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婧朗,周慧晶,郑珂媛,戴锡玲,朱木兰. 菠萝离体再生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2, 51(1): 73-80. |
[2] |
孙钧政,李美玲,唐金艳,明艳林,林河通,陈艺晖. 水杨酸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机制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5): 413-420. |
[3] |
李瀚纯,张大生,刘青青,刘凤栾,刘卓星,熊 磊,安向婕,田代科. 观赏植物蓝色花形成的机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1, 50(02): 155-162. |
[4] |
杨柏群,胡德活,郑会全,刘伟新,吕宇宙. 杉木第3代种子园亲本抗炭疽病能力初探[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3): 196-199. |
[5] |
耿文慧,陈良华,耿雪梅,林河通,明艳林. 抗疫植物艾的本草考证及艾叶化学成分与抗菌抗病毒最新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 49(03): 225-233. |
[6] |
吴旭,杨敏,刘佳妮,陈泽斌,王定康,赵建荣,钟宇,吴德喜,余磊. 珠芽魔芋对细菌性软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2): 176-180. |
[7] |
冯培勇. 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6, 45(01): 95-100. |
[8] |
游淑玲. 大棚辣椒最佳钾肥用量及运筹[J]. , 2015, 44(03): 255-260. |
[9] |
乔燕春,林锦英,谢伟平,郑岩松,李莲芳,谢丽芳. 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综述)[J]. , 2013, 42(03): 272-278. |
[10] |
林美珍,郑松,田惠桥. 巴戟天研究现状与展望[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4): 74-78. |
[11] |
明艳林,郑金龙,郑国华,郑志忠. 兰花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 39(01): 92-96. |
[12] |
袁宇熹,林毅,明艳林,童庆宣. 叶下珠抗肿瘤抗病毒研究进展[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8, 37(02): 77-80. |
[13] |
李惠华,谢志南,赖瑞云,苏明华. 不同番木瓜品种植株感染环斑花叶病毒后PAL、PPO、POD活性的变化[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4): 1-4. |
[14] |
敬国兴,李伏钦,陈永双,曾富华,卢向阳. 辣椒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37-39,42. |
[15] |
张燕玲,吴立蓉,贺红. 人工诱变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 36(03): 6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