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 瑜,谷 巍,邱蓉丽,汤俊杰,刘梦雪,郎培蕾. 盐胁迫对药用蒲公英生长特性及有效成分积累与离子吸收分配效应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2): 81-91. |
[2] |
杨舒婷,欧 静,李林盼. 菌根真菌与施肥对杜鹃苗养分吸收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2): 99-106. |
[3] |
陈猛,苏栋山,朱红惠,陈杰忠,姚青. 菌根真菌提高蓝莓抗逆性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1): 88-93. |
[4] |
吴伟,周杨,陈杰忠,朱红惠,姚青. 柑橘园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土著菌株的促生效应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4): 327-332. |
[5] |
冯曾威,王宁,朱红惠,姚青. 低pH对番茄幼苗菌根丛枝形成和磷营养功能的影响[J]. , 2016, 45(04): 301-307. |
[6] |
许朋阳,陈伟立,朱红惠,李娟,陈杰忠,姚青. 丛枝菌根真菌、磷和生长素对枳侧根形成的调控效应[J]. , 2016, 45(03): 216-220. |
[7] |
陈旭鹏,杨美红,张金桐,刘红霞,刘志雄,靳泽荣,赵祥. 用于植物挥发物分析的PoraPakTM Q吸附管快速活化方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 44(03): 209-212. |
[8] |
王伟,蔡晓东,李惠华,常强,苏明华. 湿式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线莲铅、铜、镉含量[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4, 43(04): 298-301. |
[9] |
蔡邦平,董怡然,侯全,黄耀坚. 福建红树林植物丛枝菌根侵染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 41(01): 1-6. |
[10] |
熊鲜艳,郎春秀,杜海,陈锦清,吴关庭. 植物对硼的吸收、转运及其遗传调控[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01): 90-94. |
[11] |
陈艳红,苏小虹,黄志勇. ‘新选七叶’油菜对土壤3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特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4): 14-17. |
[12] |
谭忠奇. 台湾相思叶状柄衰老过程中氮磷内吸收变化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3): 18-20,78. |
[13] |
吴强盛,夏仁学. 柑橘丛枝菌根形态结构观察[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2): 14-16. |
[14] |
刘进法,王鹏,罗园,谢亚超,万渊,夏仁学. 低磷胁迫下AM真菌对枳实生苗吸磷效应及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1): 9-13. |
[15] |
许文宝,谢志南,刘鸿洲,钟赞华,蔡晓东. 龙眼对镉的吸收分布特性及耐性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