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果树栽培学[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7: 1129—1136.
[2] 程志华,龚霄,刘洋洋,周伟,魏晓奕,李积华,林茂. 番荔枝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8(8): 85—88, 93.
[3] 孟富宣,段元杰,杨玉皎,刘海刚,方海东. 中国番荔枝生产与科研现状及发展建议[J]. 热带农业科学, 2017,37(6): 100—105.
[4] 刘世彪,杨敬华,谢江辉.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 2001,18(5): 30—304.
[5] 陈业光,何舒. 番荔枝育苗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6): 123—124.
[6] 谢细东,谢柱生,伍丽芳. 番荔枝早结丰产栽培[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
[7] 陈文德,林德锋. 番荔枝绿色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3): 91,95.
[8] 魏永赞,谢江辉,石胜友,王一承,李伟才. 番荔枝主要虫害防治及其杀虫活性研究概述[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51(1): 9—11,15.
[9] 刘爱勤,孙世伟,桑利伟. 番荔枝斑螟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J]. 植物保护, 2008,34(6): 152—154.
[10] 蔡松钦,王少清,李镇生,陈奕聪,张庆江,蔡岳钊. 番荔枝蛀果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07,36(1): 44—45.
[11] 韩锐,张园娇,陈亚运,季君洋,李祥,陈建伟. 番荔枝果实多糖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 食品科技, 2018,43(11): 190—195.
[12] 卢佳慧,李月,马程遥,陈建伟,李祥. 番荔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 2018,41(12): 2811—2816.
[13] 陈亚运. 五种不同产地番荔枝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比较[J]. 广东蚕业, 2019,53(5): 32—33.
[14] 侯延杰,方仁,安振宇,黄伟雄,尧金燕,龙兴,张继,邓彪,周双云,唐文忠. 6个番荔枝品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的抗寒性比 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45(7): 136—138.
[15] 刘世彪,陈菁. 不同种类番荔枝的冻害表现及其抗寒性评价[J]. 云南热作科技, 2001,24(1): 12—15.
[16] 王学奎.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02—204.
[17] 刘育梅,金亮,宋志瑜,黄霏. 5种山榄科果树的耐寒性研究[J]. 果树学报, 2019(2): 195—202.
[18] 刘育梅,金亮,宋志瑜,周爽. NaCl预处理提高2种铁线子属果树耐寒性的研究[J]. 广西植物, 2018,38(8): 1056—1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