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业臻,季京京,蒋 励,王广东.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6): 451-458. |
[2] |
周琳,申加枝,段玉,王婷,王玉花,朱旭君,马媛春,房婉萍. 茶树叶片蛋白双向电泳体系建立与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 48(03): 220-226. |
[3] |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蒋明殿,吕复兵. 西藏林芝地区蝴蝶兰设施种植适应性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 46(4): 343-346. |
[4] |
丁雪,凌钧华,林雪粉,叶银珠,倪建中,胡彦辉,何仲坚. 不同肥料对蝴蝶兰生长和开花品质的影响[J]. , 2017, 46(02): 188-191. |
[5] |
朱小姝,叶庆生. 蝴蝶兰叶片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3): 206-211. |
[6] |
王威,黄丽娜,陈清西. 蝴蝶兰黄花品系光合能力快速测定[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1): 4-7. |
[7] |
伍洋,陈清西. 红肉蜜柚汁胞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优化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 42(03): 193-198. |
[8] |
陈和明,关龙辉,朱根发,吕复兵,. 蝴蝶兰19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分析[J]. , 2013, 42(03): 223-226. |
[9] |
戚继艳,蓝基贤,秦云霞,龙翔宇. 橡胶树胶乳C-乳清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技术的建立及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3): 16-20. |
[10] |
操君喜,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孙映波. P42×P39蝴蝶兰F1代性状分离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4): 10-13. |
[11] |
陈冬茵,赖艳艳,许传俊,李玲. 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对蝴蝶兰叶外植体褐变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02): 15-18. |
[12] |
曾新萍,刘志成,苏明华,陈淳. 蝴蝶兰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与多胺含量的变化动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3): 1-5. |
[13] |
刘亮,易自力,蒋建雄,陈智勇,黄丽芳. 蝴蝶兰丛生芽、原球茎途径的组织培养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3): 43-45. |
[14] |
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王碧青. 蝴蝶兰红花系品种杂交种子形态及胚培养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15-18. |
[15] |
章宁,苏明华,徐夙侠,林清洪. 应用RAPD技术辅助蝴蝶兰辐射育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