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建药物志(第2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版社, 1994: 11.
[2]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 福建植物志(第4卷)[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5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58—459.
[4] 林晓菁,赖秀娣,龚雪,李思凡,姬生国. 蔓茎堇菜的生药学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8(1): 21—24.
[5] 莫汝定,朱天倬. 黄瓜香对外伤感染的疗效试验[J].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1,17(1): 95—98.
[6] 胡玉红,吴庆田,张凯,张丽,杨景云,侯霞. 微生态调节剂黄瓜香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21(12): 1110—1111.
[7] 李春艳,钟飞,李先辉,吕江明,贾薇. 黄瓜香在急性炎症动物模型中抗炎效应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21(4): 844—845.
[8] 李先辉,李春艳,吕江明,方世贤,彭湘萍. 黄瓜香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7(5): 95—97.
[9] 张军,李先辉. 黄瓜香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氧化应激的实验研[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0,18(4): 247.
[10] 李春艳,李先辉,吕江明,高辉. 黄瓜香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19(1): 40—41.
[11] 彭湘萍,彭振宇,彭英福,吕江明,李春艳. 黄瓜香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22): 36—37.
[12] Dai J J, Tao H M, Min Q X, Zhu Q H. 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ies of friedelolactones from Viola diffusa Ging[J]. Phytomedicine, 2015,22(7): 724—729.
[1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51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14] Lei M, Chen T B, Huang Z C, Wang Y D, Huang Y Y. Simultaneous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lead and arsenic in co-hyperaccumulator Viola principis H. de Boiss: An application of SRXRF microprobe[J]. Chemosphere, 2008,72(10): 1491—1496.
[15] 陈由强,林国宇,代容春. 蔓茎堇菜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6(4): 67—69.
[16] 戴娇娇,陶华明,朱全红,韩宗华. 蔓茎堇菜总黄酮和总三萜的含量测定[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2,29(2): 166—169.
[17] 王旭红,秦民坚,佘国奠. 堇菜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与资源利用前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22(4): 36—37.
[18] 王健,龚兴国. 多糖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1,22(1): 52—54.
[19] 郭晋隆,陈由强,叶冰莹. 蔓茎堇菜总黄酮提取工艺初探[J]. 生命科学研究, 2002,6(3): 277—280.
[20] 付素静,邱岚,姚琦馥,高宇琼,李建新. 梵净山堇菜属植物引种驯化的灰色关联分析及适应性评价[J]. 铜仁学院学报, 2018,20(3): 13—19.
[21] 董汝晶. 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8): 46—48.
[22] 任平国,徐启红. 乙醇沉淀法提取葡萄多糖的研究[J]. 食品工程, 2007(4): 28—30.
[23] 何余堂,潘孝明. 植物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0,31(17): 493—496.
[24] 马秀梓. 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5] 滕蓉. 鬼针草提取物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6] 吴青,黄娟,罗兰欣,易路遥,龙树娣. 15种中草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06(1): 284—289.
[27] 杨晓杰,王瑶,孙百良,王世佳. 三种药用植物多糖体外抗氧化性对比[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36(12): 5296—5301.
[28] 王贝. 秦岭地区3种贯众属植物抗菌、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9] 徐鸿涛. 网售堇菜ITS鉴定与长萼堇菜多糖分离工艺和药用功能研究[D]. 广州: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