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89.
[2] 晏小霞,任保兰,王茂媛,王清隆,羊青,汤欢,王祝年. 益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44(9): 1960-196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4] 冯淑香,刘耀明,董俊兴. 中药益智仁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5): 58-61.
[5] 侯蕾. 益智化学成分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 李倩. 中药益智仁的化学成分研究[D]. 昆明: 云南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4.
[7] 江蓓. 益智仁的化学成分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8] 王红程,李建绪,李华,杨立伟,高美华,陈浩桉. 益智仁的化学成分研究[J]. 药学研究, 2013,32(10): 559-561.
[9] Hui F, Qin X, Zhang Q, Li R, Liu M, Ren T, Zhao M, Zhao Q. Alpinia oxyphylla oil induces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via PI3K/Akt pathway in vitro and in vivo[J].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19,109: 2365-2374.
[10] Lee Y, Sung Y, Yuk H J, Son E, Lee S, Kim J S, Kim D. Anti-hyperuricemic effect of Alpinia oxyphylla seed extract by enhancing uric acid excretion in the kidney[J]. Phyto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therapy and Phytopharmacology, 2019,62: 152975.
[11] 李红,白纲. 金沙丸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1(2): 16.
[12] 戴淑芳,高溪,徐红. 益智冲剂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2(1): 22–24.
[13] 黄凤和,林明世,钟然,吴伟平,冯冰虹,李月华. 益智仁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 1989(2): 48–52.
[14] 刘红. 益智的抗氧化作用及成分研究[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15] 刘鸿章,邓冰婷. 山地益智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8(11): 81–84.
[16] 孙湘来,田建平,黄关木,陈胜庭,刘全星,张俊清. 益智GAP栽培的环境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52(12): 2860–2861.
[17] 钟海峰. 山地益智高产栽培技术[J]. 乡村科技, 2018(27): 100–101.
[18] 钟春海. 益智丰产栽培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30(5): 53–54.
[19] 黄国琦. 益智丰产栽培技术[J]. 广东林业科技, 2013,29(2): 74–77.
[20] 吴祖强,曾武,华列,陈业明. 益智种子繁殖育苗技术[J]. 林业科技通讯, 2016(3): 37–38.
[21] 曾武. 益智分株繁殖育苗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 2015(5): 49–50.
[22] 李磊,孟珍贵,龙光强,张广辉,杨生超,陈军文. 植物顽拗性种子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24(1): 106–118.
[23] 邱燕连,晏小霞,王祝年,王建荣,陈永锋. 益智种子的萌发与贮藏特性初步研究[J]. 种子. 2015,34(10): 88–91.
[24] 国家技术监督局.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S]. GB/T 3543.6-1995.1995.
[25] 黄万兵,桂阳,杨通静,朱国胜,刘毕琴,郑治洪,阮玺睿. 不同处理对天麻种子保存时活力的影响[J]. 中药材, 2018,41(10): 2261–2265.
[26] 张双羽,唐红,李婉茹,张瑞,何丽霞. 赤霉素和温水浸种对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萌发及其种胚解剖结构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20,40(3): 442–453.
[27] 张旭龙,吴振振,马淼. 入侵植物角果毛茛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J]. 草地学报, 2016,24(4): 849–853.
[28] 仇云云,陈涛,崔健,刘雪,张艳,蒋亚蓉,袁涛. 赤霉素及温度处理对不同种源紫斑牡丹种子生根和发芽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37(3): 552–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