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育新,马克明,祁建,等. 北京东灵山海拔梯度上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J]. 生态学报, 2009,29(6): 2789-2796.[2] 苏志尧,吴大荣,陈北光.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11(3): 337-341.[3] 康华靖,陈子林,刘鹏,等.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07,27(1): 389-396.[4] 徐敏.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D]. 浙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5] 谢碧霞,陈训,等. 中国木本淀粉植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6] 倪健,宋永昌.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及常见种的水热分布类群[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21(4): 349-359.[7] 郝日明,李晓征,胡金良. 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解剖结构变化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25(6):1083-1088.[8] 徐敏,骆争荣,于明坚,等.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33(4): 450-457.[9] 李晓征. 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10] 左家哺,傅德志,彭代文.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研究—Ⅴ. 物种多样性与相对多度分布格局[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25(6): 17-23.[11] 余久华,姚丰平,陈小荣,等.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概述[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11(2): 93-98.[12] 陈小荣,李乐,夏家天,等. 百山祖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29(5): 647-654.[13] 王伟,骆争荣,周荣飞,等.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生境相关性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11,19(2): 134-142.[14] 李先琨,宗明,向武生,等. 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2002,22(2): 2246-2253.[15] 韩路,王海珍,彭杰. 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32(1): 7-12.[16] 陈小勇,张庆费,吴化前. 黄山西坡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 生态学报, 1996,16(3): 325-327.[17] 胡小兵,于明坚. 青冈常绿阔叶林中青冈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30(5): 574-579.[18] 巨天珍,叶青,葛建团,等. 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林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2): 336-339.[19] 巨天珍,宋晓伟,师贺雄,等.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9): 62-66.[20] 杨宁,邹冬生,李建国.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3): 996-1001.[21] 伊力塔,韩海荣,程小琴,等. 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08,28(7): 3254-3261.[22] 苏日古嘎,张金屯,程佳佳,等. 东灵山糠椴林优势种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09,28(7): 1253-1258.[23] 李晓征,彭峰,徐迎春,等. 不同遮荫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幼苗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 380-384.[24] 李晓征,彭峰,徐迎春,等. 不同光照下6种常绿阔叶树幼苗的生理特性[J]. 广西农业科学, 2005,36(4): 312-315.[25] 蔡飞,宋永昌. 武夷山木荷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21(2): 138-148.[26] 张文辉,卢志军,李景侠,等. 秦岭北坡栓皮栎种群动态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9(14): 1427-1432.[27] 金则新. 浙江天台山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J]. 生态学杂志, 1999,18(6): 10-15.[28] 柳新红,李因刚,沈国春,等.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木荷种群结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24(1): 28-32.[29] 李立,陈建华,任海保,等.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甜槠和木荷的空间格局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10,34(3): 241-252.[30] 陈娇,王伟,叶珍林,等.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克隆繁殖特性[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38(6): 684-692.[31] 刘贵峰,丁易,臧润国,等. 天山云杉种群分布格局[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22(1): 9-13.[32] 侯向阳,韩进轩. 长白山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格局的模拟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21(3): 242-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