): 238–246.
[24] 秦惠珍, 邓丽丽, 邹蓉, 唐建民, 韦霄, 蕈芳, 史艳财. 两种叶型五指毛桃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1, 37(1): 1–6.
[25] 何秋云, 何敏, 陈明, 梁子昌, 张剑光. 基于ICP-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五指毛桃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J]. 中药材, 2024(10): 2549–2554.
[26] 马留辉, 杨正明, 黄少军, 王建, 吴小丽, 孟嗣杰, 梁碧云. 桂产五指毛桃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测定及风险评估[J/OL].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3: 1-10. https://doi.org/10. 14066/j.cnki.cn21-1349/r.2023.0245. [2025-03-20].
[27] 孙雪皎, 史琳, 张旋, 孟宪军, 颜廷才. 沙棘汁总黄酮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 50(1): 120–127.
[28] 丛丽娜, 袁晓梅, 柳全文. 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07(5): 16–17.
[29] 杨琳, 黄勃诚, 张杭颖, 林佳琳, 杨帆, 张君诚. 不同浸泡方式对五指毛桃根活性成分溶出量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20(20): 6885–6892.
[30] 许佳, 李玮婕, 杨斌, 宋坪. 侧柏叶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蛋白表达的影响[J]. 环球中医药, 2025, 18(4): 649–654.
[31] 王井侠, 李梦雪, 张雅楠, 王明帅, 许庆瑞. 复合菌种发酵人参提取物对小鼠毛囊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J]. 中南药学, 2024, 22(10): 2674–2679.
[32] Wang Y, Wang X R, Wang K J, Qin W W, Li N. Extract of Curculigo capitulate ameliorate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y promoting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J]. Cells, 2024, 13: 2028.
[33] Ye X S, Tian W J, Wang G H, Zhang X, Zhou M, Zeng D Q, Liu X Z, Yao X S, Zhang Y W, Chen H F. Phenolic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Ficus hirta Vahl. and their anti-neuroinflammatory activitie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68(14): 4196–4204.
[34] 施力军, 潘宇, 陈路, 唐美琼, 闫志刚, 刘华才. 五指毛桃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比较[J].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12): 56–58.
[35] 杨琳, 杨帆, 张杭颖, 黄勃诚, 邱清华, 张君诚. 五指毛桃不同部位补骨脂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代谢产物含量[J]. 热带作物学报, 2024, 45(4): 674–681.
[36] 张永芳, 曹捷, 李侠, 张玉英, 陈凌心, 马育敏, 王建敏. 黄芪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比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8(4): 5–7.
[37] 张小龙, 吴斌霞, 朱钊宇, 许光治, 王艳, 张有做, 倪勤学. 山栀子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45(12): 10–17.
[38] 叶亚娜, 燕青, 李文秀, 贺军军, 罗萍, 张华林. 五指毛桃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24, 43(10): 1001–1007.
[39] 陈荣珠, 王小平, 李珍. 不同叶型五指毛桃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物酶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J]. 福建热作科技, 2021, 46(4): 14–17.
[40] 桂青, 周立军, 郑定华, 潘剑, 黄坚雄, 袁淑娜. 橡胶林下不同叶型五指毛桃中活性成分的研究[J]. 食品工业, 2018, 39(11): 188–191.
[41] 唐森, 黄霞, 覃逸明, 吴国勇, 张鹏. 响应面法优化五指毛桃多糖的提取工艺[J]. 山东化工, 2020, 49(3): 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