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玉庭.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园艺, 2018(22): 115–117.
[2] 住房城乡建设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J]. 建设科技, 2015(1): 4–5.
[3] 栾春凤,申潇潇.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郑州大学新校区雨水利用设施规划初探[J]. 现代园林, 2015,12(6): 483–487.
[4] 胡帆. 海绵设施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杭州市东湖路市民公园为例[D]. 杭州: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5] 肖仕和. 南昌市小区低影响开发应用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6] 朱海雄,龚颖,程昊. 岳阳市现状城市绿地海绵功能优化策略[J]. 广东园林, 2017,39(5): 82–87.
[7] 陈文希.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及应用[J]. 河南建材, 2018(5): 449–451.
[8] 韩君伟. 基于海绵城市的雅安雨水花园植物材料综合评价[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38(11): 131–135.
[9] 李文超,朱梦梦,张睿舒. 海绵城市建设中减少蚊患的海绵设施设计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1): 74, 122.
[10] Marsalek J, Jimenez-Cisneros B, Karamouz M. Urban Water Cycle Processes and Interactions[M]. Leiden: Taylor & Francis, 2006.
[11] 何仲坚,朱纯,冯毅敏. 广东湿地植物资源概况[J]. 广东园林, 2006(S1): 20–23.
[12] 高艳芝,宗俊勤,孟璠,陈静波,赵瑞霜,刘建秀. 不同暖季型草坪草种耐淹性能评价[J]. 草地学报, 2014,22(5): 1021–1030.
[13] 陈钰婷,陈钰文,林石狮,高玉蓉,罗连,于法钦. 广东省雨水花园适用乡土植物筛选及应用分析[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46(3): 274–280.
[14] 刘佳妮.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J]. 北方园艺, 2010(17): 129–132.
[15] 弋舒昱,万红友. 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去污效果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科学, 2012,38(1): 19–22.
[16] 董晶. 城市绿地海绵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研究[D].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