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省医药研究所. 福建药物志(第1册)[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79: 217.
[2]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2.
[3] 严东, 夏伯候, 李春, 刘莎, 李亚梅, 廖端芳, 林丽美, 吴萍. 千斤拔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6, 47(24): 4456–4471.
[4] 李宝强, 宋启示. 大叶千斤拔根的化学成分[J]. 中草药, 2009, 40(2): 179–182.
[5] 杨启明, 张春凤, 杨中林. HPLC测定不同产地蔓性千斤拔中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2, 29(8): 744–748.
[6] 李华, 马小军. 蔓性千斤拔总黄酮的提取与分析[C]//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石家庄: 中国药学会,2008: 2700–2705.
[7] 林锦锋, 李清明, 朱玉芳, 陈浩桉. 千斤拔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药房, 2016, 27(24): 3400–3403.
[8] 谷筱玉, 王硕, 袁经权, 龚小妹, 劳海明, 缪剑华. 蔓性千斤拔中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 2011, 34(6): 988–991.
[9] 孙辉, 李雅静, 方磊, 舒毕琼, 巫鑫, 钟庆元. 蔓性千斤拔的指纹图谱及黄酮成分含量测定[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6(1): 44–48.
[10] 吴拾保, 覃玉梅, 袁铭铭, 邓渝, 周国平.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蔓性千斤拔中5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 36(11): 1988–1992.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1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325–329.
[12] 王硕, 袁经权, 周小雷, 龚小妹, 陈乾平, 缪剑华. 瑶药地钻(蔓性千斤拔)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 2011, 33(10): 1767–1770.
[13] 张鹏, 彭开锋, 李伏君, 龚云, 刘逆夫, 付卡利, 杨秀伟, 王龙. HPLC定量分析千斤拔药材中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的含量[J]. 中国现代中药, 2018, 20(8): 948–952.
[14] 林玲, 胡耶芳. HPLC测定千斤拔染料木苷及染料木素含量[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2): 182–184.
[15] 郑元青, 何风艳, 张鹏, 龚云. 大叶千斤拔的质量标准研究[J]. 中南药学, 2021, 19(7): 1425–1429.
|